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章合为时而著

2020-06-30孙宏丽

关键词:信天游延安精神中华儿女

孙宏丽

2020年开春,国家有难,笔者心难安。

作为普通的中学语文教师的笔者,在这特殊时期能做什么呢?想到课本中的一篇篇美文,不正是中国文化的精粹、华夏文明的瑰宝吗?于是,在后期网络教学中,这一理念始终指导笔者教学。笔者隔着屏幕也要让学生感受民族的文化,书写时代的心声。

学习《回延安》,课堂上笔者和学生一起有感情朗读诗歌,在抑扬顿挫中感受陕北民歌信天游的特点,质朴、粗犷、高亢、悠长,土气中饱含深情……学生爱极了《回延安》。笔者留的背诵作业,学生都认真完成。听着学生动情的朗读,笔者知道“母亲延安”已在他们心里扎下了深根。

白居易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即诗文创作要贴近实际,把握时代脉搏、反映社会现实。于是,作业就以“共战疫情”为主题,仿写《回延安》,至少5小节10行。果然,学生没让笔者失望,读着他们略显稚嫩的诗歌,笔者有时哑然失笑,有時拍手叫好。

天安门的红旗啊高高地飘,共战疫情起高潮。

……

守护武汉、守护中国,战“疫”的胜利就在眼前。同护国,共战“疫”,中华儿女情比石坚!

好一个 “中华儿女情比石坚”!是啊,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让我们一起等待春暖花开,共赴美好!

读着学生的诗,笔者分明听见信天游悠长的旋律在华夏儿女心头回响,看见莘莘学子如春日花朵在抽枝长叶,用不了多久就会葳蕤成荫。笔者又找来莫耶的《延安颂》、祁念曾的《延安,我把你追寻》等让学生总结“延安精神”。学生通过阅读推荐文章,上网了解延安历史,对“延安精神”有了初步认识,并联系当今疫情谈了自己的看法。

杨同学挥笔写下《红色延安》:

说起延安,天空便无限拓展,是记忆深处的红。黄土地吹拂的江山,汹涌翻涛向前,是到达,也是永远出发的起点。……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

读着这些正能量的文字,笔者激情澎湃。习主席说:“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这是习主席多次提及的冀望。通过学习《回延安》,笔者相信红色基因已经融入学生的血液中,它定会汇聚成流,翻滚成民族的宏伟力量,气壮山河。

生命的繁荣和喧闹,将随着雷声再度来临,就让我们充满希望和欣喜地等待吧。

(作者单位:河北石家庄市第42中学)

猜你喜欢

信天游延安精神中华儿女
延安精神和三线精神的共性特性与继承弘扬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三级延会提出延安精神进国企新举措
信天游故里靖边的《信天游》
延安精神
咏退休族
延安,我把你追寻
《中华儿女》不忘初心再出发
影响我一辈子的曾经陪伴
与《中华儿女》的美好遇见
信天游仍然是灵魂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