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实验林场建场六十年造林效果分析

2020-06-30张宝童王晶

中国林副特产 2020年3期
关键词:红松落叶松林场

张宝童,王晶

(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沈阳110101)

辽宁省实验林场建于1956年,隶属辽宁省林业厅领导。建场60年, 共完成造林8574 hm2,经历3个营造林阶段,1956年~1970年,为大面积造林阶段;1971年~1990年为低质低效林更新造林阶段;1991年~2018年为主伐迹地更新阶段。为总结既往造林经验与教训,我们对其造林效果作如下分析。

1 基本情况

1.1 基本情况

林场位于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湾甸子镇,地理坐标为124°59′~125°18′ E,41°51′~42°00′ N。地处长白山脉龙岗支脉,属辽宁东部中低山地。年平均气温4.2 ℃,无霜期120~125天。年降水量710~1030 mm。最高海拔1001 m,一般山峰海拔600~800 m。土壤为暗棕壤、棕壤。属长白植物区系。有植被类型26个,有植物114科418属1140种。全场经营面积9060 hm2,森林覆盖率93%,森林蓄积115万m3。

1.2 造林所用种子和苗木

建场初期育苗所用的落叶松、红松种子均由省、县林业种子站调拨。1990年以后,红松育苗种子主要从本溪市草河口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本溪县草河城林场调拨,少量自采自育;落叶松育苗多采集林场母树林种子。水曲柳、白桦等阔叶树种多为在林场自采自育;樟子松种子则全部来源于彰武县章古台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造林所用苗木多为林场苗圃培育的苗木。

1.3 立地条件

主要造林树种适宜立地条件见表1。

表1 主要造林树种适宜立地条件

1.4 造林树种

造林树种有长白落叶松(Larixolgensis)、日本落叶松(Larixkaempferi)、红松(Pinuskoraiensis)、红皮云杉(Piceakoraiensis)、白杄云杉(Piceameyeri)、油松(Pinustabuliformis)、樟子松(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水曲柳(Fraxinusmandschurica)、紫椴(Tiliaamurensis)、黄檗(Phellodendronamurense)、白桦(Betulaplatyphylla)、裂叶垂枝桦(Betulabendula)等。

1.5 造林情况统计

建场60年,共完成造林8574 hm2。其中落叶松4627 hm2,红松2582 hm2,云杉175 hm2,油松262 hm2,樟子松191 hm2,水曲柳188 hm2,白桦等549 hm2。见表2。

表2 造林情况统计表 hm2

3个阶段统计如下,1956年~1970年,共完成荒山造林3814 hm2,低质低效林更新造林420 hm2;1971年~1990年为,共完成低质低效林更新造林1760 hm2;1991年~2018年,共完成落叶松主伐迹地更新2285 hm2,油松主伐迹地更新245 hm2,樟子松等低质低效林更新造林50 hm2。

2 造林技术

2.1 造林密度

1990年以前,不论树种、林种造林密度均为4444株/hm2。1991年以后,实行森林分类经营,造林目标向多林种、多层次、多功能、多效益的森林可持续经营调整,对不同的森林培育类型,确定不同的造林密度。其中,中径材林培育目标,造林密度均为3333株/hm2;大径材培养目标造林密度为2222株~2500株/hm2;红松经济林造林密度为500株~1100株/hm2。

2.2 造林配置及造林方法

造林配置:建场初期主要营造纯林,1981年以后,开始营造针阔混交林、针针混交林,以及实施林冠下更新造林。混交多为带状混交,少为块状混交。

造林方法。全面清场炼山,秋季整地,整地坑穴长、宽50 cm,深30 cm。第二年春季造林。造林采用大坑中央“三埋两踩一提苗”植苗法。

3 效果分析

3.1 速生丰产林培育

共完成次生低产林改造迹地更新1730 hm2,主伐迹地更新734 hm2。更新效果,对照DB21 T/1724《日本落叶松、长白落叶松速生丰产大径木林培育技术规程》、LY T/1435《红松速生丰产林》相关指标要求,落叶松速生丰产达标率为85%,红松速生丰产达标率为70%。

3.2 混交造林

1991年,实施森林分类经营,将造林目标由一般用材林造林向以恢复地带性顶级植被为最终经营目的“栽针留阔、引阔和选阔、阔下栽针”的动态森林经营体系调整。共完成栽针留阔针阔混交林570 hm2,阔叶林冠下更新红松420 hm2,营造水曲柳、紫椴、黄檗、白桦等阔叶林 278 hm2,落叶松冠下更新红松185 hm2,针阔混交造林345 hm2。

3.3 引种造林

引进树种,分别为北美乔松(Pinusstrobus)、斑克松(P.banksiana)、欧洲赤松(P.sylvestris)、多脂松(P.densiflora)、裂叶垂枝桦等。其中北美乔松、斑克松、裂叶垂枝桦呈规模造林。

3.4 科学试验

林场在自身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始终把科学试验放在首位,依托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大学,开展科学试验,将林业科学试验同林业生产紧密结合。承担了53项科研课题,其中阔叶次生林冠下更新、珍贵阔叶树种育苗与造林,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落叶松速生丰产林营造与培育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裂叶垂枝桦育苗造林技术等获得省林业科学技术一等奖4项。

3.5 示范林建设

自2001年以来,共承担国家和省部级林木良种基地建设、速生丰产林培育等建设项目16项,现已建设示范林5200 hm2。其中次生林综合经营,建设面积306 hm2,营造针阔混交异龄复层林224 hm2;红松果材兼用林经营,建设面积1210 hm2;落叶松大径级材林经营,建设面积1237 hm2;营造落叶松速生丰产林,建设面积810 hm2;落叶松人工林冠下伐前更新经营,建设面积185 hm2;营造红松嫁接商品种子林,建设面积521 hm2;红松阔叶混交水源涵养林经营,建设面积530 hm2;营造珍贵阔叶林,建设面积177 hm2。

3.6 效益分析

森林覆盖率由建场初的28%增长到93%;到2018年,有林地面积8382 hm2,森林蓄积量由建场初期的25万m3增长到115万m3。

据2012年对全场进行的植被调查结果,林场经营林地共有植被类型26个,植物114科418属1140种,森林水源涵养能力和碳汇能力持续提高。

建场60年,林场共生产木材71万m3;红松商品种子等林副产品300万kg。累计实现产值11.2亿元。预计到2020年,仅红松商品种子一项即可实现年产值1500万元以上。

4 结果与建议

辽宁省实验林场造林, 一是由单一追求森林蓄积增长和森林覆被率增长的传统造林,向以维护生态环境为前提的多林种、多层次、多功能、多效益的森林可持续经营转变;二是由一般性苗木培育,向开展种源试验、优质种质资源培育方向转变;三是由单一的针叶树种造林,向以恢复地带性顶级植被为最终经营目的,栽针留阔、抚育留阔、引阔和选阔、阔下栽针的动态森林经营体系转变。60年造林实践说明,林场坚持了正确的森林经营理念,摆脱了传统观念束缚,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持之以恒实施科学造林,最终实现了森林资源稳步增长和森林可持续经营。

今后的经营建议。一是人为仿效自然干扰的模式,按照生态系统发生发展的演替规律,对森林进行动态管理;按照“栽针保阔—动态森林经营体系”,在广泛的空间规模和长的时间尺度,通过干扰使森林生态系统逐渐恢复到接近稳定的状态。二是强化黄檗、水曲柳等濒危树种的造林后期管理,探讨人工林中濒危树种抚育、采伐和保护办法;三是通过采伐减少,造林增加,合理调整针阔树种比例。

猜你喜欢

红松落叶松林场
绕口令
没有红松的红松林
落叶松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
山西落叶松杂交良种逾10万亩
落叶松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
The Last Lumberjacks
林场起火了
山西省两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关于红松育苗造林技术的探讨
落叶松育苗及田间管理技术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