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语文中的群文阅读

2020-06-29蒋红花

新课程·上旬 2020年52期
关键词:群文阅读初中语文策略

蒋红花

摘 要:社会发展节奏越来越快,人们需要不断地通过阅读来扩展视野,提高素养,增强动力。但从教育实践来看,阅读是要讲究技巧的,一味地死读书、读死书,很难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展群文阅读,同样需要讲究技巧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策略

读书一直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途径。群文阅读是一种有别于传统阅读的模式,它最大的特征是将几篇文章组合起来对照阅读,而不再是将阅读材料隔离开来逐一进行。群文阅读的教学模式对提升初中生的阅读水平和语言文学素养有很好的效果,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多做创新尝试。

一、群文阅读要做好主题设定

群文阅读是多篇文章的组合阅读。但这种组合并不是简单的数量上的叠加,而是需要我们围绕特定的主题去组织文章,形成群文阅读的良好素材资源。就初中群文阅读教学来讲,我们可以围绕写景抒情的某种写作技巧来组织文章,也可以围绕一组古诗词的鉴赏来组织文章,还可以围绕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等某种体裁来组织群文。通过不同的主题设定,在群文阅读中侧重于某种阅读成果的达成,这非常重要。否则,每个学生在阅读中侧重的角度不同,获得的体验不同,群文阅读的实际效果就可能会比较分散,缺乏专注性。

例如,在针对写作能力训练进行的群文阅读中,教师想要重点训练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塑造能力,因此选择了《纪念白求恩》《邓稼先》《阿长〈与山海经〉》《回忆我的母亲》等几篇文章作为参考,让学生自行提取出各篇文章中人物描写最精妙的段落去学习、品评。在群文阅读活动中,教师把这个主题明确下来,这就将学生的思路、视角归拢到了一起。

二、群文阅读要做好任务分配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光设定主题是不够的,因为很多初中生本身对阅读的感知能力比较差,阅读效率比较低。而群文阅读又通常是多篇文章的组合,阅读量相比单篇文章要大得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学生把握不住技巧和方法,在阅读中漫无目的就很难保证效率。分配群文阅读的任务,其实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把握好节奏和效率,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读到内容,学到东西。

比如,在上面提到的关于人物形象描写的群文閱读教学中,我给学生分配了三个任务:(1)请找出你认为人物描写最生动传神的句段。(2)请汇总分析人物描写的技巧。(3)请尝试用学到的技巧进行人物描写。从这里可以看出来,我们是在群文阅读中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在任务的组织安排上也实现了从阅读到写作的转换。这种转换是逐步进行的,不同任务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衔接。当然,这样只是初步掌握写作技巧,后续还需要不断进行实际演练。但我想,只要学生能在群文阅读中顺利做到最后一步,就是成功的。

三、群文阅读要体现深度互动

群文阅读是一项非常启发学生思维与认知的阅读活动。但每个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文化素养、思维模式不同,在群文阅读中获得的启发、得到的感受也往往会不同。为了鼓励大家发言讨论,从而发现更多的好思路、好想法,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和阅读感受,我会在每次群文阅读结束后抽出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发言,进一步巩固阅读成果。比如,在关于“从诗词意象描写感受审美情趣”的主题群文阅读活动中,有学生曾经提出:诗词的意境构建主要是靠各种意象的融入,同样,我们要欣赏诗词,重点也是意象。这名学生把杜甫的《望岳》作为例子,认为这首诗的审美情趣主要是通过“层云”“归鸟”“凌绝顶”“众山小”来展现的。只要我们在脑海中构建出这样的情境,也就基本明白了这首诗的意境美。但也有学生并不认可这样的说法,他们认为:意象是构成诗词意境的关键,但光靠意象进行审美是片面的、不完整的,我们要结合诗词的创作背景、作者的创作风格等去做综合思考。因为同一种意象在不同的作品中,或者站在不同作者的角度去看,其韵味、意义都可能是不同的。就像“长河落日圆”,这里面的“长河”有大漠的孤寂、凄美之感;而“江枫渔火对愁眠”同样有江河的意象,却给人一丝惆怅、叹惋的感觉。这名学生的观点得到了很多同学的支持。

四、群文阅读要注意资料拓展

群文阅读其实不应该只是围绕几篇文章进行组合的阅读和对照,也不应该单纯局限于课本上的文章或者教材的推荐书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适当地给学生提供一些课外阅读材料是很有必要的。此外,为了达到深度阅读的效果,我们还应该围绕阅读主题提供拓展素材和参考资料。

例如,在关于《骆驼祥子》等名著的群文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品读小说的精彩之处,感受小说的文学艺术之美,我除了给学生提供节选章节之外,还给学生分享网上一些知名学者、教师发表的关于小说的赏析内容作为借鉴。学生把自己在阅读中的体会和这些具有一定权威性和高视角的内容相结合、相对照,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充实学生的阅读体验,纠正学生阅读中的错误认知,同时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启迪。围绕群文阅读的作品组成,提供关于作者生平、作品背景、文史研究方面的资料作为参考,这是深化群文阅读成果的重要途径,可以弥补初中生群体在文学修养、思想境界等方面的不足。

参考文献:

[1]韩丽,浅谈初中语文中的群文阅读[J].学周刊(上旬),2018(15).

[2]毛永红.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初探[J].文学教育(上),2015(3).

[3]芦蓉.群文阅读在部编本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81).

编辑 常超波

猜你喜欢

群文阅读初中语文策略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