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学改革下大学生田径运动项目训练模式构建研究

2020-07-02沈丙妮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14期
关键词:训练模式大学生

沈丙妮

摘  要:田径运动是一切运动的基础,是高校体育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在体育教学改革模式下,田径运动项目逐渐地被冷落,而且在田径运动项目的训练中也提不起兴趣,因此,学校和体育教师要改变训练策略,创设符合当代大学生生理和心理需求的训练模式,充分调动大学生参加田径运动项目训练的积极性。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田径运动项目训练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训练模式,激发学生的训练兴趣,提升训练效果。

关键词:田径运动项目  大学生  训练模式

中图分类号:G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5(b)-0005-02

Abstract: Track and field is the foundation of all sports and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but under the reform mode of physical education, the track and field events are gradually neglected, and there is no interest in the training of track and field events. Therefore, the school and th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must change the training strategy, establishes conforms to the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student physiological and the psychological demand the training pattern, fully arouses the university student to participate in the track and field sports item training the enthusiasm. This article mainly through the analysis current university student track and Field Sports Project Training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ence question, and proposed the effective training pattern.

Key Words: Track and field events; College student; Training pattern

1  大学生参加田径运动项目训练的重要意义

田径运动是一切运动之母,所有运动项目都是以田径运动为基础的,它是形成“终身体育”的绝佳途径,通过田径运动训练,让大学生明白田径运动对健康的重要性,增强锻炼身体的意识,以此来激发大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积极性,经常进行田径运动项目训练能提升大學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当前,所有运动项目都需要体能的支撑,而提高体能的唯一途径就是靠田径运动,因此,可以说任何项目都离不开田径运动。另外,田径运动项目还有极大的育人功能,在提高技术水平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和集体主义体育精神,为大学生今后走向社会提供坚实的基础。

2  田径运动项目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训练模式过于陈旧,较难激发学生的兴趣

现阶段很多高校仍然沿用传统的、陈旧的训练模式和内容体系,受传统陈旧观念的影响,一味地把田径运动项目视为竞技类运动项目,过于注重大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和水平的提高,从而忽略了田径运动项目本身所具有的健身功能和趣味性的开发。受传统训练模式的影响,体育教师过于注重训练方法的创造性,而忽视了训练模式的多样性,训练内容上也是异常单调,片面地强调大学生在田径运动项目中跑、跳、投等技术动作要领的掌握和成绩的提高,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田径运动与生俱来的健身功能没有体现出来;自小、中到大学一直沿用一个训练模式,致使学生对田径运动产生抵触心理,提不起兴趣。

2.2 田径运动项目本身的特点无法满足大学生的需求

当前我国高校田径运动项目的训练理念和模式过于单调乏味,在训练过程中体现不出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自主性,传统的训练模式严重束缚了体育教学改革下新理念的发展。田径运动项目训练模式的陈旧,已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教师一味地在讲解与示范中反反复复,学生一味地在模仿练习与被动练习中来来回回,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升和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致使田径运动项目在开设路上屡屡遭拒,困难重重,很显然,大学生田径运动项目已无法满足大学生的需求、无法满足新形势的要求,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构建新的适应新形势下的田径运动项目训练模式。

2.3 项目考核形式单一,存在畏惧心理

田径运动项目无非就是跑、跳、投等基本技术动作,各项指标都是通过量化来考核的,学生掌握得好不好,都是通过这些指标成绩反映出来的,学生想考出一定的成绩,就必须要加大训练强度和运动量,同时,大学生之间也存在个体差异,这就都容易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降低训练效果。也无法实现我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比如:我们每年都要进行男子1000m、女子800m的测试,学生想要达标,要好成绩,就必须经常进行一定量和强度的训练,训练的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出现负面情绪和畏惧心理。

3  体育教学改革下大学生田径运动训练模式构建

3.1 创新训练理念,利用好田径运动的“育人”和健身功能

首先要做好田径运动的文化宣传,通过多媒体平台和教师讲解,对大学生进行田径运动文化的普及,让学生了解到田径运动不仅只是一项体育运动,它更是一种精神和文化的传承,了解田径运动的发展史以及它本身所具有的“育人功能”和健身功能,高校体育教学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而田径运动有着强大的健身功能,大学生应当积极地参与其中,享受田径运动带来的快乐。其次,田径运动项目的“育人”功能也是显而易见的,在进行田径运动项目训练的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遵循“以人为本”和“终身体育”相结合教育理念,系统地、科学地去实施。同时,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挖掘田径运动项目的内在魅力,丰富教学内容,融入一些田径运动项目与生俱来的健身和娱乐属性,融入田径运动项目原有的自然性和人文性,充分利用好田径运动的“育人”功能和健身功能。

3.2 训练模式多样性,提高学生积极性

体育教学改革下主要以大学生的兴趣为主,有了兴趣就有了积极性,为了更好地激发大学生参与田径运动训练的积极性,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来适当增加训练的趣味性,还要能够抓住学生的特点和心理,比如像田径运动中的运动强度、运动负荷、赛前热症等一些专业术语,可以以幽默生动的语言讲解给学生听,必要时也可以配合肢体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此来激发学生参与田径运动项目训练的积极性;其次,在进行柔韧素质练习时,可以与瑜伽动作相结合,并配上柔美的音乐来调节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提升训练效果;另外,在训练中尽可能多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比如播放像刘翔、苏炳添等一些体育明星的技术动作视频,以更直观的方式向大学生展示田径运动项目特别的美感,增强学生的训练兴趣。除此之外,还可以将游戏融入进来,两者结合来提升耐力素质,在游戏的过程中达到強身健体的目的,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学生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创新训练模式,融入兴趣教学

提起田径运动,大家脑海里就会浮现走、跑、跳、投等技术动作,瞬间就会产生抵触心理,既然学生会抵触,我们就必须想办法让学生产生兴趣,那么教师如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呢?首先尽可能地不要让学生单纯地跑或者跳,可以利用器械来进行辅助训练,增加新鲜感,这样在吸引学生的同时,也提升了训练效果。其次,还可以结合学生感兴趣的其他运动进行训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训练兴趣,让学生沉浸在这种游戏式的训练的同时,也提高了身体素质,可以将很多传统的训练模式进行创新,增强学生的训练兴趣,达到预期的效果。

4  结语

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体育教育理念也不断更新发展,高校体育教学也不断往多元化迈进。田径运动项目作为一切运动的基础,理应被大学生所重视,田径运动项目训练对提高大学生身心素质有促进作用,即具有“育人”和“育体”双重功能。经常进行田径运动项目训练,首先有助于运动技能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培养和输送更多优秀的田径运动人才,提高我国田径运动项目水平。创新训练理念,深度挖掘内在魅力,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训练模式多样性,在训练的过程中穿插标准、优美的技术动作视频,以达到较好的训练效果;创新训练模式,与其他项目进行有机结合,体现训练模式的新鲜感,吸引学生注意力,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兴趣,从而有效发挥田径运动项目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樊玉杰.高校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4(35):29-30.

[2] 何会飞.浅议我国高校田径运动现状和发展方向[J].中国外资,2012(8):282.

[3] 彭昕.对我国高等院校田径运动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淮北煤师院学报,2003,24(2):47-49.

[4] 陈曦.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现状、发展走向及改革对策的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11(5):103-105.

[5] 乌日根牧仁.对高校田径教学问题及策略的一些体会[J].体育世界,2013(10):93-94.

[6] 吴润平.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现状与模式构建[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9):10-12.

猜你喜欢

训练模式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高中英语书面表达训练模式分析
高校篮球队短期训练方法探讨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高中数学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教学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