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分析

2020-06-23谢东斌

医药前沿 2020年8期
关键词:针头试管生化

谢东斌

(天水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 甘肃 天水 741000)

溶血现象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即指细胞受到外界因素作用而出现破裂,致使细胞内物质流入到血清中,造成血清呈红色[1]。而在临床生化检验中溶血现象的发生,可导致检测项目出现误差,影响医师对相关疾病的判断,不利于临床诊断工作的有效开展。为进一步验证溶血现象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现对我院260 例健康体检者展开研讨,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11 月—2019 年11 月来我院体检的260 例健康者,其中男性168 例,女性92 例,年龄20 ~80 岁,平均(48.94±2.31)岁。

1.2 方法

收集所有受检者清晨空腹静脉血4mL,分别放于两个试管中,随机抽取1 支作为溶血组,实施溶血处理,将标本放于-50℃条件下30min,之后,置入温水中进行溶解,当血液内血红蛋白水平超过4.5g/L,便可判定溶血成功;另1 支试管作为未溶血组,在试管内内加入肝素2mL 进行抗凝。对两支试管开展离心处理,速度为3000r/min,时间为10min;待完成离心后,抽取血浆与血清备用,根据说明书与有关操作标准开展检验,两支试管检验操作皆由同一名检验人员完成,且所选用检测方法一致。检查项目包括:天冬氨酸转移酶(AST)、胆固醇(CHO)、尿素氮(BUN)、肌酸激酶(CK)、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蛋白(TP)、白蛋白(ALB)、三酰甘油(TG)、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

1.3 观察指标

观察溶血标本与未溶血标准生化检验结果。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与未溶血组相比,溶血组AST、CHO、CK、ALT、TP、ALB 明显较高,DBIL、TBIL 显著较低,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 <0.05)。溶血组BUN、TG 与未溶血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 >0.05),见表。

表 溶血标本与未溶血标准生化检验项目对比(±s)

表 溶血标本与未溶血标准生化检验项目对比(±s)

项目 溶血组(n=260) 未溶血组(n=260) t P AST/U·L-1 84.36±10.89 71.21±9.23 5.826 0.000 CHO/mmol·L-1 7.71±0.98 3.41±0.54 24.305 0.000 BUN/mmol·L-1 6.32±1.05 6.35±0.97 0.133 0.447 CK/U·L-1 176.98±31.25 124.68±27.63 7.930 0.000 ALT/g·L-1 36.69±9.83 21.52±6.34 8.202 0.000 TP/U·L-1 76.48±6.31 64.29±5.18 9.444 0.000 ALB/g·L-1 42.68±6.95 30.24±5.81 8.685 0.000 TG/mmol·L-1 1.66±0.22 1.61±0.34 0.781 0.219 DBIL/umpl·L-1 7.25±1.08 12.34±2.01 14.108 0.000 TBIL/umpl·L-1 2.16±0.92 5.36±1.25 13.040 0.000

3.讨论

生化检验是诊断疾病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检验,血液样本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溶血现象,该现象的发生,可致使血清内血红蛋白浓度产生改变,从而造成生化检验结果失去准确性[2]。本研究中,溶血组AST、CHO、CK、ALT、TP、ALB、DBIL、TBIL 水平与未溶血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可见溶血现象的发生对生化检验较多项目均会产生严重影响。因此,为保证生化检验的准确性,应做好以下几点:(1)规范检验人员操作手法,明确工作责任,定期开展生化检验专业知识培训,以提升检验人员业务水平,降低溶血发生率。在进行样本采集时,检验人员应合理调整止血带约束力,保证血液流入血管速度的平稳性,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血液样本采集完毕后,缓慢移动试管,避免大力摇晃,以免细胞出现破裂。(2)合理选择采血方法。检验人员应熟悉了解患者病情与静脉状况,合理选择穿刺方法,确保一针见血,不宜反复穿刺[3]。对于高凝血患者,应选择相应的针头,采血时间尽量控制在3min内。(3)科学选择血管。尽量选取弹性好、充盈、粗、走向分明的静脉血管进行采血,而如果患者血管弹性较差、细小、塌陷,无较好选择时,可对选取部位进行热敷,待血管充盈后实施采血处理。(4)针头与注射器的选择。选择质量合格的1 次性针头与注射器,采血针内径应控制在0.18mm ~1mm,这主要是由于如果针头内径较小,可导致采血时间延长,致使溶血风险增加;而针头内径过大,则会造成创伤,致使血管碎片进入到血液内,从而诱发凝血现象。(5)血液标本运输,应选择专用运输箱,保证温度的平衡性,以免受到外界温度影响而导致溶血的发生。另外,血清分离应在尽快开展,以防止产生溶血现象。除此之外,还应定期检查、维护检测仪,确保仪器运行的正常性、采血设备的清洁度。

综上,在生化检验中溶血现象的发生,可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及有效性,所以,临床上应加强对溶血现象的防控。

猜你喜欢

针头试管生化
具有喇叭口结构的防刺伤针头帽的设计与评价
小小针头不迷路
胰岛素针头可以重复使用吗
无土栽培在试管苗移栽中的应用探讨
从废纸篓里生化出的一节美术课
谁是半生化人
异型试管在微型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