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GFR 基因突变与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关系

2020-06-23朱晓红

医药前沿 2020年8期
关键词:外显子基因突变测序

朱晓红

(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江苏 苏州 215100)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致死人数最多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及增长速度高居各恶性肿瘤之首,晚期肺癌的5 年存活率不超过15%[1]。近年来,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为靶标的分子靶向治疗受到国内外肿瘤界的普遍关注。EGFR 络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2]。大量的回顾性研究表明,对EGFR-TKI 治疗有效的NSCLC 患者的EGFR 突变率为77%[3],提示EGFR 突变对吉非替尼疗效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但EGFR 突变基因检测需要手术标本,文献报道[4],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尤其是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有33%为I 或Ⅱ期,而仅6%得到手术治疗。标本量的不足及非原发灶肿瘤标本获取困难有时无法进行EGFR 的检测,如大型的IPASS 研究中不到40%的病人才能提供合适的肿瘤组织进行检测。故在无法进行EGFR 测序时,我们希望有其他指标间接判断是否存在EGFR 突变。国内外研究[5]均发现EGFR-TKI 的疾病控制率及生存期与治疗前血清CEA 的水平及治疗后是否降低相关,且肺腺癌患者CEA 水平和EGFR 是否突变亦相关。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化学发光酶免方法检测肺癌患者的血清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CA19-9),同时手术标本进行EGFR 突变检查。选取具有腺癌相对特异性的肿瘤标记物和EGFR 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期发现更多的能预测患者有无EGFR 突变的指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及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1 年6 月—2012 年12 月肺腺癌住院患者61 人,均经病理学确诊,年龄55 ~81 岁,平均年龄63.2±12.6 岁,其中男32 例,女29 例。组间性别、年龄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

1.2 肿瘤标志物的检测

抽取空腹静脉血2ml,不加抗凝剂,标本静置1 小时,离心(2000rpm×5min)后吸出血清,待测。溶血和黄疸标本不宜检测;脂血标本先离心(20000rpm×3min),去除上层油脂后,取下层血清检测。应用湖州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盒检测CEA 、CA125、CA19-9。

1.3 EGFR 基因突变的测定

新鲜肿瘤组织经包埋、切片、染色,选择典型肿瘤细胞巢部位,用PCR 直接扩增EGFR 基因第19、2l 外显子的基因片段。2%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扩增片段,通过Alpha Innotech凝胶成像系统观察PCR 产物电泳结果。采用Chromas 软件分析测序图谱,分析判断EGFR 基因第19、2l 外显子突变区域。

1.4 判定标准

正常参考值由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蛋白芯片检测试剂盒提供:阳性判定标准为:CEA >5ng/ml,CA125>35KU/L,CAl9-9 >35KU/L。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 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和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用卡方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61 例标本中存在EGFR 基因突变的例数为30 例,总突变率为49.18%(30/61);第19 号外显子突变的例数为20例,其中746-750 位连续5 个密码子的缺失(DelE746-A750)的突变的病例数为16 例,其他罕见类型突变有4 例;另外第2l 号外显子突变的例数为10 例,21 位点的突变都是点替换突变,第858 位上的亮氨酸被精氨酸代替(L858R)。全部突变通过PCR 产物正反向测序确证。

2.2 EGFR 基因突变阳性的30 例NSCLC 中, CEA 阳性20例(66.67%),EGFR 基因突变阴性的31 例NSCLC 中,CEA 阳性12 例(38.71%),见表。

表 61 例测定EGFR 突变与CEA、CA125、CA199 的相关性[n(%)]

3.结论

EGFR 基因突变与靶向治疗药物临床效果的关系已经得到肯定[6]。大部分晚期肺癌病人能获得组织的方法是肺穿刺活检和纤支镜检查活检,但这两者的活检组织的样本小,通常仅含数万个细胞,而组织DNA 经PCR 扩增后进行基因测序,DNA 需要量至少在100ng 以上,因此,检测准确度时而受到影响。其次,肿瘤穿刺活检术仅适用于部分病人,标本采集有难度,作为一种损伤性操作,存在一定的医疗风险,并且相当一部分病人由于病灶的特殊解剖部位(病灶邻近心脏及大血管、脑转移)等而不适合进行这种操作。最后,该方法技术要求较高,难以普及。基因测序虽然是最直接、准确的检测方法,但由于95%以上的突变属于杂合性突变(即同时存在突变型和野生型扩增产物),准确诊断突变类型难度较大,尤其是外显子19 的基因突变谱比较复杂,不少标本需要通过基因克隆后才能确定其突变类型[7]。因而该方法适合少数技术装备精良的实验室开展,在各级医院想要独立开展这项诊断比较困难。

日本学者SHOJI 等[8]研究了NSCLC 不同时期血清CEA表达水平与E G F R 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发现肺癌E G F R 基因突变与血清C E A 表达相关。国内也有学者[9]在组织病理学水平研究了NSCLC 手术标本的CEA 表达水平与EGFR 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发现C E A 蛋白表达阳性的N S C L C 易发生E G F R 基因突变,两者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61 例肺癌患者,EGFR 基因突变阳性的30 例NSCLC 中,CEA 阳性20 例(66.67%),E G F R 基因突变阴性的31 例N S C L C 中,CEA 阳性12 例(38.71%)。因此,CEA 表达水平与EGFR 基因突变有一定关系,CEA 高表达的NSCLC 易发生EGFR 基因突变。从而对于肺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EA 阳性时, EGFR 基因靶向治疗可能有效。

猜你喜欢

外显子基因突变测序
大狗,小狗——基因突变解释体型大小
外显子跳跃模式中组蛋白修饰的组合模式分析
杰 Sir 带你认识宏基因二代测序(mNGS)
二代测序协助诊断AIDS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脑膜炎1例
外显子组测序助力产前诊断胎儿骨骼发育不良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外显子组测序助力产前诊断胎儿骨骼发育不良
基因突变的“新物种”
基因捕获测序诊断血癌
单细胞测序技术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