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2020-06-29曹玲

新课程·上旬 2020年52期
关键词:读图能力初中地理教学方法

曹玲

摘 要:素质教育已经推广多年,初中地理教学理念有了新的转变,教学方法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以往相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对地理教学质量而言十分重要。地理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学科,教学过程中涉及大量地图,学生的读图能力直接关系到学习质量。“读图”既是化复杂的知识为简单的有效方法,更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工具。学生只有具备了熟练的读图能力,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掌握高效的地理知识学习方法。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方法;读图能力

新课标对初中地理教学提出明确要求——学生能通过图像来表达地理信息,教师要提高对地理图像的重视度。纵观目前的初中地理,读图依然是教学中的难点内容,主要是因为初中生的思维正处于从感性到理性的过渡阶段,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抽象思维能力。其次,初中地理的教学内容更多与区域地理有关,涉及的地图量很多,初中生并不具备完整的区域认知体系,所以进一步增加了读图难度。最后,在地理教学中,教师没有选择最合适、最恰当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缺乏重视度。笔者根据多年的初中地理教学经验,同时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从以下几方面探讨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方法。

一、激发学生研究地图的兴趣

任何知识技能的学习,如果以兴趣作为基础,都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读图能力的培养同样如此。初中是学生接触地理知识的最初阶段,所以,地图对于学生而言,在充满新鲜感的同时,又是完全陌生的,如何培养学生鉆研地图的兴趣,对后续读图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将地理知识经过科学的概括,通过符号的形式表达出来,用平面图来呈现多维的、立体的地理形态。所以,对初次接触地图的初中生而言,要想从地图中提取有效的地理信息十分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启发和指导,只有在掌握方法和技巧之后,才能读懂地图;只有在读懂的基础上,才能激发学生的读图兴趣。所以,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便显得十分重要,甚至直接决定了学生读图兴趣培养的成败。

帮助学生克服面对陌生地图的畏难心理是十分关键的一步,看不懂地图是学生无法对地图产生兴趣的最直接原因,之所以“看不懂”,是因为学生不会提取地图信息的方法。教师应遵循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原则传授阅读地图的技巧,逐渐提高学生的读图信心,并在建立信心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读图兴趣。地图囊括了许多关键的地理信息,更是地理知识的信息源,读懂了地图,对掌握地理知识、解答地理题目都十分有益。比如,在“了解我国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的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地形图来呈现国内的山川大河,地理形态和特点,带领学生一边对照图片,一边对照地图来了解祖国的地形、地貌,让学生了解各种地理形态在地图中的表现方法。在“中国的河流”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地图上指出重要的湖泊、河流的位置,并准确地在地图上区分外流河、外流区、内流河、内流区,了解外流河的特点和形成原因,帮助学生唤醒读图意识。有的学生根据自己的旅游经验,介绍了黄河与长江,并且在地图上指出了相应的位置、连通的水系、经过的地区,并且发现了越向南的河流汛期越长、流量越大的特点。

二、帮助学生养成阅读地图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情境中开展地理教学,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感知意识,从而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知识,在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中吸收知识。然而,很多教师在设计教学情境时过于随意,情境设计的质量不高,反而浪费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教学情境的设置需要紧密围绕教学内容,同时立足学生的学习现状,并且要将课本知识与地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认识大洲”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快地掌握亚洲的地形、位置以及气候特点等知识点,并在地图中比较各大洲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笔者首先将各大洲的纪录片通过多媒体播放给学生观看,通过视频的形式让学生对各大洲有初步的了解,大概知道了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学生普遍被视频中奇特的景观所吸引,看到学生兴趣正浓,笔者借机告知学生,要想了解某个区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从地理位置、水系特点、气候特点等方面展开,通过了解各大洲的自然环境特点来探索亚洲的相关知识,继而完善世界观。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保持着高涨的探索热情,充分利用自己准备的地图,并且对照地图理解课本上的知识点,很快建立起系统的理论知识框架,很好地梳理了亚洲的地理知识,养成了图文相互结合的学习习惯。

三、学习科学的读图方法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建立师生之间的默契,引导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培养自身的团队合作能力,营造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力,提高学习效率。在“世界的气候”教学中,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世界各地区的气候差异、气候分布特点。笔者采用了分组教学模式,将手绘气候手册的任务分配给各小组,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又通过搜集大量资料拓展了自身的知识面。在合作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难免出现意见上的分歧,教师应正确地引导和调解,鼓励学生用客观、真实的资料来佐证自己的观点,让手册中的每一条知识和信息都有据可依。

综上所述,读图能力是检验初中生地理学科学习水平的重要途径,在激发学生读图兴趣的基础上,再帮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最后向其传授有效、科学的读图方法。希望笔者总结的三条读图能力的培养途径,能为初中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毛阿娜.试论如何提高初中生地理读图能力[J].新课程(中学),2019(8):192.

[2]高源,吴怡,许淑婷.初中生地理读图能力培养途径探究 :基于大连市第三十一中学的问卷调查[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2(1):112-116.

[3]李海霞.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绘图能力的探究[J].读与写,2019,16(30):197.

编辑 赵文静

猜你喜欢

读图能力初中地理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定向运动制图能力与定向运动员能力提高的研究
中国现当代绘画鉴赏对高中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