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英语教辅类出版物翻译“欧化”中文现象初探

2020-06-30张妍

关键词:出版教辅翻译

张妍

摘   要:在高中英语学习中,英文翻译为中文的过程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一环,影响到学生能否在具体的英文语言环境进行文化感悟,并将之转化为实际的语言技能。而当前高中英语教辅读物中,存在着大量“欧化”中文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和理解。通过就此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和探索,希望引起广大出版者和教育者的思考。

关键词:高中英语;“欧化”中文;出版;教辅;翻译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0)14-0020-04

一、高中英语教辅类出版物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

随着现代英语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者认识到,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后,在英语学习及应试上产生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对阅读量和词汇量的极大需求。英语的教学不再停留在“启蒙”阶段,而进入了为贴近生活而使用,甚至进入了初步对社会现象、科学常识进行分析的阶段,因此学生的英语学习需要大量新词汇和句式的支撑。而高中学习阶段,教辅、练习册和相关出版物给学生提供了大量例句和阅读文字,成为学生扩大词汇量的最好方式:每个单词在句子和文段里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有上下文、有情节的,因此学生更易接受并牢记。更进一步,高中英语教辅类出版物中句子的翻译设计可以结合具体的语用情境,使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感悟,从而感受英语及其背后的西方文化独特的思维方式,将之转化为具体的语言技能,提升英语交际能力。

二、现代中文的行文方式受西方文化及思维方式影响

世界上每个民族受其地理、历史环境所影响,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思维方式,而思维方式对语言表达方式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构成其语言结构的心理成因。显而易见,“中文的思维方式”与“英文的思维方式”存在较大不同,因而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也不同。而在如今的出版物中,越来越多的中文翻译受到英语表达方式的影响,变得“欧化”起来。

余光中先生曾指出,欧化中文源自新文化运动,尤其受一些著名人物推动的影响。“五四运动”以来,以鲁迅为代表的一些中国文人和作家希望以“直译欧文句法”的方式改造中文,进而改造“中文思考方式”,以推动思想和文化上的进步。鲁迅说:“欧化文法侵入中国白话的大原因,并非因为好奇,乃是为了必要。”在这一思潮影响下,中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英文非常相近的注重简洁的白话文成为各种正式、非正式场合的主要语言。然而,“欧化”中文翻译除了缺乏传统中文的特色,也可能因为用词繁琐生硬,导致阅读及理解上的障碍。如此现象在高中英语教辅类读物中较为普遍。本文将在分析“欧化”中文翻译出现原因的基础上,初步探索高中英语教辅类读物中此类现象出现的种类、建议修改方法和对学生阅读、教师教学产生的影响。

三、“欧化”中文是什么样的?具体有哪些常见表现?

“欧化”中文一词听起来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也许我们平时也会采用一些以下列举的说话方式却还不自知,甚至觉得“这样说没什么不对”。而这恰恰体现了“欧化”中文现象的无处不在。那么总体而言,“欧化”的中文到底指什么呢?欧化,顾名思义,指的是汉语中吸收西方文法的现象,是指语法、文笔、风格或用词受欧洲语言表达影响的中文。其中,英文所造成的影响最为深刻。

在高中英语教辅类出版物中,翻译常见的“欧化”中文主要可归类为以下几种现象。

(一)使用“万能动词”替代有简明指意的动词搭配

什么是“万能动词”?英文中大量的动作行为表达都可以使用do, make等动词,英文的这种表达特点几乎可以称作是“几词走天下”,而具有几千年发展历史的中文博大精深,用词精致注重细节,对于不同的施为对象,无论是抽象的概念还是具体的事物,基本都有专门的动词来和其搭配。在教辅的翻译中,欠缺思考而简便地使用“作出”“进行”“完成”等万能动词代替表意明确的动词,是“欧化”翻译的一种表现。如“作出了热烈的回应(make heated response)”翻译为“热烈回应”即可,这里“回应”在中文中可做名词也可作动词,而此处作为动词的词义即可完整概括这个动作。同样的,All these measures must be carried through without delay. 这句英文在某高中英语活动手册中被翻译为:所有这些措施必须“及时完成”,不得延误。这里carried through被一个万能动词“完成”简单粗暴覆盖了,后果是英文原句的全部含义没有完整表达,还需另外加四个字“不得延误”来补充。事实上,这里的翻译完全可以使用精确的动词“执行”,即:所有这些措施必须立刻执行。如此一来,便可实现翻译的“信达雅”。

(二)不当连接、并列和搭配

在英文中,常常使用and连接前后两词,如husband and wife,  you and I等。而中文里极少有这种连接词的概念,直接说“夫妻”“你我”就可以。同样,几个同类词在中文里,也任其并列,无须连接,例如“东南西北”“金木水火土”等,因而在翻译时,需遵从中文表达习惯,不能将英文and带入翻译,造成“东和南,西和北”的效果,使行文尴尬,读之不畅,影响学生的阅读体验。

中英文另外有一个较大的不同在于,英文重形式逻辑,不重词语搭配。中文更注重前后搭配和对应。正如《笠翁对韵》中所示,“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因而在高中英语教辅的翻译中,应尽量将英文的形式逻辑和中文的词语搭配结合起来。例如,在某高中英语同步测评中, Our success depends on whether everyone works hard or not. 这里英文的逻辑是“努力则成,不努力则败”,但原英文中并没出现“失败”一词,反而出现了 works hard or not即“是否努力”。此句被翻译为“我们的成功取决于每个人是否努力。”这样的翻译方式没有考虑到逻辑上清晰的表达,也没有照顾到中文的前后搭配和对应。建议改为“我们成功与否/我们的成败取决于每个人是否努力”,这样才能“成”对“是”,“败”对“否”。

搭配不当可能还体现在,产生关联或因果关系的两种行为具有不同的衡量方式。如Tiredness is related to a drivers response time.这句被翻译为“疲劳和司机的反应时间有关系。”那么疲劳到底会引起反应时间长还是短呢?这里“疲劳”体现了人身体耐受的衡量方式,而司机的反应时间却没有一个衡量方式——长或短。因此笔者建议此句中两种行为采用相同的衡量方式,译为:“司机的反应时间长短和疲劳程度有关系。”

(三)句子繁复、重复修饰,结构上大量使用倒装、被动式、结构助词和各类从句等

针对这个问题,余光中先生曾在《怎樣改进英式中文?——论中文的常态和变态》一文中加以抨击:“今日的中文虽因地区不同而互见差异,但共同的趋势都是繁琐与生硬。”他举例说,在中文表达中大家多说“因此”,而受英语影响,现在不少人却爱说“基于这个原因”;本来是说“问题很多”,现在不少人却爱说“有很多问题存在”。余光中先生强调,若任由“这种化简为繁、以拙代巧的趋势”发展,无人加以警告,“中文势必越变越差,而地道中文原有的那种美德,那种简洁而又灵活的语文生态,也必将面目全非。”此话绝非危言耸听。高中生正处于构建人生观和审美价值的关键阶段,有些学生尚未体会到中文之美,便先受“欧化”中文影响,使其日常生活学习中讲话也十分啰嗦。

例如,在某社出版的人教版高中英语教师教学参考书中,“wetlands are found along rivers and on floodplains…”一句使用了被动结构,此句翻译时需要用主动结构的无主句才能符合中文表达习惯。此书就采用了“在沿河地区、泛洪区都能看到湿地……”的翻译句式,而没有使用蹩脚的被动句式,可以称为是有意或无意中抵制“欧化”中文句式的一种正面尝试。

英文中各种从句的大量使用是其不同于中文的一大特点。尤其在翻译各种原因状语从句、结果状语从句、目的状语从句、条件状语从句时,照本宣科逐词翻译而不表达出内在的逻辑,可能会给学生理解英文原句埋下一大陷阱,使其茫然不解,最终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乐趣。针对这点,笔者建议翻译句子应独立于语法讲解,不必在中文翻译中体现从句的特点。如下面这句If plastic and rubber are burnt, theyll give off poisonous gases. 最好不要翻译为“要是塑料和橡胶被焚烧,就会放出有毒气体。”而是翻译为“塑料和橡胶焚烧时,会放出有毒气体。”

关于翻译句子繁复、重复修饰的问题,在笔者阅读过的高中英语教辅中也时有出现。例如 make snowmen and throw snowballs at each other翻译成中文是“堆雪人、打雪仗”的意思,而教辅中定要将英文原句中每个词组一一照顾到,翻译为“堆雪人、互相扔雪球”,学生可能要经过一定的反应时间才能明白这里说的是“打雪仗”这一传统活动。

再如,They arranged that the meeting should be put off to Sunday.某社出版的高中英语活动手册中,此句翻译为“他们安排把会议推迟到周日。”这里“安排”和“推迟”实际表达的都是对会议的处理,在译为中文时,不必每个词都翻译,而可以省略意义相同的词。若两词都译,可将两词位置尽量拉远,修改为“他们推迟了会议时间,安排到了周日。”或只译一词“他们将会议推迟到了周日。”

又如, Be clear in your mind as to what you want to communicate.本句在高中英语练习册中出现时,翻译为“你自己头脑里要明白你要传达的是什么。”这句翻译不仅将主句后置,还涉及到主语混乱、重复修饰。“要明白”的内容必然是头脑里的,“你要传达的”必然也在“你的”头脑里,还需要一一译出吗?笔者建议将此句简洁译为“要清楚自己想表达什么”即可。关于这一点,余光中先生说得好:“英文在形式上重逻辑,喜欢交代事物的因果关系。中文则不尽然。‘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其中当然有因果关系,但是中文只用上下文作不言之喻。”中文的妙处就体现于此。因此笔者提倡,编写英文教辅者也应具备一定的汉语底蕴,避免多余、重复的一字一词对照翻译,抵制化简为繁、以拙代巧的趋势。不然,学生将渐渐难以体会到地道中文原有的那种美德,那种简洁又灵活的语文生态。

四、“欧化”中文虽不明显,但也需尽力克制,还中文以美感

本文通过列举并分析当前高中英语教辅读物的翻译中出现的“欧化”中文现象,试图引起教辅读物的编写者和出版者的警惕。正如余光中先生所说:“英文没有学好,中文却学坏了,或者可说,带坏了。中文西化,不一定就是毛病。缓慢而适度的西化甚至是难以避免的趋势,高妙的西化更可以截长补短。但是太快太强的西化,破坏了中文的自然生态,就成了恶性西化……”。中文的表达是有美感的,这种美感陶冶着学生的情操。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应当和语文教学形成学科互动辅助,培养学生对文化的热爱、对审美的追求。

如今中文的“欧化”在教辅读物中也许不十分明显,有轻有重、有明有暗,但其范围在日益扩大。以上仅就动词搭配、名词搭配、句式修饰、被动句结构等方面对“欧化”中文的现象做了浅析,希望广大出版者、教师和学生能举一反三,有所防范。

参考文献:

[1]苗   梦,王   凤.浅析中西方文化心理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3,22,(2):69~72.

[2]牟小琴,李灵通.新课标下翻译句子练习对高中英语学习的利弊浅谈[J].读写算,2013,(21).

[3]余光中.怎样改进英式中文——论中文的常态和变态[J].明报月刊,1987,(1).

猜你喜欢

出版教辅翻译
非法劣质教辅须严打
新疆:不得强制学生购买教辅材料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众筹出版是一种出版创新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民国时期老课本出版略探
玛丽·安·伊万斯小说在中国的出版与接受
从西方青年学者与翻译家看中国出版“走出去”
教辅出版,痛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