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牡丹江地区芍药种子繁育及幼苗管理技术

2020-06-30张春凤韩行舟黄瑞海

中国林副特产 2020年3期
关键词:胚轴实生苗花型

张春凤,韩行舟,黄瑞海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41)

芍药(PaeonialactifloraPall.),作为牡丹的姊妹花,以其极美丽的观赏性,被人们誉为“花仙”和“花相[1]”,同时伴随芍药根药用价值的开发应用[2],使芍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得以推广种植。但因其自身繁殖生长慢且难的生物习性,以及快速繁殖技术仍未突破等原因,黑龙江地区种植数量及规模少而小,且一般用于家庭或园艺种植。

坐落在牡丹江市郊的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经过30余年的引种栽培试验和多代连续有性繁殖,芍药种植面积已达近6670 m2,并已形成一园(观赏园,分布在5个区)二圃(繁育圃、标本圃)的芍药园,种植株数达10余万株、株型200余个、优良株系20余个,每年6月中旬的芍药节都将吸引10余万的游客前来赏花观景。 芍药新品种的培育通过种子繁殖且采用播种法进行,但播种产生的后代性状会发生分离,不能保持原品种的优良性状,所以要经过对后代重组性状如花型花色、株型、物候期等长期多代筛选才可能培育出新品种。

农经学院芍药园为培育变异株型及新品种,在繁育圃采用播种法进行种子繁育。繁育圃面积为4669 m2左右,种子完全来源于芍药园自采的种子。

1 播种技术

1.1 采种及种子处理

1.1.1 采种。芍药的果实为蓇葖,每个蓇葖含种子量不等,有的无种子、有的含1粒种子、有的含几粒种子、最高还有含20~30粒种子的,种子成熟时蓇葖开裂,散出种子。当蓇葖果实变黄时即可采收,过早种子不成熟,过迟种皮变黑、变硬不易出苗。牡丹江地区种植的芍药,种子一般在8月下旬进入成熟期,此时亦是手工采种最佳时期。果实成熟有早有晚,要分批采收。

1.1.2 种子播前处理。水选种子:播种前,将待播的种子除去瘪粒和杂质,再用水选法去掉不充实的种子——将芍药种子放入水桶中加水,将漂浮在上面的种子滤掉,沉下去的种子捞出待用;催芽:芍药种子种皮虽较牡丹薄,较易吸水萌芽,但播种前仍需进行种子催芽处理。因经过催芽处理后则发芽更加整齐,发芽率大可提高到80%以上。催芽方法有2种,一种是用50 ℃温水浸种24 h,取出后即播。另一种是砂藏,将水选后的种子与3~5倍的细沙拌匀,沙拌种在自然温度下放置盘(编织袋、花盆、桶)中,放置时间因播种方法的不同而不同。

注意事项:拌种时如沙子太干用喷雾器喷水,用手攥紧沙子,感觉潮湿且不滴水为好;催芽放置过程中如沙拌种表面干燥需不定期淋水,要一直保持沙拌种处于湿润状态。

1.2 播种

1.2.1 整地。土壤深松平整后,进行作畦和起垅。作畦一般畦宽1~1.2 m,畦间距50 cm;起垅一般60 cm宽,垅上土块要将其打碎,土壤松软才能进行播种。

1.2.2 播种时间。由于芍药的种子有上、下胚轴双重休眠特性,播种后秋天的土壤温度能使种子的下胚轴解除休眠状态,促进胚根发育生根;生根后,经过冬天长时间的低温,可解除上胚轴的休眠,翌年春天气温上升,温度适宜时,胚芽萌发出土。当年生根情况愈好,则来年生长愈旺盛,所以芍药繁殖适宜当年采种即时播种,要在秋天采种后马上播种。若播种过迟,种子含水量降低,且地温不能解除下胚轴休眠,不能生根则第二年春天发芽率会大大降低,所以民间有“春不种芍药之说[3]”。

1.2.3 播种方法。农经芍药园每年一般在8月末~9月初采收,采收后立即脱粒并水选种子,然后进行催芽。可采用50 ℃温水浸种24 h,取出后立即播种;或采用砂藏办法催芽。但播种方法的不同而砂藏催芽的时间也不同。手播的方法需要沙拌种放置15 d左右,有褐色或浅褐色胚芽长出后沙与种子一起播;机播的方法需放置7 d左右,胚芽刚冒出就可播种,但播种时需先将沙子筛出后再机播。

农经学院芍药种植一般采用手工播种方法进行畦作和垅作。畦作时在畦上播种采用小行距30 cm一行,畦宽1~1.2 m,1 m长播50粒种子,确保35~40棵的出苗率。垅作时在60 cm宽的垅上,进行穴播或条播。条播:条距40 cm,粒距3 cm,1 m长约播100粒种子,覆土5~6 cm;穴播,穴距20~30 cm,每穴放种子4~5粒,播后覆土5~6 cm,以利防寒保墒并于次年春天萌芽前耙平;或播种后盖上地膜,于次年春天萌芽出土后撤去。

1.2.4 浇水。芍药最怕积水,浇水应根据“喜燥恶湿”这一特性来进行,以“宁稍干勿湿”为原则进行浇水。秋天播种后,根据土壤湿度情况确定是否浇水,如土壤干燥就采取一次性喷雾浇透。喷水后覆膜,一是以利保墒和保温、二是避免地表干结、三是防止冻拨,促进早春提前4~5天出苗。

1.3 越冬管理

如秋季播种后已覆膜,越冬时就不用采取其他防护措施了;如没有覆膜,就要对芍药床圃进行覆土防冻保墒,但切记开春后要及时撤土。

2 幼苗管理

2.1 1年生幼苗管理

由于1年生幼苗只是地下部分生长的3~5 cm长的培根,所以管理时要注意及时撤土、撤膜,并在清明及4月中旬用耙子把苗床上干结层敲碎,以利及时出苗。同时要经常除草,疏松土壤,喷水,施肥。芍药为喜肥植物,除施有充足的底肥外,每年要追施N、P、K三元复合肥1~2次。

2.2 2、3年生幼苗管理

2年生幼苗株高平均在15~16 cm,3年生幼苗株高平均在45~50 cm高,所以除草时要注意保护幼苗,松土要及时、追施复合肥,根据土壤情况确定是否灌水,如干旱就进行灌水。为防止病害发生,可在开花前二次打药,主要喷雾广谱性杀菌剂,以多菌灵百菌清为主[4];为防止虫害,可在开花后喷雾2次内吸类杀虫药,落花后就打。

2.3 移植和定植

由于1年生幼苗移植后成活率仅达20%~50%,而3年生幼苗直接定植成活率可达100%,因此移植和定植要特别注意幼苗的培育时间。

农经学院芍药园畦作育苗一般不进行移植,种子在苗床上一直培育3年,第3年秋季一次性定植到生产圃。垅作繁育的幼苗在第3年秋天根据需要进行移植或定植。如移植首先要在第3年秋季选花型大而饱满的进行移植,否则就一次性定植到生产圃。

2.4 幼苗的生长发育

由于芍药的种子有上、下胚轴双重休眠特性,所以芍药繁殖适宜当年采种即时播种方法。同时这一特性也导致芍药的生长发育过程缓慢,种子播种一年后一般地上部分见不到苗,只有地下的培根在生长发育,一般一年能发育3~5 cm。3年后能见到少量花,5年生苗才大量开花。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芍药育种项目组在2016年对芍药实生苗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了田间调查,随机选取2、3、4、5年生实生苗各10株进行数据采集,汇总分析如下。

表1 2年生芍药实生苗生长发育观察

注:调查时间2016年10月27日

表2 3年生芍药实生苗生长发育观察

注:调查时间2016年9月27日

表3 4年生芍药实生苗生长发育观察

注:调查时间2016年10月7日

表4 5年生芍药实生苗生长发育观察

注:调查时间2016年10月7日

表5 2、3、4、5年生芍药实生苗生长发育观察

注:调查时间2016年11月30日

3 结论

从以上芍药实生苗生长发育各项数据的平均值中可以看出,芍药在牡丹江地区从播种到发育生长缓慢;从花蕾数可以看出,芍药在我国北方寒地从播种到开花需5年时间,且第5年开花数量也不够多;从苗龄到现蕾可以看出,芍药的一个有性繁殖周期为5年。

第5年可按花的价值及用途进行选择种植:观赏用的按花型花色来选择,一般符合选育条件的不足20%,因重复的花型花色多;药用的根据根生长情况,选择根量多、根型整齐的;种子用的按种粒大产量高的来选择,其余经济价值低的病弱株一次性淘汰。

猜你喜欢

胚轴实生苗花型
樱桃番茄‘夏日阳光’扦插苗与实生苗栽培生育特性及果实风味差异分析
花椰菜幼苗下胚轴紫色性状的遗传分析
红树植物秋茄的实验室栽培
黄瓜幼苗下胚轴长度GWAS分析及候选基因挖掘
控制水稻中胚轴伸长的QTL 定位
哥特式浪漫
呼伦贝尔野生芍药和栽培芍药的繁殖生物学特性
基于交互式分割的蕾丝花型检索算法
我国观赏植物花型基因研究进展
樟子松露地实生苗培育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