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的研究

2020-06-30赵恩

辽宁经济 2020年6期
关键词: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新形势

赵恩

〔内容提要〕目前,在我国银行经营业务中较大基数的是贷款资产,这种现状下无形中会增加银行经营管理的风险系数,银行机构经营管理人员应当对此高度重视,对客户的资质进行综合性评估,最大限度减小银行放贷的风险。本文围绕银行信贷业务,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对其展开详细地阐述,并针对信贷风险提出建议,以期对从事银行信贷工作的相关人员提供一些价值性的参考。

〔关键词〕新形势 银行信贷 风险管理

现阶段,经济市场上常见的信贷风险有信用风险、流动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操作风险等,由于这些风险存在一定的不可控性,因此银行机构的工作人员很难做到信贷业务的零风险,只能通过一些信贷风险管理措施将风险降至最低。目前,银行机构所推行的信贷业务在风险管理工作中的评估机制、贷款类型、审核制度、约束机制等环节还存在一些缺陷,银行机构的信贷人员可针对这些环节实施相应的风险管理优化措施,以此降低银行所承担的信贷风险。

一、信贷风险

(一)基本概述

信贷风险通常是指债务人未能如期偿还债务,而导致经营管理产生不可控的风险。此外,信贷风险还包括应债务人的信用状况出现变动而造成其信贷产业价值发生变化所引起的风险损失。

(二)常见分类

信贷风险常见类型如下:一是信用风险。主要是指客户在向银行借贷之后无法按期偿还贷款而产生的风险。二是流动风险。主要是指客户在无法偿还贷款后,银行因此而出现流动资金不足的情况,继而引发其他运营风险。三是市场风险。主要是指因国家经济市场的波动而对银行所造成的风险,如人民币汇率变动、资本市场波动以及商品市场供需变化等。四是法律风险。是指我国暂未对银行信贷企业的资产出台完善的规章制度,而潜在的风险还需引起银行工作人员的重视。五是操作风险。是指客户在银行内办理信贷相关业务时所产生的风险,如内部管理出现差错、电子系统故障、内部人员借漏洞谋取私利等。

(三)主要特征

信贷风险的主要特征如下:一是客观性。信贷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零风险的信贷活动在银行业务中不存在。二是隐蔽性。信贷风险通常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信贷活动本身可能会出现的不确定性损失,极易被信用特点等表象所掩盖。三是扩散性。信贷风险不仅会因为资金的缺失而影响银行自身的发展,同时还会引起链式反应,扩大影响范围。四是可控性。信贷风险可在工作人员的识别、预测、防范、化解等管理措施下得到良好的控制,降低信贷风险损失。

二、现存问题

(一)评估机制问题

对于银行机构而言,信贷评估是信贷活动的重要环节,工作人员可利用评估机制对信贷风险进行判断,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信贷风险,但就目前来看,一些银行机构的信贷风险评估机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评估机制过于感性化和概念化,在评估客户当前财务状况时通常会拘泥于客户的静态数据,常常会忽略客户的财务状况的动态发展,无法客观地对客户真实财务状况进行合理地评估,因此通过评估机制对客户的风险预测效果相对较低。

(二)贷款类型问题

银行机构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所提供的信贷类型主要包括三种:一是抵押贷款;二是质押贷款;三是联保贷款。其中,前两种类型的应用范围更为广泛,但由于中小型企业的运营规模相对较小,且存在一些企业与其所租赁公司之间也是以合同签署关系为主,很难通过房产抵押申请贷款,因此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贷款类型过少会影响银行机构信贷业务的长远发展。

三、优化措施

(一)完善评估机制

针对上述所提到的评估机制等问题,银行机构工作人员可采取以下措施来完善评估机制:一是工作人员应当对信贷风险评估机制的重要性引起重视,适当地加强对银行内部信贷增量的关注度,将信贷存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并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评估机制进行完善。二是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风险评估能力,结合银行机构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风险预警机制,用以追踪借贷出的信贷资产,当该机制预警信贷资产正在向不良方向进行发展,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制止。三是从细节入手,从独立核算、激励约束、专人培训、贷款审批、利率风险定价、违约通报等方面对评估机制进行细节上的完善。

(二)规范审核制度

针对上述我们所提到的审核制度等问题,银行机构工作人员可采取以下措施来规范审核制度:一是工作人员应充分地利用自己从各种渠道查阅进行借贷企业的相关信息,并对其信贷资质进行系统地分析,其中不仅包括该企业的财务信息,对其非财务信息也应进行审核,通过对该企业进行综合审核明确与该企业进行信贷活动的可行性及相应风险。二是对财务报告进行严格地分析和认证,确保对企业审核所得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同时利用辅助信息技术测评软件对高企业的业务收入及其他资金变动进行综合评估,将评估结果与企业真实运营情境进行对比,以此判断该企业是否属于正常运营且是否真正需要资金帮助。

四、风险管理的意义

(一)推动银行机构在经济市场中的发展

面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银行机构需要对信贷风险等相关问题引起高度重视,针对信贷风险的不同类型制定不同的管理方案,以此提高自身银行机构在竞争激烈的经济市场中所体现出的竞争力。做好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可有效地帮助银行机构更好地完成放贷目标,同时也可应对各种潜在的信贷风险问题,推动银行机构在我国经济市场中的稳定发展。

(二)满足风险管理在市场中的竞争需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我国金融领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的影响,其所面临的信贷风险问题也越来越严峻,经济市场对银行信贷机构所产生的限制会使得不同银行机构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再加上一些外资企业的接入,银行机构与借贷客户之间的关系受到极大地冲击,很多银行机构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客户流失,而信贷风险管理则可以有效地缓解该类问题,帮助银行机构客观的筛选优质客户进行合作,全面降低银行机构在放贷过程中所需承担的信贷风险,从而更好地满足银行机构的风险管理在经济市场上的竞争需求。

五、结语

近几年,虽然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在不断提高,但银行机构的信貸危机所遇到的问题也不容小觑,银行信贷坏账偏多,信贷风险偏高,这些均会对银行机构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对此工作人员可以将信贷风险管理作为切入点,加强对银行信贷风险管控的力度,降低银行信贷业务的风险,择优选择信贷客户,适当地调整银行信贷结构,扩展信贷业务,提升银行工作人员的风险管理水平,为银行机构在经济市场中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为我国金融领域的信贷平衡体系完善提供新的优化方向。

(作者单位:兴业银行总行)

猜你喜欢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新形势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大数据技术在银行信贷管理中的应用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银行信贷规模、结构、效率与产业结构互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