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五字教学法”

2020-06-29王龙

新课程·上旬 2020年52期
关键词:理论课马克思主义教学法

王龙

摘 要:在我国逐渐走向繁荣富强的同时,外部势力也在不断干扰我国的发展,试图扭曲我国民众的思想,实施分化、西化。尤其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思想尚未成熟,很容易被影响。所以,在新时期,开展好思政理论课至关重要。就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五字教学法”的具体内容作出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字:新时期;思政理论课;“五字教学法”

全新的发展形势对思政课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期通过思政课,对高中生的思想认识,做出正确的引导,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之上,完成对学生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授课教师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要让思政课能够做到高、透、新、精、用。

一、高

这里的高,指的就是立足点要高。高中的思想政治课要立足于时代、未来发展的需要,立足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立足于培养青少年的历史使命。高中阶段是一个重要阶段,学生面临着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同时也是学生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关键阶段。面对经济的发展和各种文化的交流、碰撞,对高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其在日后,更快融入社会,积极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中,捍卫国家尊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分力量。所以,高中的思政课,要让学生能够基本掌握马克思主义原理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使他们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后,潜移默化地提高思想认识,具备较高思想政治素养,在日后走向社会的时候,能够担负起实现祖国伟大复兴的光荣历史使命。

二、透

要把思政理论课所涉及的思想知识和政治内容,让学生吃透、理解,教师在讲解的时候,也要做到逻辑清晰,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多结合时政要闻,将知识讲透,让学生信服。在思政课上,学生要能够清晰把握当前新形势的世界格局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程,在其中不断渗透时政热点。思想政治课中,确实有些内容,学生接触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增加理论知识的说服力。只有教师对马克思主义有着深入的研究和掌握,才能夠更好地渗透给学生。同时,教师还要紧跟社会发展以及时代风向,能够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地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用当下所发生的事情,来进一步向学生解释思想政治内容,充分调动积极性。最后,要摸透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想法。思想政治教师不仅仅要让学生认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解决现实问题。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多听学生的声音,促进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沟通。

三、新

由于思政课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各种思想理论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展,思想是永无止境的,每个时期的社会特点不同,与其匹配的理论内容,也在不断推陈出新。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要及时掌握理论的新动态、新发展,了解当下国内外的重大时事要闻,再渗透给学生,通过时事,让学生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脉络,明确发展方向。首先,要不断地根据当下发展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的丰富、充实,而不是只依赖教材上的基础理论。其次,要积极探索适合高中阶段学生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的思维定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精

在对理论内容进行讲解时,要做到精炼,有侧重点地进行教学。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进行重点讲解,同时还要侧重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之间关系的明确,以及需要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期实践经验,进行发展规律的考察和系统的分析等等。同时,在讲解过程中,对于那些关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前途和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命运等现实问题时,要重点讲解,这种针对性的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应用能力,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展,要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运用知识,去改造世界。通过马克思主义原理与实际相结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将抽象的理论概述,放到实际的时代发展浪潮之中,拉近人们与思想理论之间的距离,体现了理论知识的实效性。同时,通过思政课所学的理论,来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能够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能力,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高中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强,思想开放,面对动荡的社会环境,其价值取向也很容易受到一定影响。所以思政课要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采取合理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各项基本能力,将新形势、新动态,与教材的知识内容,做到完美结合,培养学生能够以敏锐的目光,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去分析社会现象。

综上所述,通过教学经验的总结和积累,得出了高中思政理论课的“高、透、新、精、用”五字教学法,体现了思政教师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全新的探索。这五方面的内容相互渗透,共同促进思政课的顺利开展,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能不断地适应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让马克思主义思想深入学生的内心。

参考文献:

[1]皇甫闪.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双重价值取向[J].昌吉学院学报,2020(4):34-38.

[2]盛男.如何实施全过程育人模式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10):40-42.

注:本文系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中思想政治课‘五字教学法实践研究——以庆阳六中为例”阶段性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8]GHB3155。

编辑 乔彦鹏

猜你喜欢

理论课马克思主义教学法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