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研课标方向 探究命题精神

2020-06-29王萍

新课程·上旬 2020年52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

王萍

摘 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高中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准绳、以高考知识体系和考查重点为方向、以专业命题要求为依据,立足学生学情,了解学生认知水平,命制科学、合理、高效的试卷,是每一位高中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承担的重要任务。从学生文化品格、语言能力、思维品质与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角度,对高中英语命题的方向与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英语命题;核心素养;方向与策略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高中英语教学是高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顺应新课标要求,现阶段普通高中英语应把学科具有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融合起来,着力强调对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學习能力的综合培养。为了在实际教学中发挥考试对学生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培养的导向作用,教师需从考试命题上改进,既考查学生基本语言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又涵盖各种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将核心素养的诸要素与试题命制有机结合。

一、在命题中渗透文化意识,着力塑造学生文化品格

文化意识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在高中英语命题中逐步渗透文化意识,有助于学生形成优秀的文化品格,提高自身人文修养,强化文化意识,拓展国际视野,树立强烈的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荣誉感。

高中英语命题中,可利用不同文化主题展示不同的主题语境,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为塑造学生的文化品格,应以试题为载体,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其中。

二、以考查学生的实际语言能力为导向,选择合适的语言素材,设计具体的语境,培养学生多种语言技能

毋庸置疑,英语语言能力是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语言技能反映学生听、说、读、写、看等方面已达到的程度,体现学生语言运用的层次和水平。纵览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教师发现直接考查知识点的记忆类题目已很少见,各级各类考试都将语言能力作为考查核心。比如,书面表达就特别注重“特定语境中合理选择词语”,这样的命题方式更高层次地考查了学生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直接指向学生英语语言运用的实际能力。

三、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激发学生学习过程中主动体验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在传统的英语命题中,曾经采用过选择题、判断题。这种题目前已被彻底弃用,因为它们把学生获得答案的推理过程,如材料的收集整合、疑问的提出、解决的思路等对学生思维品质形成的至关重要的东西都丢掉了。因此,在高中英语命题中,考试题目的设计要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充分体现上述的思维全过程,答案的获得、解决问题的过程要体现学生思维的轨迹。比如,目前采用的“七选五”题型,就要求学生从整体把握文章的逻辑结构和内容上的联系,理解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关系。以2018年全国二卷任务型阅读为例,其中的38题推理题便与学生思维品质培养有关,38空之前的句子“Your metabolism gets a head start.”是38空所在整个段落的主题句。晨练是新陈代谢的开始,空后句子说“如果晨练,则你会得到卡路里一天都在燃烧的好处”,而选项中的F项所陈述的内容正是“锻炼之后,你一整天都在燃烧卡路里”就可以作为空后句子的依据。这样的命题设计不仅要考虑逻辑推理能力,还要考虑排除干扰答案,没有良好的思维品质是解决不了的。

因此,教师在高中英语命题中,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评价。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学生在学习及考试中就会忽视思维过程。长期下去,就有可能养成凭空猜测、逻辑混乱的思维习惯,对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毫无益处,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基于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高考英语命题策略

学习能力指学生主动关注和调整学习策略,多渠道获取英语资源和信息,不断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学习能力是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条件之一。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作为命题人,教师必须明确考试的宗旨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是让它成为阻碍学生发展的羁绊和制约因素。教师要通过考试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热爱学习,增强学生的自我反省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

以阅读理解为例,学生需要概括、推理、判断、比较、分析才能获取正确的答案,这就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接触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源,拓宽语言材料和信息获取的渠道,有意识地训练自己概括大意、筛选信息、推断分析的阅读能力。

高考英语命题中一般无法直接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但可间接将学生的能力体现出来。英语考试命题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听、说、读、写、看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阅读、写作或其他命题方式,对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方面有积极作用[2]。

总之,作为教学的实施者和考试的命题人,教师必须做到把教和考结合起来,坚决杜绝教、考脱节。以新课标要求为准绳,以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目标,着重考查学生运用英语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同时,从主题语境出发精心选择语篇类型,以语篇为载体自然渗透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文化品格的塑造、思维品质的形成,通过英语命题的不断完善,逐步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周卫勇.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张俊.2017年高考英语书面表达命题质量评析[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8(4):34-41.

编辑 赵文静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