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课标的义务教育阶段地理教学方式探索与思考

2020-06-29王兴兰

新课程·上旬 2020年52期
关键词:湘教版重难点课程标准

王兴兰

摘 要:2019年11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命题,不得超标命题。以文件要求为依据,基于国家提出的地理核素养等要求为背景。在如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以及更平稳地实现初高中地理课程过渡等方面进行探索与思考。

关键字:核心素养;创新;地理教学方式

一、依据课程标准,把握教学重难点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由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四部分组成,课程标准是学生学习地理课程必须达到的最基本要求,共100条标准,其中地球和地图11条;世界地理43条;中国地理40条;乡土地理6条。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只有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才能准确把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重难点。地理教材都是根据各阶段的地理课标进行编写的,教师在进行教材讲解时需要依据地理课标,参考其中需要掌握的重难点,需要学生达到什么样的学习效果等,所以教师从事相应的教学活动都需要依据相应课标,一位优秀的地理教师最重要的不是有多丰富的教学方法和对教材的熟悉程度,而是能清楚地把握重难点,知道应该达到什么样的培养目标,这些重难点和培养目标都需要参考不同阶段的地理课标,所以课标才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和指导。

二、创新教学方式,建构高效课堂

初中阶段最难的知识点设置在七年级,而且难易程度跨度较大,学生无法很快适应。所以,义务教育阶段地理教学中,应不断尝试创新教学方式,建构更高效的地理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1.自主—合作—探究

以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为例,8人一组,采用中国行政区划拼图和教学助手相结合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尽可能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降低学生学习34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的位置、简称和行政中心的难度。

2.翻转课堂

针对八年级下册内容,基于学情,尝试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教学。如在讲解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内容时,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选择学习程度比较好的,性格外向、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比较好的学生充当教师角色,布置简单内容让学生尝试讲课。当然,这种教学模式只适合比较简单的章节。

3.角色扮演法

嘗试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教学,如在讲授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时,教师可以将全班分成地质考察队和气候考察队,借助学案让学生充分参与,得出结论。

这种教学方式的创新使学生的学习激情有了短暂的提升,但是让学生保持长久的学习兴趣,还需要教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找到更多适合本校学生的教学方法。

三、多渠道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一)人地协调观

地理学科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人地关系。人口和资源、环境、发展实现长期均衡发展也是地理学科应该关注的实际问题。在地理教学中对于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观念要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教学中。如,在讲授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中国的人口》时,教师播放与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人口过多给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都会带来沉重的压力。同时用我国人口政策的变化说明发展的人口观,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二)综合思维

综合思维指人们运用综合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在讲授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河流》时,对学生综合思维的培养更为重要。这部分内容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而应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让学生从整体的角度,系统、动态地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

(三)区域认知

区域认知指人们运用“空间—区域”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能力。湘教版七年级上册主要学习认识地球及各种自然环境和人文要素,下册学习大洲和地区,八年级上册学习中国地理及自然和人文要素,下册学习中国的区域。对于不同类型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各种复杂自然要素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

(四)地理实践力

地理实践力指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研学,为此教师可开展水洞沟和宁夏博物馆研学,让学生通过研、学、游这样切实的感受,培养家国情怀,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责任感。

四、反思

在以后的地理教学中应该继续创新教学方式,找到适合本校学情的学习地理的方法。对课标的研究学习,是教师长期坚持的一项工作,但是如何将课标润物细无声地应用于课堂教学,还需要教师潜心学习,借鉴有经验的教师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义务教育阶段地理的学习为高中地理的学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让学生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需要教师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摸索并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宋冬冬.中学地理与高师地理课程的有效性衔接研究:以高师《气象学与气候学》为例[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8.

编辑 张俐丽

猜你喜欢

湘教版重难点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基于平板电脑的初中地理精准课堂的构建——以湘教版“中国的主要产业:农业”教学为例
湘教版小学音乐第六课《可爱的家》教学设计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几何背景在不等式学习中的作用——以湘教版、苏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为例
任务分析法的课堂实践与探索——以湘教版《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为例
化学平衡重难点知识突破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