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化学氧化-臭氧氧化联合方法处理罗丹明B模拟染料废水

2020-06-28许振钰金春姬董皓月李加乐

化工环保 2020年3期
关键词:罗丹明脱色臭氧

许振钰,魏 笑,金春姬,2,董皓月,李加乐

(1.中国海洋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2.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100)

随着人们生活需求的日益提升,有机染料普遍应用于纺织、造纸、塑料、颜料和化妆品等多个行业[1]。大部分有机染料为芳香族化合物,结构稳定,具有较高的生物毒性和“三致”特性[2],且工业染料废水采用传统工艺如生物处理法、臭氧氧化法、Fenton氧化法等难以达到理想处理效果。

近年来,电化学氧化-臭氧氧化联合处理技术作为新兴的高级氧化技术被广泛关注[3]。在电驱动下,O2/O3混合气体中的O2在碳基阴极原位生成H2O2,促进O3转化为强氧化性的·OH[4](见式(1)和式(2)),从而无选择性地将难降解有机物最终矿化为CO2、H2O等。研究表明,电化学氧化-臭氧氧化联合体系用于处理1,4-二噁烷[5]、苯酚[6]、垃圾渗滤液反渗透浓缩液[7]时均可取得良好的处理效果,而国内关于该联合技术的研究较少,在有机染料废水处理的应用方面更鲜有报道。

本研究将电化学氧化-臭氧氧化联合技术用于染料废水的处理中,以罗丹明B为目标污染物,系统评价初始pH、电解质浓度、电流和臭氧流量对废水处理过程的影响,以COD去除率反映废水的处理效果,并对COD去除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对比联合方法与单一臭氧氧化和电化学氧化对罗丹明B模拟废水的处理效果,结合自由基掩蔽实验,探讨体系对罗丹明B的降解机理,为染料废水的处理提供新参考。

1 实验部分

1.1 材料、试剂和仪器

铂片:10 mm×10 mm×0.2 mm,上海兢翀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不锈钢片:40 mm×50 mm×1 mm,佛山市万景泓不锈钢有限公司;碳黑-聚四氟乙烯(C-PTFE)电极:40 mm×50 mm×1 mm,自制[8]。

罗丹明B、Na2SO4、H2SO4(w=98.3%)、NaOH、H2O2(w=30%):均为分析纯;聚四氟乙烯乳液:w=60%;O2:纯度为99.5%;去离子水。

SK-CFG-10P型臭氧发生器:济南三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L5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仪电分析仪器有限公司;CR3200型COD消解反应器:德国WTW公司;KXN-305D型直流稳压电源:深圳兆信电子仪器设备厂。

1.2 实验方法

以铂片为阳极、自制C-PTFE电极为阴极,两极间距3 cm。取25.00 mL质量浓度为1 g/L的罗丹明B溶液(COD为1 420 mg/L),加入一定质量的Na2SO4,稀释至250 mL,调节pH后转移至圆杯形反应器中;开启氧气瓶及臭氧发生器,调节氧气流量,待臭氧产生量稳定后将气体经曝气头通入溶液,打开直流稳压电源和磁力搅拌器,定时取样分析。无特殊说明时,实验条件为:初始pH 6,Na2SO4浓度0.050 mol/L,电流300 mA,臭氧流量873 mg/h。

1.3 分析方法

采用碘量法标定臭氧发生器臭氧输出流量[9];采用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水COD[10],并计算去除率;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于554 nm波长处测定废水吸光度,以吸光度变化表征废水脱色效果。

2 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因素对罗丹明B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2.1.1 初始pH

在Na2SO4浓度0.050 mol/L、电流300 mA、臭氧流量873 mg/h的条件下,初始pH对废水脱色率(a)及COD去除率(b)的影响见图1。

图1 初始pH对废水脱色率(a)及COD去除率(b)的影响

由图1a可见,不同初始pH下罗丹明B降解效果差异不大,3 min时废水脱色率均在98.00%以上。由图1b可见,废水COD去除率随初始pH变化有小幅波动,酸性条件(pH=4,6)更有利于废水COD的去除,且120 min时不同pH下的COD去除率均大于76.69%。由式(1)可知,低pH可促进H2O2的生成,酸性条件下H2O2生成量的增加促进了·OH的生成,使体系的氧化能力提高。随着pH的增大,阴极H2O2的生成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使得COD去除效果略有降低。

2.1.2 电解质浓度

在初始pH 6、电流300 mA、臭氧流量873 mg/h的条件下,电解质浓度对废水脱色率(a)及COD去除率(b)的影响见图2。由图2a可见,不同Na2SO4浓度下反应3 min时废水脱色率均达到99.50%以上,说明罗丹明B的降解效果受电解质浓度影响较小。由图2b可见:Na2SO4浓度由0.025 mol/L提高至0.075 mol/L时,120 min时的废水COD去除率由69.63%增大至90.23%;随后略有降低,但Na2SO4浓度0.100 mol/L时的COD去除率也可达83.80%。COD去除率的增大是由于添加的电解质使体系电压呈下降趋势(Na2SO4浓度为0.025~0.100 mol/L时,电压分别约为18.0,13.5,10.8,9.9 V),降低了阴极发生析氢副反应(见式(3))的几率,有利于H2O2的生成[11]。

图2 电解质浓度对废水脱色率(a)及COD去除率(b)的影响

2.1.3 电流

在初始pH 6、Na2SO4浓度0.050 mol/L、臭氧流量873 mg/h的条件下,电流对废水脱色率(a)及COD去除率(b)的影响见图3。由图3a可见,不同电流下体系对罗丹明B均有理想降解效果,3 min即可接近完全脱色。由图3b可见,COD去除率随电流提高先增大后减小,300 mA时呈现最佳处理效果,120 min时废水COD去除率达83.17%。电流增大使阴极产生更多H2O2,促进式(2)反应的进行,有利于COD的去除。过高的电流容易使O2发生4电子反应[11](见式(4)),影响H2O2的积累,故500 mA时COD去除率没有进一步增加;且在单室反应器中,阴极产生的H2O2会经过搅拌等过程迁移至阳极而被破坏[12],过高电流使此过程更剧烈,不利于废水COD的去除。

图3 电流对废水脱色率(a)及COD去除率(b)的影响

2.1.4 臭氧流量

在初始pH 6、Na2SO4浓度0.050 mol/L、电流300 mA的条件下,臭氧流量对废水脱色率(a)及COD去除率(b)的影响见图4。

图4 臭氧流量对废水脱色率(a)及COD去除率(b)的影响

由图4a可见,罗丹明B降解效果受臭氧流量的影响显著,臭氧流量越大,废水脱色越快,873 mg/h时3 min后脱色率达99.64%。原因是反应初期H2O2和·OH还未大量积累,臭氧直接氧化在罗丹明B降解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由图4b可见:臭氧流量为231 mg/h时,120 min的废水COD去除率仅为42.97%;流量为873 mg/h时,COD去除率大幅提升至83.17%。受臭氧传质速率的影响,提高臭氧流量可促进体系中O3与H2O2生成·OH,有利于废水的处理。

2.2 废水COD降解动力学分析

通过动力学方程对不同反应条件下的COD去除过程进行拟合,反应动力学方程拟合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不同初始pH、电解质浓度和臭氧流量的一级反应动力学拟合方程的相关系数R均大于二级,这3个操作条件对废水COD去除的影响更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当电流为100 mA及200 mA时,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的相关系数小于二级反应动力学,而电流为300~500 mA时,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的拟合效果更优,说明电流对COD去除的影响在低电流条件下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而在较高电流条件下更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总体而言,各条件下联合法对COD的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

表1 反应动力学方程拟合结果

2.3 电化学氧化-臭氧氧化联合方法处理罗丹明B废水机理探讨

2.3.1 不同方法降解罗丹明B的对比

不同方法对废水脱色率(a)及COD去除率(b)的对比见图5。由图5a可见,单一臭氧氧化3 min时罗丹明B脱色率为99.39%。但由图5b可见,单一臭氧氧化120 min时COD去除率仅为8.57%,远低于联合体系(83.17%)。单一臭氧法降解罗丹明B的紫外-可见光谱谱图见图6。由图6可见,罗丹明B在554 nm波长处的最大吸收峰峰值随反应时间的延长大幅降低直至消失,这是由于O3攻击染料发色基团(苯氨基和羰基等结构)生成了无色产物[13]。臭氧氧化具有选择性,几乎不与饱和羧酸等反应[14],无法将罗丹明B彻底氧化,导致COD去除效果较差。反应前期,废水COD有所波动甚至略有增加,是由于染料的大分子基团在O3作用下的开环断链,一些无法检测的物质变成显性[15]。

关闭臭氧发生器,以不锈钢板作阴极,研究电化学降解过程。由图5a和图5b可见:阳极氧化作用下120 min时废水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分别为29.09%和3.83%;而电化学氧化与臭氧氧化两种方法联合使用具有显著协同作用,COD去除率分别是同条件下单一臭氧氧化和电化学氧化的9.7倍和21.7倍。

在废水中添加500 mg/L H2O2并进行搅拌,考察H2O2对罗丹明B模拟废水的处理效果。由图5a和图5b可见,H2O2对废水无明显脱色效果及COD去除效果,无法直接降解罗丹明B。

图5 不同方法对废水脱色率(a)及COD去除率(b)的对比

图6 单一臭氧氧化法降解罗丹明B的紫外-可见光谱谱图

2.3.2 掩蔽剂对罗丹明B模拟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叔丁醇(TBA)作为·OH淬灭剂,能够强烈捕获·OH,终止自由基链反应[16],且基本不干扰臭氧氧化过程[17]。TBA加入量对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见图7。由图7可见,在体系中分别加入10,50,75 mg/L TBA时,120 min后COD去除率由不添加的83.17%显著降低至58.65%、18.28%和10.97%。TBA阻碍了体系中·OH与有机物的反应,强烈抑制了废水COD的去除,因此进一步推测·OH在罗丹明B废水的深度氧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图7 TBA加入量对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

3 结论

a)以C-PTFE为阴极的电化学氧化-臭氧氧化联合方法对罗丹明B有高效降解和深度氧化效果。在初始pH为6、Na2SO4浓度为0.050 mol/L、电流为300 mA、臭氧流量为873 mg/h的条件下,反应3 min后罗丹明B模拟废水的脱色率达99.64%,120 min后废水COD去除率为83.17%。各条件下的COD去除过程更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b)电化学氧化-臭氧氧化联合体系对罗丹明B模拟染料废水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两种单一方法,两者联合使用有显著协同作用,提高了处理效果。

c)O3通过破坏显色基团实现罗丹明B降解脱色,但不能完成对罗丹明B的彻底氧化;H2O2对罗丹明B无降解作用;TBA显著抑制废水COD的去除,表明联合体系对废水的深度氧化处理中起主要作用的是·OH。

猜你喜欢

罗丹明脱色臭氧
近地层臭氧剂量减半 可使小麦增产两成
改性凹凸棒土对罗丹明B 的吸附研究
漆树籽油与蜡脱色工艺条件初探
高酸值米糠油的活性白土与硅胶联合脱色工艺研究
文印室内臭氧散发实测分析及模拟
响应面优化冷榨胡萝卜籽油吸附脱色工艺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可溶微针贴片中罗丹明B的含量
山桐子油脱色工艺优化及其品质效应分析
双面臭氧
超声强化Fe-AC催化H2O2降解罗丹明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