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档案管理工作研究

2020-06-29蒋晓雷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档案管理德育高职院校

蒋晓雷

摘要: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群体数量庞大,约占全国高校学生总数的二分之一。学生数量大,管理资源有限,这给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与要求。从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档案管理的角度,探究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并结合客观实际,给出可行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德育;档案管理

一、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档案管理的意义

(一)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理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德育在其中占有重要的比重,在学生的智、体、美协同培养中起着引领的作用,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不可或缺的。注重高职院校的德育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学生的德育档案管理体制机制,是高职院校理应积极作为的教育培养工作,不仅责无旁贷,更要勇于创新,不断优化完善德育档案管理制度,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协同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协同发展,共同促进。

(二)有助于推进学生的德育管理

德育管理工作始终是教育管理的重中之重,要做好教育管理工作,就要抓好教育的德育管理工作。而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德育档案管理,可以说健全有效的德育档案管理机制是切实推进德育管理工作的有力抓手。因此,从整体与部分的层级紧密关系上看,德育档案管理是有助于推进学生的德育管理工作的。此外,德育档案管理工作的建立健全,在一定程度上也不断地促进德育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人性化发展。所以,总的来说,高职院校德育档案管理工作有利于德育管理工作,有助于其发展和完善。

(三)有助于健全学生的社会信用

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加速运转、教育开放改革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促使高职院校的学生更早地接触到社会,在社会环境中实践创新。但与此同时,部分高职院校学生遇到的社会风险以及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健全高职院校学生的德育档案管理工作,借助科技及其技术产品的力量,不断强化德育档案管理的数据化、智能化、信用化,可以有效降低风险,保障学生参与社会建设的安全性。针对学生的各种情况,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为社会实践与企业用工提供参考依据。因此,从这个层面来说,优化和完善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档案管理工作,有助于健全学生的社会信用。

二、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管理意识有待加强

德育管理意识还不够强,表现为德育管理意识很难内化到日常管理工作中。

一是德育管理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职院校以职业培训为中心,更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学习与提升,以职业培训为途径,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强调职业技能的实用性。这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特质目标。但同时,也应兼顾其共质目标,因为共质目标承担着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现今,多数高职院校对德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过分突出学生的职业技能,而忽视了德智体美的全面协同发展,不能辩证统一地看待职业教育的特质目标与共质目标。二是德育档案管理的意识不足。很多高职院校的德育档案管理只停留在毕业档案里的一纸表格上,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没有从德育档案管理的本质出发,树立德育档案管理意识,更没有建立健全一套切实可行德育档案管理与考评制度。

(二)德育管理能力有待强化

德育管理综合能力欠佳,这表现在人力、物力、财力和数字网络化四个方面。

首先,德育管理部门缺少专业的德育档案管理专职人员。高职院校的德育管理工作多由年级或班级辅导员兼职,而德育档案管理的日常工作由兼职辅导员和学生干部负责。辅导员很难挤出充足的时间去负责德育管理工作,而学生干部又很难独立胜任档案管理工作。这是很多高职院校的现状。其次,德育管理缺少相应的物质硬件设备。档案柜里放着学生多种档案,没有专门存放和管理德育档案的地方。再次,缺少稳定的财政支持。辅导员本是是兼职,拿着微不足道的津贴干着最累的苦差;而学生干部则是通过义务劳动来换取所谓的“德育积分”。最后,缺少数字网络化管理。数字网络化最大的益处在于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和空间,并提高效率。若可以搭建一个德育管理数字网络平台,则可以节省资源又高效便捷。

(三)德育管理观念有待转变

德育管理观念落伍,没有以学生为中心提供优质服务。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德育管理工作以“管”来“制”,强调德育管理的约束作用,而忽视了德育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德育管理的出发点是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全面的德育价值观体系,落脚点是提升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协同发展,促进学生个人内在德育与外在技能的全面发展。现实中,高职院校为了便于校园管理,提高生源就业率,甚至实行军事化教育管理模式,这确实提升了学生的技能,但也减少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机会。机会是一种稀缺资源,我们无法量化以“管”代“制”的机会成本,因此,需要转变管理观念,以服务学生为宗旨。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德育管理工作以“管”代“服”,统一了服务的标准和水平,却忽视了学生的差异化、个性化需求。其背后最主要的原因是德育管理观念落伍,坚持“一刀切”制度,不能树立“放管服”理念。

(四)德育管理创新力度不够

德育管理创新力度还不够。首先,创新不够科学化。很多高职院校的德育管理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是响应教育改革,进行形式化创新,没有科学依据,更没有实际意义。其次,创新不够民主化。高职院校的很多措施,尤其是德育管理创新方面,往往是自上而下推行,不通过问卷调查,没有数据分析,缺少学生参与的民主程序。再次,创新不够数字网络化。现今,社会进入数字网络时代,德育管理创新也应顺应潮流,加入数字网络的要素,提高德育管理的透明度和便捷性。然而,多数高职院校缺少德育管理的科技创新,德育考核不透明不公开现象严重。最后,创新不够人性化。德育管理工作的创新在于更好地服务学生,应注重创新人性化服务需求,德育檔案的管理也应是人性化的,而不是冷冰冰的白纸黑字。

三、優化德育管理工作的对策

第一,进一步加强德育管理意识。进一步加强德育管理意识,就是要将德育管理意识内化到高职院校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中,重视学生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学生德育档案管理意识。一方面,从思想高度上认识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全面认识德育工作在高职院校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协同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辩证统一地看待职业教育的特质目标与共质目标。另一方面,树立德育档案管理意识,不断强化,持续提升,以德育档案管理为有力抓手,切实做好德育管理的基础工作,不断促进德育管理工作的发展和优化。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高职院校德育管理的学生教育培养原则,以学校管理制度的形式合规化与制度化。二是制定高职院校的德育档案管理细则,各院系及其专业参照执行,确保德育档案管理不只是停留在意识上,而参照细则要既可行又可用,还可监督。

第二,进一步提升德育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德育管理能力,就需要从人力、物力、财力和数字网络化四个方面发力。一是建立德育管理专职岗位,引入专业档案管理人才,确保德育管理的专业性和德育档案管理的严密性。当然,一些辅助性的工作可以由辅导员或学生干部协助办理。二是配备相应的硬件设备,包括档案柜和电脑等,确保德育档案管理工作有序推进,确保硬件设备的陈列有序,保障学生档案的分类有序。三是加大学校财政供给力度,确保德育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和晋升等得到有效保障,做到权责利的有机对应。毕业季,根据工作量可以设置专门补助津贴,做到“不让雷锋吃亏”。四是加强德育工作的数字网络化管理,建立健全德育档案管理数据库,确保纸质档案留底可查,保障数据前端方便学生查询,不断提高德育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

第三,进一步转变德育管理理念。进一步转变德育管理旧观念,树立“放管服”新理念,做到以“管”来“治”,切实保障高职院校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协同发展;做到以“服”代“管”加强保障学生生活学习的科学化和个性化服务。一方面,强调德育管理的综合治理,正确理性地看待德育发展,认识到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德智体美四个方面的多维协同发展,能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相互引领。树立德育治理思想体系,为学生营造一个特质与共质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另一方面,树立服务意识,切实为学生办实事、做好事,发挥好德育档案管理的积极作用,处理事情与问题不能“一刀切”,要综合看待。

第四,进一步优化创新德育管理。为此,高职院校学生德育管理工作创新需要做到科学化、民主化、数字网络化和人性化。要做到创新科学化,德育管理就需要立足客观实际,深入贯彻教育改革政策与思想,保障创新形式切合实际,以发挥出积极的作用。要做到创新民主化,就需要自下而上摸底排查基本情况,做好问卷调查,充分调研收集信息,充分讨论交流,形成制度草案后充分公示,确保每一个相关学生的知情权,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要做到创新数字网络化,就要厘清德育管理以及档案管理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数据库,借力数字网络平台,实现德育档案管理的高效便捷。要做到创新人性化,就需要德育管理工作者心系学生、心系德育工作,树立德育服务意识,以学生为本,积极开展德育管理工作,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积累,在积累中沉淀,在沉淀中优化,在优化中人性化。

高职院校学生的德育档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即特质与共质的全面协同发展;有助于推动德育管理工作的发展和完善;有助于构建学生的社会信用体系。但是,当前高职院校德育管理也存在着德育管理意识有待提高、德育管理能力有待强化、德育管理观念有待转变、德育管理创新有待加强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相应地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德育管理意识,提升德育管理在多方面的投入,树立“放管服”的治理理念,建立健全德育创新科学化、民主化、数字网络化和人性化的对策。相信在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的协同推进下,德育档案管理工作一定会为学生的全面协同发展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作者简介:蒋晓雷(1963),男,河南永城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德育、行政管理。

猜你喜欢

档案管理德育高职院校
关于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
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探析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新农村建设形势下卫生院档案管理工作探讨
档案管理现代化中档案管理原理的运用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