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码·“东方红一号”

2020-06-29枝墨

人民画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时任

枝墨

50年过去了,开启了中国人进入太空时代的“东方红一号”早已停止工作,但仍在围绕地球飞行。

如今,中国航天事业已在浩瀚宇宙树下丰碑,但人们依然会仰望星空寻找50年前“东方红一号”的身影,去了解中国航天事业来时的路。

新中国人的仰望星空

“东方红一号”的诞生,与人类社会走进太空时代、中国科学家立志报效祖国、探索浩瀚宇宙的伟大梦想密不可分。

1957年10月4日,人类第一颗卫星—前苏联的“斯普特尼克一号”发射升空,标志着人类社会步入了太空时代。1958年1月31日,美国首颗人造卫星“探索者一号”发射,发现了后来被命名为范·阿伦辐射带的地球辐射带,并渐次打开了利用电磁波全谱段观测宇宙、认知地球家园的新窗口……这或许都震撼着新中国缔造者的内心。

与此同时,新中国也拥有了第一批海归,竺可桢、钱学森、赵九章、任新民、屠守锷、黄纬禄、梁守槃、孙家栋……有科学家在报刊上谈论人造卫星的意义和用途,建议开展中国的卫星研究工作。而他们也为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研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1958年5月17日,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主席向与会代表宣布:“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之后,全国科技界迅速行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聂荣臻马上指示中国科学院和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加以落实。人造卫星项目被列为1958年头号重点科研项目,代称为“581”。钱学森受命担任“581”组组长,副组长是赵九章、卫一清。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坐标原点诞生。

胡其正,是当年“581”组总体组的成员。据他回忆,“581”组搞环境试验时,将一个旱厕改造成了一个振动实验室。而在最后画卫星方案图的椭圆时,他和其他人一起用笔戳在一个点,栓根绳,按椭圆的基本定义,描出一个大的椭圆。最后画成,向国家汇报。当时的科研条件着实艰苦。

1965年,“581”计划”更名为“651”计划。7年过去了,人造卫星项目依然是当时中国最重视的头号重点科研项目。周恩来总理强调,只要是“651”计划需要的,全国的人力、财力、物力,不管是哪个地方、哪个单位的,一律放行,全面绿灯。

时任“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设计组副组长潘厚任回忆,中央拨了两亿元人民币,“两亿人民币在那个时候,真是不容易的。”1958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只不过1300多亿元。

“开荒,种麦子”

即便如此,“东方红一号”的科研条件依然艰难。

对于卫星研制人员来说,不要说完整的资料,就是卫星样品也没看到过,基本的研制条件更不具备。卫星所需生产、加工设备不足,测试、试验设备不齐,资源、人员短缺,西方国家在元器件、技术上对中国实行封锁,前苏联也和中国技术断交。

时任中国科学院“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副组长的潘厚任说,“东方红一号”是从零开始的。“比如你想要吃馒头,馒头买不到,面粉也买不到,小麦也买不到,你得开荒、种麦子。”

卫星上天需要的大量计算,是靠人工一点一点算出来的。当时比较先进的计算设备是自动计算器,更多的是半自动手摇计算器,任务急的时候连算盘都用上。据时任七机部某研究院卫星轨道组组长李颐黎介绍,算一条轨道,三班倒,每班8小时,两个人对着算,保证质量。就这样,手摇计算器的哗哗声、拨弄算盘的叭叭声响了整整一年。

因为没有试验场,技术人员在厕所里隔出来一个面积不到5平方米的小天井,技术人员在这个狭小又满是异味的空间里,进行某型火箭的推进剂供应系统试验装备液流试验。除此之外,做低温要靠木头盒子放干冰,声震要靠高音大喇叭使劲响,发电机绑棒子转就是那个时代的离心机,海军后勤部冷库是低温实验室……这就是当时“东方红一号”的科研条件。

1960年4月17日,上海市南汇区探空火箭发射架前,钱学森、王希季等海外归国专家与参加发射任务的科研人员合影。在T-7M火箭发射成功后,T-7火箭研制工作全面铺开。1960年9月,第一枚实用型T-7火箭顺利升空,成为中国液体探空火箭的基本型,也是人造卫星上天之前中国最重要的高空探测工具。

猜你喜欢

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时任
我国人造卫星工程的开拓者之一——闵桂荣
东方红一号卫星飞天记
如此文章应该摘得更详细些
“东方红一号”卫星还在运行吗?
1949 开国大典阅兵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数字奥秘
例析人造卫星的圆周运动及变轨问题
人造卫星变轨问题
时任:定格美丽青春
巴基斯坦警方 要抓穆沙拉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