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移动互联网终端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2020-06-29陈晓红

新课程·上旬 2020年52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陈晓红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终端在中职教育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学校教学产生巨大影响。对移动互联网终端在学校教育中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究移动互联网终端的应用对学校产生的效果和影响。针对移动互联网终端的实际应用状况,提出互联网背景下促进网络平台与教育教学相融合的具体措施,旨在促进学校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终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我国信息技术在不断发展和进步,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中职学校在对学生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时,充分展现了网络平台和新兴媒体的优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和优质的教学资源,逐渐实现信息技术教学的网络现代化,为中职学生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提供技术和平台支持。

一、移动互联网终端在学校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发展现状

学校对学生进行信息技術教育,学校要在充分了解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的基础上,结合中职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科学设置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学科具有综合性强、课程学习难度大的特点,对中职学生而言,学习过程枯燥乏味、专业性强,导致学生难以消化和理解课程内容。学校在信息技术学科应用中融入现代网络技术,发挥移动互联网终端的优势,有效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深化学生对网络平台与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的理解,为学生学习提供高效的学习平台,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

二、移动互联网终端在学校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学校利用移动互联网终端,开展校园信息技术教学,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学习资料的查阅、收集和整理,为学校教师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提供更加全面系统的备课流程,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增强信息技术学科对学生的吸引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当前,信息技术专业采用信息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内容范围广,所涵盖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较为丰富,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个方面:(1)信息技术基础模块,包括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网络应用基础、图文编辑、数据信息处理、程序设计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等,是学校信息技术专业的入门基础知识;(2)信息技术拓展模块,包括计算机与移动终端维护、小型网络系统搭建、实用图册制作、三维数字模型绘制、数据报表编制以及数字媒体创意等。学校对学生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根据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和发展的需要作出正确选择,是在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开阔学生信息技术视野的重要途径。

三、提高移动互联网终端在学校信息技术教学中使用效率的具体措施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学校信息技术学科发展的春天,成为推动中职学校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途径。教师在应用移动互联网终端时,要将其融入具体教学环节中,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平台查阅相关的学习资料,打破传统教育教学观念对信息技术教师的束缚,实现向新时代信息技术教师方向的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更新有利于拓宽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思路,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和大胆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系统[1]。

1.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微课程”教学

中职学校教师对促进学生信息技术综合能力发展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信息技术教学模式逐渐成为学生信息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师要在新时代网络平台的指引下,不断完善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引进“微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完善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体系。

一方面,移动互联网终端的发展拓宽了学生获取信息技术知识的渠道,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和微信群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传播,为学生搭建起信息技术学习平台,为学生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创造条件。在信息技术专业课程中,涉及诸多需要学生实际操作的项目,教师可以利用创建“微课堂”的方式,缩短教师的理论教学时间,扩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范围,给学生进行技术操作提供充足的时间。另一方面,教师利用移动互联网开展“微课堂”教学,是构建师生交流平台的重要手段,在微信、微博等平台兴起的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实时交流,给学生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促使学生在网络上踊跃发言,提出不同的观点和想法,促进学生知识的大融合。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学习时遇到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对重点知识进行示范和指导,根据学生的建议和需求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方式,调整教学节奏,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同进步。

2.开发多元化课程资源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要做好备课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完善教学流程,利用优质的网络教学资源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首先,教师要对传统课程资源与现代课程资源的差异进行分析,明确现代课程教学资源的优势,弥补传统课程资源的不足。传统课程资源的表现形式多以课本、教材、书籍为主,现代课程资源大多利用网络平台,以数字化、信息化、数据化的方式展现出来,具备教学资源丰富、教学信息容量大、范围广、传播力度强的特点,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将移动互联网终端融入备课环节中,实现信息技术知识的共享,有利于教师集中备课,打造完善的教学流程,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接受能力。其次,教师开发多元化网络课程资源,可以精准地查阅和检索信息技术知识,完善教师的教学知识体系,方便学生随时学习,培养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打破教学活动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利于节约教学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教学质量[2]。

例如,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一课教学时,首先要对教材中的重点知识进行梳理,罗列出基本的知识点:计算机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基本的表示信息。教师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将教学重难点设置为计算机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的认识上,要求学生在结束本节课学习以后,可以利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和程序设计系统,对软件进行简单处理,完成数制之间的转换。其次,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教室开展教学活动,讲解基础知识,采用图表演示的方式进行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知识的教学,将比较分析法和实践例证法相结合,围绕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展开讨论,进而提出问题:“什么是信息?什么是数据?信息和数据是通过何种方式在计算机内进行传输和处理的?”继而引导学生作答。最后,信息技术教师要利用强大的网络信息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知识学习的平台,建立完善的课程教学资源数据库,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联系,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网络课程资源的引导下进行集中或分散的学习,将碎片化的学习方式融入信息技术的学习过程,使碎片化学习在移动互联网终端发展的背景下成为学生学习的日常方式,学生利用碎片化学习可移动性和非连续性的特点,提高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知识的学习效率,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信息技术学习资料库,进而促进学生高效利用时间。

3.利用移动互联网采用“分层式”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计算机软件操作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一方面,教师要设置完善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对不同信息技术基础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包括教学目标分层、教学内容分层、教学评价分层三个环节,主要分层方式为: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将教学目标进行分层,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深化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程度;对教学内容分层有利于教师完成教学目标,实现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教学目的;对教学评价进行分层有利于增强教师的课后自我反省能力,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率。另一方面,教师采用“分层教学法”时融入移动互联网技术,可以满足不同学生、不同基础和不同发展方向的需求,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分析学生学习基础不同的原因,针对学习效果不佳的学生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同时利用互联网精准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强大的课程资源库,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综合评价,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专业性,提高信息技术学科对学生的吸引力[3]。

例如:教师在进行拓展模块中《演示文稿制作》一课的教学时,首先要将对知识结构掌握不好的学生进行集中培训,根据学生对办公软件的应用熟练度,将学生分为两组,进行不同演示文稿的教学。其次,教师将教学目标分层,利用移动互联网中的软件信息库,将不同办公软件的特点和功能展示给学生,指导学生利用Power Point制作幻灯片,对无法独立完成实践任务的学生,教师要利用碎片化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可以共同合作完成课堂任务,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最后,教师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终端对自身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流程展开分析,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促进教师加强专业能力建设,完善幻灯片的制作流程,落实利用电脑程序美化幻灯片的工作。在互联网技术专业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形成对教学质量的正确认识,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中职学校要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利用移动互联网终端,科学设置校园课程,加强对校园网络资源平台的建设,完善教学基础设施,为教师开展教學活动提供便利条件。教师应在学校移动互联网平台的指导下,大胆创新,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增强信息技术学科对学生的吸引力,为学生搭建更加方便快捷的学习平台。

参考文献:

[1]李冬.移动互联网终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20(8):77-78.

[2]安丽丽,姚华.浅析“互联网+移动终端”模式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中旬),2018(11):68-70.

[3]高森.谈移动互联终端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13):115-117.

注:本文系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智慧教学在职业学校信息技术相关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7]GHB0467)的研究成果之一。

编辑 陈鲜艳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