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内容的拓展

2020-07-06王兴兰

考试与评价 2020年6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方法

王兴兰

【摘 要】 美术来源于生活,更表现生活。小学美术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利用美术表现生活的初步能力。美术老师要因地制宜地从实际出发,灵活地将各类资源整合,并更好地服务于美术教育,开发利用好美术课程资源,让知识更鲜活,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在自身成长中让他们发现美、感悟美和创造美。

【关键词】 小学美术  生活化教学  方法

新课程改革在基础教育阶段进一步深入,越來越多的小学美术教师开始认识到“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重要性。基于此,结合小学美术教学内容,实现课堂生活化教学刻不容缓。本文针对此问题进行简要分析,以期实现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发现并感受生活之美

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利用和开发,是将学生富有色彩的想象力进行生活实践、探索和利用,拓宽学生的艺术想象空间,便于学生在艺术绘画创作中的生活取材和艺术与生活的有效结合。就如同在课堂开展美术手工制作一样,我们不可能在课堂播放一部动漫给学生看,来展示动漫人物的形象特征,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学生在生活中接触的动画动漫作品获得学生心中的人物形象特征,这些源于生活中的素材是学生记忆最深刻的,也是以学生个体的角度所欣赏出来的艺术美感,此时学生所制作出来的富有个性化的作品将具有代表性。由此,我们倡导并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拓展,其意义在于让学生通过发散性思维方式对事物进行细心、全面的观察、感触并建立学生视觉冲击下的生活艺术素材,以便更好地为艺术绘画创作做好铺垫。

二、引入生活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真情实感

小学阶段中学生的生活阅历有限,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美术学科抽象性较强,将生活中真实的元素带入到教学中,有助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知识和开展情感体验。比如,《回家的路》教学中,可以充分引入生活教学情境。老师可以合理运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种类的道路:宽阔的柏油路、狭窄的乡村公路、普通的水泥公路、泥泞的乡村小路等,借用多媒体的展示使学生们进入生活中的道路情景中。老师可以提问:“你们回家的路是哪一种呢?”学生们纷纷回答哪一种是自己家回家的路,通过这一环境,将教学内容带入到学生们的生活情境中。还可以提问,你们知道爷爷奶奶和父母小时候的路是什么样吗?引发学生思考和想象,在孩子回答后,老师可以提醒他们回家的路必须要认识,不能走错;我们现在的路越来越好离不开国家经济的发展,鼓励学生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把回家的路建设得更加美丽。??引入生活中的情境可以启发学生换角度思考问题。学生通过自己的想法画出不一样的校园热闹场景,还有学生写上生动的小故事。小学美术教学中,老师要让学生找到生活的缩影,在生活场景中唤醒学生的内心情感,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学习美术的乐趣。

三、利用生活各种资源,立足生活应用生活

在小学美术学习中,老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灵活地运用教学方式,利用生活中的各种资源进行美术创作。通过更加贴近生活的美术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将生活化资源变成宝贵的美术创作,让学生的美术作品更有创意与智慧。比如在春游、文艺比赛或者运动会等活动结束后,老师可以利用这一时机引导学生学会梳理自己的感受,把心中美好的画面通过绘画表现出来;生活中的某个事件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画笔突出内心感受;美术还有很高的学科融合价值,将学生日常学习的各科内容与美术课堂融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综合素养,突出美术教学的多学科融合特色;生活中的一些节日都可以充分的利用,比如以重阳节为主题的美术教学,老师可以让学生观察重阳节一些特有的习俗和人们的表现,发掘我国传统文化内涵:“菊花、登高、孝道”。老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去创造美术作品,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开发他们的智力,锻炼动手能力,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升华学生的美术素养。比如,可以将学生自身的地域文化特色,如剪纸、雕塑等融入到美术课堂中,提高学生对美术应用价值的认识,从而提高其教学应用价值;生活中有很多废旧材料,如纸盒、毛线、饮料瓶等,可以让学生经过巧妙设计变废为宝,成为美术课堂的好材料,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创造力,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意识;将学生学习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可以应用到生活实践中,比如学生可以自主设计班级板报的报头,装饰花边,将自己的美术作品挂到房间中起到装饰作用等,为学生增加了更多的生活乐趣。

四、鼓励学生积极创作,展现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怀

诗人可以用华丽的诗句来展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画家也同样可以用手中的画笔绘画出未来美好的蓝图,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同样的意境,都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绘画创作,这不仅是对学生每次练笔的积累,更是学生心中所想的体现,出于他们所处年龄阶段的优势,更多正能量题材的作品得以展现,如:快乐的童年、温馨的校园、心爱的玩具等等,无不展现着学生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童年快乐时光的记忆。当然,学生每次绘画出的作品都是一次心灵的历练,我们教师就要抓住机会进行有效辅导,并提出鼓励与表扬,培养学生自愿绘画的信念,养成随时练笔的好习惯。同时,教师可以将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班级定期的鉴赏与交流,让每个学生都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与说明,让同学们了解小画家的创作思路和所要表达的蕴意,并通过交流互换心得,让这种温馨、健康,充满阳光的班集体更加融合,展现出学生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以及对美好生活热爱的情怀,加深了学生们对艺术创作的感触,培养了学生的美术素养,更为今后学生绘画创作的积累提供了保障。

总之,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定要将美术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注重提升美术教学生活化的水平,从而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不断进行感知和领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较大程度的激发,使小学美术的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使课程教学不断优化。

参考文献

[1] 崔雯.小学美术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弊端[J].大众文艺,2018(17).

[2] 殷文娟.试论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审美能力[J].小学生(中旬刊),2018(10).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方法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