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ACE 治疗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0-07-08印松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7期
关键词:转移性生存率原发性

印松林

(吉林省延边肿瘤医院 介入科,吉林 延边)

0 引言

伴随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TACE 已经成为手术治疗肝癌的主要方法,而且在临床上的应用也逐渐广泛起来。经相关数据统计发现,肝癌的患病人数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持续增长着,其中转移性和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最为接近。临床上虽然将手术治疗作为治疗肝癌的首选方法,但是随着介入放射医学的快速发展,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已呈异军突起之势被广泛应用于对转移性和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中,以延长肝癌患者的生存期限,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1-3]。本次研究主要探究转移性和原发性肝癌应用传统药物保守治疗和TACE 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寻求治疗效果更佳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抽取某院2015 年至2019 年12 月收治的转移性和原发性肝癌患者参与研究调查,并将其中的520 例随机分为参照组(247 例)和研究组(273 例)。其中参照组中男158 例,女 89 例,年龄 40~75 岁,平均(57.59±6.03)岁,病程 2~13个月,平均(4.92±0.89)个月;研究组男 154 例,女 119 例,年龄 40~75 岁,平均(58.87±5.96)岁,病程 3~14 个月,平均(4.89±0.75)个月。

1.2 方法

参照组:传统药物保守治疗。对应的中药剂(由中医师开具中药药方)或其他药物治疗--贞芪扶正颗粒、华蟾素片。

研究组: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转移性和原发性肝癌患者需在行手术前4 h 开始禁食,进行一系列常规检查后便可开始手术[4]。对腹股沟区部位做消毒处理,之后再做穿刺处理,一般选择经股动脉,选用seldinger 技术穿刺,置入F5 血管鞘后行腹腔肝动脉造影,选择性地对肝部肿瘤位置行供血血管,同时将5-FU 和顺铂注入其中;之后便进行栓塞,一般选用12 mg 丝裂霉素和10~20 mL 碘油混合呈乳化剂后进行,完毕后,再采用明胶棉条对肿瘤血管行栓塞处理,手术结束后,对穿刺部位用手压迫15 min,待创口未出血后,再用纱布行局部加压包扎处理;直至用纱布压迫8~10 h,此时患者需保持平卧姿势,手术结束后24 h 内下肢不能进行运动。手术结束后需静脉注射1800~2500 mL 补液,术后3 d 行抗生素治疗,并行保肝、护胃、止吐、利尿、对症支持等[5-7]。

1.3 观察标准

参照《肝癌诊疗指南》制定标准:①临床相关指标:血清CEA(癌胚抗原)、AFP(甲胎蛋白)水平。②实行相应治疗三年期间生存情况比较。③依据肝癌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制定疗效指标:完全缓解(原发性肿瘤维持4 周后完全消失,转移性肿瘤大部分已消减且通过继续治疗可完全消失)、基本缓解(病灶面积减少度超70%且维持4 周以上)、无变化(肿瘤面积持续增加25%以下或减少不足50%)。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18.0 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清 CEA、AFP 水平

研究组和参照组治疗前后的血清CEA、AFP 水平相比较,治疗前,两项指标水平并无对比性,但在实行相应治疗后发现,血清CEA、AFP 水平均有所下降,相比之下,研究组的下降幅度更大,同参照组的高指标水平形成明显对比,详见表1。

表1 血清CEA、AFP 水平

表1 血清CEA、AFP 水平

CEA AFP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273 25.89±1.51 12.25±6.94 28.48±1.58 17.03±1.24参照组 247 24.35±1.87 16.96±2.47 28.47±2.34 24.14±1.37 t 1.081 76.295 0.565 57.391 P 0.279 0.000 0.572 0.000组别 例数

2.2 生存率

实行不同治疗模式后的1、2、3 年的生存率比较,三年期间转移性和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均表现为高概率的是研究组,参照组三年间的生存率偏低,参照组和研究组的生存率具有显著差异,详见表2。

表2 生存率[n(%)]

2.3 临床疗效

经TACE 和传统药物保守治疗后发现,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总有效率更低的一组是参照组,研究组的完全缓解率和部分缓解率均较于参照组更高,两组的临床疗效存在一定差异性,详见下表3。

表3 临床疗效(n, %)

3 讨论

原发性肝癌是发于上皮组织的肝恶性肿瘤,而全身各个脏器的癌肿转移至肝脏的是转移性肝癌,两类肝癌的发病率比较接近,均可采用化疗、手术治疗等综合性治疗方法实行治疗,但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式的治疗模式逐渐被取代,非手术治疗模式--TACE 逐渐被广泛应用起来,并逐步作为广泛应用的治疗手段之一。TACE 可通过介入治疗的模式,将转移性和原发性肝癌血供阻断,诱导癌肿出现缺血性坏死,与此同时又确保正常肝组织血液灌流量始终保持如初,不仅有效杀死了癌细胞,而且有效控制了肿瘤的生长和继续转移的能力[8-9]。本次研究将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和传统药物保守治疗两种不同的治疗模式在转移性和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对比,依据对比结果可知,经TACE 和传统药物保守治疗后发现,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总有效率更低的一组是参照组,研究组的完全缓解率和部分缓解率均较于参照组更高,两组的临床疗效存在一定差异性;研究组和参照组治疗前后的血清CEA、AFP 水平相比较,治疗前,两项指标水平并无对比性,但在实行相应治疗后发现,血清CEA、AFP 水平均有所下降,相比之下,研究组的下降幅度更大,同参照组的高指标水平形成明显对比;实行不同治疗模式后的1、2、3 年的生存率比较,三年期间转移性和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均表现为高概率的是研究组,参照组三年间的生存率偏低,参照组和研究组的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转移性和原发性肝癌患者选用TACE 实行相应治疗,可有效提高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血清CEA、AFP 水平,同时还可让肝癌患者的生存期限得以延长,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转移性生存率原发性
AFP、CA19-9、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SPECT/CT显像用于诊断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价值
肿瘤复发,为何5 年是一个坎
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AFP、CEA、CA-199、CA-125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ADC直方图分析在颈部淋巴结转移性鳞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影响胃癌术后5 年生存率的因素分析
晚期乳癌五大迷思与预防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在原发性甲亢外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