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陵山中的历史更迭

2020-06-30刘煦明编辑王芳丽

中国三峡 2020年5期
关键词:酉阳武陵武陵山

◎ 文 | 刘煦明 编辑 | 王芳丽

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梯田 摄影/ 东方IC

武陵,既是地理上的山脉名称,也是历史文化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名字。

从地理上来说,武陵山脉处于西南云贵高原与中部江汉平原、湘西丘陵之间,是地势从高原降落到丘陵、平原的过渡地带,整个山区由500-2000米的中小型山峰以及山间河谷、小盆地构成,绵延近十万平方公里,跨越了贵州东北部、湖南西部、重庆东南部、湖北西南部的广大区域。

从历史文化角度来看,因武陵山脉而命名的“武陵郡”,以及陶渊明《桃花源记》的主角“武陵人”,都是包括酉水在内的五溪孕育出的人文的果实。

武陵郡的来源,要从黔中郡说起。而说起黔中郡,它的开创者,东周时期的楚国,不得不提。楚国之祖投奔周文王参与灭商,其后人熊绎被分封到湖北丹阳建国,从小小丹阳起家,逐渐开疆拓土占据了整个江汉平原。到第17代君主楚武王时期,楚国已经进入了武陵山区,楚国的黔中郡郡城,就在酉水注入沅水之地——湘西沅陵县。此后,楚国的版图继续向西推进,黔中郡的范围也沿着沅水、酉水继续扩大。

公元前390年,楚国第33代君主楚悼王任用吴起进行变法,国力大盛,到第36代君主楚威王时期,楚国地广千里。然而如此泱泱大国,却在第37代君主,著名的昏君楚怀王手中,快速地由盛转衰。

公元前311年,秦国大败楚国之后,又提出以秦国汉中郡的一半,即武关外的商於之地,交换楚国黔中郡,意图通过占领黔中郡这个楚国西部门户,实现击溃楚国的目的。后来,楚怀王被秦国骗到武关进行会盟扣为人质,秦王逼迫楚王用黔中郡和巫郡赎身。黔中郡的战略重要性,可见一斑。

酉阳桃花源景区内的溪流 摄影/ 东方IC

酉水上的渔舟和铁索桥 摄影/ 图虫创意

实际上,黔中郡所辖的部分区域确实曾两次落入秦国手中,秦国也设立了自己的黔中郡。但是,酉水流域很快又被楚国夺回。一直到秦始皇横扫六合,统一中国之前,酉水流域一直是楚国的领土,也是楚国防范秦国军事威胁的要地。沿着酉水、沅水出土的包括龙山县里耶古城、古丈县河西镇白鹤湾楚墓、保靖县四方城战国墓地、沅陵县黔中故城等距今两千多年的古城或遗迹,都是楚国人、后来的秦国人曾经在酉水沿岸战斗、生活过的证明。

秦国统一天下之后,黔中郡被并入了洞庭郡,黔中郡不复存在。秦祚短促,刘邦建立汉朝以后,在公元前205年(汉高祖二年),把洞庭郡改为了武陵郡,并把郡城改建在义陵。武陵郡下辖十三个县,如今酉水流域的多个县市,在当时分属于酉阳县、迁陵县、充县。其中酉阳县地域广阔,包括了永顺、龙山、古丈、黔江、彭水、沿河、思南等多个县市,县治就在如今的永顺县芙蓉镇;迁陵县,则包括了如今酉水流域的保靖、酉阳、秀山等县。如此看来,湘西四大名镇中,至少有两镇早在清代酉水商贸繁华之前的上千年前,就是古人聚居的要地。

酉水风光 摄影/ 东方IC

西汉末年,天下大乱,中央王朝对武陵山区的控制力有不逮,于是本地土著居民开始割据自守。东汉光武帝时,武陵蛮相单程谋反,还打败了前来征讨的武威将军刘尚。第二年,年已六十二岁的伏波将军马援又率四万精兵支援刘尚,到沅陵壶头山时遇相单程死守关隘,不得渡水,加上水土不服,重病而亡。“马革裹尸还”的名句,就来源于马援的故事。

直到南北朝时期,武陵山区都是当地蛮夷独立自治的区域。隋唐时期,在强盛的大国控制下,这里重新设立了郡县。而到了五代时期,国家分裂,地方武装势力割据自立,武陵山区又开始有了各自独立的地方统治者,如溪州刺史彭瑊。如今湘西古迹代表之一的溪州铜柱,就是公元940年,彭瑊长子彭仕愁与楚王马希范交战议和之后刻下盟约的标志。

宋代建国以后,控制力有限,不得不承认这些本地蛮族首领的统治,实行“以蛮治蛮”。

根据《酉阳报》的考证报道,渝东南地区几位土司统治者的由来,可追溯到南宋建炎三年(1129)。武陵蛮金魁领导的苗民起义,作乱西南。为保江山,宋朝廷任命钦差少师田佑恭领何贞、何庆二将军携副将冉守忠从西安领兵入川平定武陵蛮(一同前往平蛮的还有张、杨、安、邵、李、谢、朱、覃等十余族大姓)。

酉水日出 摄影/ 东方IC

因平定武陵蛮有功,朝廷分封各平蛮有功将领,采取羁縻土官制度,世袭统治。田、杨、冉、何等将官成为了酉阳、秀山等地的地方长官。据酉阳《冉氏家谱》记载:冉兴邦祖袭职后,以稳定政局,时在酉阳东后溪地彭氏土酋乱,公举兵平定,直抵八面山下,和湖广永顺彭土司划定疆域于今为界;向酉西北,在细沙河彻底击败何氏土酋,以稳定北疆。

酉水沿岸割据混战的历史可见一斑。

元代设立行省制度,在少数民族地区由土著首领担任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等长官职务,于是后世“土司”之名由此而来。土司家族主要都是历年来迁入武陵山区的汉族人、巴人中有一些豪强大族的后代,例如湘西的彭氏、酉阳的冉氏。他们一方面成为中央王朝监控、钳制武陵山区少数民族的代理人,另一方面,由于世代相传,他们也是稳定本地区社会秩序的主要力量。

武陵山区现存的几处老司城遗址,如永顺县灵溪河畔的永顺老司城遗址、恩施州的唐崖土司城遗址,都是土司统治时期小朝廷统治者们大兴土木的残迹。但是,由于土司小王朝们享有很多赋税优待,且世代相传制度也避免不了腐败和因此而产生的反抗,到了清代雍正年间,中央政府在包括武陵山区在内的土司统治区开始了改土归流行动,以官吏代替土司,同时开辟未经开化的苗蛮地区。武陵山区的州县设置,从清代开始基本上延续到民国,不再有大的变动,数千年的烽烟,渐渐沉寂至今。

猜你喜欢

酉阳武陵武陵山
秦巴-武陵山区重庆段乡镇域多维贫困测度及类型划分
诗二首
绿色高质高效典型案例专题——酉阳篇
推动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脱贫
驯服酉阳河
『武陵追梦』湖南省文艺家采风创作活动艺术作品选
自作诗《武陵追梦》(书法)
武陵山区仡佬族传统体育的流变发展研究
武陵晨曦
冲破大山的阻隔酉阳大开放,让山川之美流出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