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置导尿管导致泌尿系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0-06-23闫凤霞王勇

医药前沿 2020年8期
关键词:泌尿系统导尿管血症

闫凤霞 王勇

(1 淄博市周村区人民医院 山东 淄博 255300)

(2 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山东 淄博 255000)

留置导尿管法主要是用于临床中抢救休克或危重患者时,包括麻醉、尿失禁、排尿困难等情况中,但作为一项侵入性治疗方法,常常会引发泌尿系统感染,从而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影响手术治疗效果。有相关研究报道显示,国外留置导尿管所引起的尿路感染症状在医院感染发生中占据首位,在国内则占据第二位[1]。鉴于此,在本次研究中,将以此为研究方向对留置导尿管所引致的泌尿系统感染的影响因素展开讨论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 年4 月—2019 年4 月收治的留置导尿管的外科手术患者620 例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335 例、女性285 例,年龄65 ~90 岁,平均年龄(77.5±12.5)岁,导尿管留置时间2 ~10d,平均留置时间(7.5±2.5)d,其中术前准备性导尿者388 例、术后尿潴留导尿者142 例、尿失禁导尿者90 例。排除留置导尿管前存在泌尿系统感染或生殖系统感染者、留置时间1 天以内者。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行留置导尿管过程中,导尿前做好相关因素风险评估,确认无局部感染症状发生,检查集尿系统的密闭性,每2~4小时放尿一次,分离时注意将引流系统关闭,加强消毒处理,操作中注意动作轻柔,以免牵拉;同时根据患者情况尽量缩短留置时间,记录尿管更换时间。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2500ml 以上。乳胶导管需两周换一次,硅胶导管可一月换一次。

1.3 评判指标

统计所有患者在留置导尿管过程中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即经尿液细菌培养显示G-菌落数在105cfu/ml 及以上,G+菌落数在104cfu/ml 及以下;或显微镜下显示新鲜尿液中每30 个视野下半数以上可查看到细菌,则可确诊为泌尿系统感染[2]。

根据所选择患者临床一般资料,总结分析所有患者留置导尿管后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症状的相关影响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留置导尿管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的影响因素

在620 例行留置导尿管患者中,发生泌尿系统感染者3(0.48%)例;其中留置导管时间5 天及以上、术前应用抗生素及低蛋白血症均是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见表1。

表1 留置导尿管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的影响因素(%)

2.2 留置导尿管引发感染的Logistic 回归分析

经数据显示,留置导管时间、术前抗生素应用及蛋白血症均是引发泌尿系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2。

表2 留置导尿管引发感染的Logistic 回归分析

3.讨论

留置导尿管所引发的泌尿系统感染多发病于65 岁以上老年人或因各种疾病长期卧床、昏迷患者;例如在行盆腔内器官术前,通过留置导尿管排空膀胱,可减少术中误伤几率,在脑卒中、外伤昏迷术后行留置导尿管,则能促进创口愈合。但在多数情形下,人体尿道与膀胱具备一定抵抗力,留置导尿管作为一项侵入性操作,会导致尿道与膀胱对病原菌抵抗力降低,感染风险增高。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留置导尿管患者感染症状进行统计与分析得知,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为0.48%,主要与留置导管时间长、术前应用抗生素及蛋白血症因素相关。由于随着导尿管留置时间延长,对于尿道与膀胱损伤增大,机体抵抗力逐渐降低,且导尿管表明生长出生物膜,对于抗生素敏感性降低,在促使感染发生的同时可能会发展为难治性持续性感染。其次术前抗生素的滥用会引发菌群失调,导致多重感染发生;由于泌尿外科往往老年患者较多,易出现低蛋白血症,致使患者免疫力降低,在导尿管侵入性操作下,增加了感染发生率。

综上所述,留置导尿管加强对导管留置时间、术前抗生素应用及低蛋白血症的控制,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可减少泌尿系统感染发生。

猜你喜欢

泌尿系统导尿管血症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SNHG16 promot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development via activating ECM receptor interaction pathway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抗反流尿袋对脑卒中留置导尿管患者院内感染的影响
哪些疾病容易诱发泌尿系统结石
论“血不利则为水”在眼底血症中的应用探讨
泌尿系统组织学PBL教学模式浅析
临床护理路径在泌尿系统疾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
瓜氨酸血症II型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