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9年河南省农业经济形势浅析

2020-06-29武国兆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发展建议河南

武国兆

摘要:通过回顾2019年河南省农业经济基本情况,对全省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3项河南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为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河南;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建议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受到党中央高度重视,河南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狠抓粮食生产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效,但由于河南农业农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

一、2019年河南省农业经济情况回顾

2019年,河南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635.40亿元,增长2.3%,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一)主要农产品供给能力保持稳定

2019年,全省夏粮产量3745.37万吨,增加131.67万吨,增长3.6%;秋粮产量2949.99万吨,减少85.22万吨,下降2.8%。全年粮食总产量6695.36万吨,比上年增加46.45万吨,增长0.7%,连续3年超650.00亿公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突出贡献。

2019年,全省蔬菜、瓜果及食用菌产量9007.66万吨,增长1.8%;油料产量645.45万吨,增加14.42万吨,增长2.3%;牛羊禽肉产量209.57万吨,增长14.1%;禽蛋产量442.42万吨,增长7.0%;生猪生产止降回升,保障并丰富了人民的“菜篮子。”

(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

1、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小麦、花生等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快建设,全省十大优势特色农业实现产值4994.14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8.5%,同比提高2.5%。玉米播种面积380.13万公顷,下降3.0%;大豆、花卉、中药材种植面积分别为39.47万公顷、12.36万公顷、15.36万公顷,分别增长2.4%、34.1%、16.0%。

2、“四优四化”成效明显。优质小麦优势突出,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80.27万公顷,豫北、豫中、豫东强筋小麦和豫南弱筋小麦生产区基本形成。优质花生态势良好,播种面积122.31万公顷,增长1.7%,产量576.72万吨,增长0.7%。优质草畜加快发展,牛存、出栏分别为385.13万头、238.43万头,分别增长3.1%、3.1%;羊存、出栏分别为1898.81万只、2301.11万只,分别增长9.5%、4.2%;牛奶产量204.07万吨,增长0.7%。优质林果较快发展,面积达到43.23万公顷。

3、农业生产方式绿色化步伐加快。农作物常见病虫草害早监测、早预防,有机肥+配方肥、水肥一体化等技术积极推广,化肥、农药施用量持续下降。全省有效期内“三品一标”产品4679个,增长5.6%,其中,无公害农产品3505个,绿色食品1019个,有机农产品36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19个;2019年新获证的绿色食品375个,新增绿色食品261个,绿色食品年增长率35%。

(三)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2019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 163.75元,增长9.6%,增速快于城镇2.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 545.99元,增长11.1%,增速快于城镇6.4%。全省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76万人,年末转移就业总量3040.89万人,全年实现68.7万人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年底的8.79%下降到0.41%。

二、河南省农业经济主要问题及分析

(一)农业投资下降幅度较大

因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环保治理力度加大等不利因素影响,全省农业新项目、大项目投资增长乏力,农业投资降幅不断加深,由2019年1-2月的下降4.7%扩大至1-11月的11.1%,全年投资下降12.1%。1-11月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下降31.8%,降幅高于二、三产业21.1%。

(二)生猪产能大幅下降

受猪周期下行、非洲猪瘟疫情等因素影响,2019年全省生猪出栏4502.10万头,下降29.7%;猪肉产量344.43万吨,下降28.1%。2019年年底,养猪行业尽管有恢复性增长,但年末生猪存栏仅有3170.46万头,下降26.9%。

(三)畜禽产品价格上涨较快

2019年以来,受食品类产品特别是猪肉价格上涨拉动,全省畜禽产品价格上涨较快。12月份,全省猪肉、牛肉、羊肉、鸡肉平均价格分别达到50.42元,kg/、73.71元/kg75.39元/kg、15.56元/kg,同比分别增长153.9%、21.5%、15.6%、21.0%;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6%,为2012年以来的最高值。

三、对策建议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年,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做好“三农”工作的特殊重要性,更好地发挥农业农村“稳定器”“压舱石”作用,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一)持续做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应保障

2019年全省小麦播种面积570.66万公顷,同比基本持平,要切实做好小麦条锈病、赤霉病和蚜虫等病虫害监测预报防治工作,秋粮生产也要及早谋划,为全年粮食丰产丰收奠定较好基础。在做好生猪恢复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牛、羊、家禽等生产,加大畜禽、肉、蛋、奶产品的供应。引导农户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积极种植效益更高的蔬菜、食用菌、瓜果等农作物,为市场提供数量更多、品种丰富的农产品。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进面、肉、油、乳、果蔬五大产业转型升级。

(二)多策并举促进农业投资提升

农业部门加大农业领域项目储备、建设力度,在推进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草畜、优质林果等十大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时谋划大项目、培育大项目、加快建设大项目。发改、财政、交通、教育等部门项目建设积极向农业农村倾斜,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为涉农企业减负,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大涉农小微企业培育,在登记注册、融资贷款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为农村经济繁荣注入新动能。大力支持民间投资发展,搭建银企对接平台,拓宽农业领域的民间融资渠道,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农业农村领域。鼓励和引导返乡农民创业,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扩大农业生产。

(三)继续抓好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和生猪生产恢复

落實“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和农业主管部门职责,推动资金、土地、环保、金融等政策落地生根,夯实生猪生产恢复政策基础。加强科技支撑与指导服务,加强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压实养殖场防疫主体责任。加强对中小散养户的防疫服务,实施产销对接,引导生猪屠宰加工向养殖集中区转移,提高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条,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健全生猪市场信息发布体系,科学分析预测预警市场风险,促进生猪生产健康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发展建议河南
大相中原
Jokes Today
河南广电设立河南广播电视台
74年前的河南大饥荒
民办高校秘书工作的现状与优化措施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时代青年》(原《河南青年》)创刊60周年大事记
新闻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