APP下载

研究血液透析滤过在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综合救治中的应用

2020-07-08黄俊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7期
关键词:尿素氮瘦素肾衰竭

黄俊华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安徽 巢湖)

0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变化,有研究发现,临床上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的发病率出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且该疾病的发病趋势正逐渐偏向年轻化发展[1]。慢性肾衰竭尿毒症临床上又被称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受各种原因的影响,肾脏受到慢性实质性损害,导致肾脏出现萎缩,无法继续维持基本功能[2]。随着该疾病的进展,肾脏功能会逐渐衰竭,若患者未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干预,病情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临床上,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的治疗主要通过应用叶酸、促红细胞生成素及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等。本研究就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血液透析滤过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收治的 63 例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所有患者在收治入院后均采用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女性 31 例,男性 32 例,年龄 42~67 岁,平均(50.13±5.74)岁。纳入标准:①未患有精神类疾病,言语意识清晰;②经诊断符合慢性肾衰竭尿毒诊断标准;③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肺水肿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②肝、肾等重要脏器发生病变。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收治入院后,均采用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方式进行治疗。治疗仪器选择血液透析器,采用碳酸氢盐作为透析液为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在完成滤过治疗后,给予患者5000 IU 的促红细胞生成素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给药,每周为患者注射2 次。同时给予患者100 mg 蔗糖铁与100 mL 生理盐水混合液进行静脉注射,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每周为患者注射1 次。每日指导患者口服叶酸,10 mg/次,3 次/d。为患者持续治疗12 d。

1.3 观察标准

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以患者的肾功能情况较之前有所降低代表有效,以患者经治疗后,各指标水平变化不明显为无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2 个月的肌酐水平、尿素氮水平、瘦素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情况[3]。对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高血压、低血压及低血糖。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8.0 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在收治的63 例患者中,有55 例患者经治疗后肌酐水平、尿素氮水平、瘦素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有所改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7.3%,临床效果显著。

2.2 治疗前后指标变化情况

治疗后,患者的肌酐水平、尿素氮水平、瘦素水平及C-反应蛋白水平改善明显,明显比治疗前低(P<0.05),见表1。

表1 对比治疗前后指标

表1 对比治疗前后指标

时间 例数 肌酐水平(μmol/L)尿素氮水平(mmol/L) 瘦素水平 C-反应蛋白治疗前 63 712.45±51.78 20.14±6.05 9.91±2.15 11.69±4.27治疗后 63 284.59±23.49 10.28±2.63 4.29±1.18 7.26±2.11 t 59.727 11.863 18.188 7.383 P 0.000 0.000 0.000 0.000

2.3 不良反应

在收治的63 例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滤过值期间,共计有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中有1 例患者有低血糖的情况发生、2 例患者出现高血压、1 例患者发生低血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5%,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较低,治疗安全性较高。

3 讨论

慢性肾衰竭主要指受各种原因影响肾脏发生的各项疾病造成肾脏功能出现不可逆性的不断减退的情况,直到患者丧失肾脏功能后,出现一系列代谢紊乱及临床症状的一种临床综合征[4]。该疾病是患者无法正常排泄出体内由代谢产生的毒素,导致其长期蓄积于体内而造成肾脏受损、功能异常而导致的[5]。慢性肾衰竭尿毒症即肾病的最终发展阶段,该疾病的发生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了较大的威胁,若患者未引起重视并未接受相关治疗,干预病情发展,还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据相关学者研究发现,患者的死亡率与中分子清除效率有关,即治疗中对中分子的清除效率越高,患者的死亡率越低[6]。过去常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方式进行治疗,但有研究发现,在常规血液透析法下,虽能有效促进肌酐水平及尿素氮水平的下降,对于小分子毒素的清除十分有效,但对于瘦素、C-反应蛋白等的降低效果不明显,且通过这种方式治疗,患者容易出现一系列并发症,虽能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整体效果不够理想,对于延长患者的生命周期意义不大[7]。随着临床上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被愈来愈多的患者采用。该治疗方式是在体外将血液进行净化的,不仅能通过弥散将肌酐等小分子毒素清除,还能在对流方式下,实现对瘦素等中分子物质的高效清除,弥补了常规血液透析治疗中,对中分子物质清除效果差的缺陷。通过临床的长期研究发现,采用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患者,存活期有明显延长的情况[8]。通过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能有限实现患者红细胞寿命的延长,促进患者体内血液动力学保持稳定,且在该种治疗方式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好,对患者的心血管造成的负面影响较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明显更低,能有效促进患者水电解质及酸碱维持平衡,有效改善患者的酸中毒状态[9]。在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中,C-反应蛋白水平的升高时主要表现,大多数患者都有免疫功能紊乱的情况发生,当患者发生电解质失衡,会导致其炎症反应的加重。瘦素的水平会影响患者的食欲,瘦素水平的增高会导致患者的食欲降低,导致蛋白质的降解速度加快,对脂肪的合成产生抑制作用。瘦素水平的上升会造成患者营养水平的降低,最终可能导致蛋白血症的发生,对患者的病情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而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的应用,能有效改善患者体内的肌酐水平、尿素氮水平、瘦素水平及C-反应蛋白水平,对于改善患者的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的临床治疗效率较高,有55例患者经治疗后,病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临床总有效率为87.3%,临床疗效显著。通过统计并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肌酐水平、尿素氮水平、瘦素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情况,发现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指标水平具有明显差异,治疗后的患者的各指标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在为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较少,有1 例患者有低血糖的情况反射、2 例患者出现高血压、1例低血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5%,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该种治疗方式的治疗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在患有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能保证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肌酐水平、尿素氮水平、瘦素水平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降低,能有效促进患者生活质量及营养状况的提升,且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尿素氮瘦素肾衰竭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慢性肾衰竭处方规律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时尿素氮变化、变化规律及变化的意义分析
瘦素抵抗与糖尿病相关研究进展
瘦素及瘦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相关性
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Cys C、β2-MG、MCP-1及ANG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肾衰宁胶囊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和mate分析
大量放腹水加白蛋白治疗肝硬化张力性腹水疗效分析
降浊颗粒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肾组织α-SMA的影响
瘦素与运动
尿素氮与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造影剂肾病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