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体阴性的酮症起病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2020-07-08鄢春风巩俊卿李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7期
关键词:酮症脂肪肝患病率

鄢春风,巩俊卿,李莉

(武警内蒙古自治区总队医院 门诊部,内蒙古 呼和浩特)

0 引言

糖尿病常见急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酮症孙中毒和糖尿病酮症。一般临床上都将酮症酸中毒或酮症作为是1 型糖尿病的临床特征,但近年来,自发性酮症起病的人数正呈比例式增加,因而使得糖尿病的患病人数急剧上升,也正因如此,才让酮症起病的糖尿病引起医学界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酮症起病的糖尿病一般都表现出高血糖的临床症状,同时还兼具肥胖或超重现象,因而使得此类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变得复杂。目前,临床上还缺乏有关酮症起病糖尿病临床特征的相关研究报道,因此,本次研究将通过对正常体重及超重酮症组,非酮症初发患者的胰岛功能及临床特征予以测定和评估的方式,指导患者的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1-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抽取我院2016 年2 月至2019 年9 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参与研究调查,并将其中的28 例抗体阴性的酮症起病患者依照BMI 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超重酮症组和正常体重酮症组,各14 例,再抽取非酮症起病初发患者14 例共同参与此次研究。其中正常体重酮症组(BMI<24 kg/m2)中男8例,女 6 例,年龄 23~65 岁,平均(45.84±5.23)岁;超重酮症组(BMI ≥ 24 kg/m2)男 7 例,女 7 例,年龄 22~67 岁,平均(46.18±5.27)岁;非酮症起病初发组中男9 例,女5 例,年龄 24~66 岁,平均(45.89±5.35)岁。

1.2 方法

1.2.1 胰岛素功能评估

临床医师先制定空腹及餐后2 h 血糖的控制目标--FPG<7.0 mmol/L,2 h PBG<10 mmol/L。保持持续性正态,直至糖尿病患者的酮症酸中毒被完全纠正或尿酮体转阴,并且糖尿病患者的空腹及餐后2 h 血糖指标完全达标后,测定0 h和2 h 血浆葡萄糖选用馒头餐试验;测定空腹C 肽(FCP)及餐后2 hC 肽水平一般选用ARCHITECT i2000SR 免疫发光检测仪,并采用化学发光法予以测定[4-5]。针对胰岛β 细胞功能指数[HOMA-β=FCP×0.27/(FPG-3.5)]的评估一般选用稳态模型予以评估,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1.5+FPG×FCP/2800)一般选用改良后的稳态模型予以评估,FCP 单位-pmol/L。

1.2.2 观察标准

参照《2018 版糖尿病诊疗指南》制定观察指标。糖尿病患者需在入院后的清晨保持空腹状态,取静脉血进行相关检验。一般选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贝克曼DXC800),采用己糖激酶法对糖尿病患者的空腹(FPG)及餐后2 h血糖(2 h PBG)进行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选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予以测定;高(HDL-C)、低(LDL-C)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选用氧化酶法予以测定;IAA,ICA,GAD-Ab 选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测定。还应测定患者是否患有脂肪肝,尤其是针对超重酮症组患者。

1.3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18.0 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bA1c、FPG、2 h PBG 水平

详见表1。

表 1 HbA1c、FPG、2 h PBG 水平

表 1 HbA1c、FPG、2 h PBG 水平

组别 例数 HbA1c(%) FPG(mmol/L)2 h PBG(mmol/L)正常体重酮症组 14 11.43±2.31 11.43±2.54 16.22±3.57超重酮症组 14 11.70±2.59 11.10±2.13 18.20±2.13非酮症初发组 14 10.12±2.03 9.42±3.01 16.33±3.54

2.2 胰岛功能

详见表2。

表2 胰岛功能

2.3 血脂及脂肪肝患病率

详见表3。

表3 血脂及脂肪肝患病率

表3 血脂及脂肪肝患病率

注:#表示与正常体重酮症组相比,差异显著。

脂肪肝(%)正常体重酮症组 14 3.32±0.71 1.15±0.29 3.11±1.30 5.82±1.40 28.57(4/14)超重酮症组 14 3.33±0.92 1.10±0.24 4.61±1.74 5.33±1.12 57.14#(8/14)非酮症初发组 14 3.24±0.91 1.11±0.36 2.91±1.23 5.42±1.11 35.71#(5/14)组别 例数 LDL-C(mmol/L)HDL-C(mmol/L)TG(mmol/L)TC(mmol/L)

3 讨论

高血糖是糖尿病最主要的临床特征,其临床表现为多尿、消瘦、多饮、疲乏无力等,而常见并发症包括糖尿病高渗非酮症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检查方法是血糖检测[6-7]。相关研究资料表明,1 型糖尿病和2 型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各有不一,但都需接受胰岛素治疗,来起到控制血糖的作用。本次研究中则探讨的是酮症起病的糖尿病,此类疾病中男性患病率远高于女性,这可能与男女性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有关,也可能与脂肪分布或体脂含量有关。介于临床上有关1、2 型糖尿病及酮症起病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和胰岛素功能的相关研究报道较少,因而,本次研究对酮症起病糖尿病指标进行细致性的测定和评估,并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探究酮症起病糖尿病的临床特征[8]。本次研究将非酮症初发组、正常体重及超重酮症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依据对比结果可知,正常体重和超重酮症组及非酮症出发组三组糖尿病患者测定后的FPG、2 h PBG、HbA1c相比较,相同例数的三组中FPG、2 h PBG、HbA1c偏低的一组皆是非酮症初发组,偏高的一组则是超重酮症组,正常组相当于是中间指标,三项指标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经相关测定和评估后发现,三组患者的血脂及脂肪肝相关指标比较,TG、LDL-C、HDL-C 较低的一组是非酮症初发组,TC 较低的一组是超重酮症组,而脂肪肝患病率偏高的一组却是超重酮症组,三组中的各项指标差异性较大,具有对比价值;三组的胰岛素功能相比较,HOMA-IR、HOMA-β 较低的一组是正常体重酮症组,而FCP 和C 肽-2 h 偏高的分别是超重酮症组和非酮症初发组,正常体重酮症组与其他两组指标的差异性较大,具有对比意义。

综上所述,酮症起病糖尿病患者好发于男性患者,而糖尿病患者中出现脂肪肝、高水平空腹血糖和C 肽以及高水平三酰甘油的是超重酮症组患者,但其胰岛素功能和抵抗较好,经相关测定和评估后发现,糖脂毒性可能在超重酮症组患者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猜你喜欢

酮症脂肪肝患病率
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脂肪肝 不简单
王迎春:非肥胖脂肪肝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26例抢救护理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脂肪肝治疗误区须谨防
云南省寻甸县小学生视力不良及屈光不正患病率调查
糖友腹痛不止?警惕酮症酸中毒
心肌酶谱与儿童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