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盛顿会议的召开与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2020-06-29王晓红

新课程·上旬 2020年52期
关键词:条约

王晓红

摘 要: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战胜的协约国在法国巴黎所签订的合约,构成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和中东的统治秩序。包含《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该体系的形成,使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舞台发生了动摇,逐渐形成了英法主宰世界、美日争夺霸权的格局。

关键词: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体系;条约

1921年下半年,美国政府邀请英、日、法、意,再加上在太平洋地区有领土利益的中国、荷兰、葡萄牙以及比利时一起参加在华盛顿召开的“关于限制军备以及太平洋远东问题的讨论”,即华盛顿会议。会议的结果就是签订了三个条约:《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其中《四国条约》结束了英日同盟,孤立日本,并不再组建新的国家间军事联盟,争端的解决机制由同盟互助改为国家间协商。四国之间达成协议,互相尊重彼此间在太平洋上的岛屿及其属地的权益,任何其他国家的争论、威胁以及侵略行径使得这些权益受到损坏时,四国共同进行协商。条约规定:(1)缔约国“互相尊重他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到与腹地和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力”;(2)“如上述权力遭受任何国家侵略行为的威胁时”,缔约国应“进行有效的协商,联合或单独采取最有效的措施”;(3)条约有效期为10年;(4)从条约开始生效起,英日同盟宣布终结。

在会议上就四国同盟是否保留的问题,日、英、美展开了激烈的唇舌战。日本一直把英日同盟作为自己在远东扩展称霸的支柱和靠山,故此肯定坚决反对拆散海军同盟。美国清楚地认识到英日同盟是自己在远东太平洋地区最大的威胁,所以美国认为拆散英日同盟是当务之急,势在必行。美国对排除这一“危险因素”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在会前就积极和英国接触并在私下初步达成一致和谅解。英国自身对是否保留英日同盟十分矛盾,它想要做好人两面都不得罪。它考虑到保留英日同盟他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制法俄同盟,也可以保障自己在南亚地区的利益,但是与此同时它又看到了日本不断膨胀的扩张野心,想要压制它的嚣张气焰并且还担心卷入日美战争。因此它把希望寄托在华盛顿会议上,希望可以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于是乎最终形成《四国条约》。

《五国条约》主要是对海军裁军达成一致,英美联合制约日本。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向豪斯表示:“英国宁愿耗尽它最后一分钱,也对美国和其他任何国家保持海军优势。”战时任海军大臣的丘吉尔更是表示要坚决维护英国的海上霸权。曾在1920年3月英国宣布放弃“两强标准”采用“一强标准”(“两强标准”是指保持相当于两个海军强国海军总和的海军力量,主要是战前与德国进行海军军备竞赛中采用,“一强标准”是指在海军实力上保持与其他国家海军力量相等或稍高的水平),为的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美国海军军备。但是美国在海军军费上还是不断增加,由1916年的1.36亿美元,增加到1921年的4.33亿美元,而日本的海军军费也是直线上升,由1913年的930万英镑到1921年,达到7500万英镑,占了日本财政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到1921年以美国海军吨位数为基准,英、美、日的海军对比是13.5∶10∶4.9,尽管英国在数量上居多,但是军备老化程度严重,实际上并不占优势。最终在华盛顿会议上协定,英、美的主力舰海军对等,日本只能是他们的60%,法、意为35%,即美、英、日、法、意主力舰总吨位的比例为5∶5∶3∶1.75∶1.75,从而确保在远东地区的海上优势。日本本来是想要得到70%的许可,但是比例还是被削减了。《五国条约》的签订是美国外交上的巨大胜利,结束了一直以来英国占据海上霸主地位的历史,同时日本也受挫,嚣张的称霸气焰有所收敛。虽然《五国条约》在军备上达成一致,但是帝国之间根深蒂固的矛盾并没有消除,只是得到了暂时的缓解和妥协。

总体看来,华盛顿体系是国际关系方面主要是东亚国际秩序上的一个崭新的起点。华盛顿会议的召开在限制军备竞赛的同时高度关注日本,还把焦点放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特别是中国。华盛顿会议所建立的秩序显然不够公正、合理。它是在承认既有现状基础上建立的,即承认列强在华既有的特权和既存条约体系对中国部分主权的争夺和约束,因而仍把中国置于不平等的地位和威望等级的底层,因此,其实华盛顿体系的很多原则,特别是其经济机制具有互惠的性质,保证列强以和平的手段追求利益的同时,要求各大国合作鼓励中国进行渐进的变革。我认为华盛顿会议的召开以及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其实质就是帝国主义之间,主要是日、美在中国长期争夺及矛盾尖锐化的结果。换句话说,也就是华盛顿体系是以远东太平洋地区国际秩序变化为大背景的,是列强争夺霸权的变相工具。

参考文献:

[1]田运康.略论华盛顿体系在中国的破产[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10).

[2]王立新.美国的世界秩序观与东亚国际体系的演变(1900-1945)[J].东南亚研究,2003(5).

[3]世界知识出版社.国际条约集1917-1923[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61:736-739.

[4]唐贤兴.近现代国际关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24,225,239.

[5][英]E.H卡尔.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1919-1939[M].徐蓝,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78.

编辑 李琴芳

猜你喜欢

条约
维护“门户开放”:柔克义与《辛丑条约》外交谈判
世界正被塑料淹没。各国计划缔结一项解决这个问题的条约
作为国际法渊源的条约
俄宣布退出《开放天空条约》
美不续签俄美仅存军控条约?
条约解释中的拟制因素
美国国防部发表声明正式退出《中导条约》
农民需要“不平等条约”
霸王条约
全面解读《视听表演北京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