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导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20-06-29赵小龙

新课程·上旬 2020年52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高中运用

赵小龙

摘 要:新课程教育理念要求既使学生掌握知识,又保证其素养的发展。问题导学法因为能够同时落实知识掌握和素养培养双重目标,而受到教师的关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问题导学,决定其成败的关键要素是如何用问题导向、导趣、导思。

关键词:高中;语文;问题导学;运用

放弃灌输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参与对知识的探究,这不仅可实现深度学习,使学生对知识的领会、记忆程度更佳,而且可对学生的学习素养进行有效的培养。这与当前强调素养教育的理念是契合的。而要让学生在学习中能目标清晰地参与到学习思考中,最佳的方法就是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教师向学生抛出一个问题(或一组),让其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来掌握知识并发展素养。

下面结合高中语文教学谈几点运用策略。

一、用问题导向

在讲授式教学中,教师非常明确教学目标,在课堂上按照自己设计的思路一步步推进即可完成教学。而当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素养,让学生自己学习研究时,学生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不知道所要学习的重心、目标是什么,是重点分析写作技法,还是专注于研究思想内涵?这不是学生所能把握的。而如果教师不指明重点、方向,学生就会在学习中“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轻重,既浪费时间和精力,又可能错过核心目标。所以,问题导学的第一个任务是“导向”,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应能够使学生“途经”学习重点,或者问题本身就是目标,当学生解决了问题,就等于达成了目标。

比如,阅读《老人与海》这部小说时,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小说的象征意义和核心精神。如果教师不加提示,学生很可能将视线放在惊险的情节上。因而,教师可设计这样的问题:“在小说中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观点,并不多见。这篇小说中,作者即借角色之口,直接表达了自己的价值观。请找出这个关键句子,并回答,你认为桑地亚哥是失败了还是胜利了?”用问题引导学生将重心放在对小说象征意义和思想的把握上。

二、用问题激趣

其实,运用问题导学所面临的最大难点,不是学生掌握不了方向的问题,而是其学习心理的主动性问题。因为问题导学,在形态和理念上,都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在教师抛出问题之后,绝大部分学习行为都是由学生独立(合作)完成的。这与教师直接讲授显见差异的区别就是教师无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管。学生是否真正去学、真正动了脑子,教师是很难控制和掌握的。而以高中生的学习品质来说,大多学生的自律性和主动性是比较有偏差的。因而,学不学,就成了成败的关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需要在设计问题时考虑,能否使问题具有驱动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就是问题不仅导向,而且要导趣。用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对高中学生来说,最先考虑的途径就是利用他们较强的好奇心。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高中生的知识面、生活阅历要比小学生高很多,其好奇的面也就相应变窄。教师一定要能抓住一个“奇”字做文章。比如,在学习《苏武传》的时候,教师问:“你们说,公羊能否生小羊呢?……对,有的同学知识面很宽,现代科技确实已经可以用基因重组技术,让公羊单独繁殖了。但是,你觉得在两千年前的汉代,这有没有可能?……请大家自学《苏武传》这篇古文,说一说苏武是怎样陷入‘公羊门事件的,最终又是怎样解决的。”这种具有现代科技感的问题,与高中生的求知层次是匹配的,能够调动其好奇心。

三、用问题构境

用问题构建一个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氛围中进行学习。这也能起到一定的激趣作用。因为情境可以使学习内容具有感性特征和生活气息,也能使学生产生主动的学习意愿。而且,情境具有很强的直观性,能调动学生的经验和直观思维,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也同时可以起到强化记忆的作用。

比如在让学生阅读《林黛玉进贾府》前,教师这样引导:“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验。当我们在家学习的时候,外面有人粗声大气地说话,很让人讨厌。但通常来说,如果窗外是个陌生人,其实我们大多不太敢于出去和他理论。因为,通常我们从声音就可以判断出这大概是个孔武有力的莽撞人。这个生活经验,也给了我们这样的提示,写作的时候,用窗外之音来表现人物性格,是个很有趣的手法。《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中,就运用了这种写法,而且是本篇最精彩的部分,是公认的经典范文。那么,文章对哪个人物用了這种写法?体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特征?”让学生在这个生活经验情境下去研读文章,一方面他们能够很快找到文章的精彩之处;另一方面,因为有了情境的强化效用,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会有意识地去运用这种写作技法,提升作文的质量。

以上结合高中语文教学实践,就如何运用问题导学法谈了三点经验。总的来说,运用问题导学,教师首先需要用问题解决两个难点:一是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握学习方向、重心的问题;二是在自主学习情况下,学生自觉性的问题。此外,用问题构建情境的策略很值得教师关注,这种方法既能激趣,又能导思、强效。

参考文献:

[1]王明明.高中语文“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探析[J].华夏教师,2018,111(27):26.

[2]魏江荣.以“问题导学”为载体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探究[J].信息周刊,2018(23):1.

编辑 张俐丽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高中运用
浅析问题导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提问的策略探究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