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创正压通气对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分析

2020-06-23刘小花

医药前沿 2020年8期
关键词:面罩天数体征

刘小花

(太原西山煤电集团公司职工总医院 山西 太原 030053)

COPD 的病理特征是气流受限,其发病率高,并发症多,且具有较大危害性。症状表现为胸闷、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常伴有RF 表现[1]。COPD 并RF 可影响肺泡、气道与肺血管等肺外与肺内组织,甚至危及生命。为此,临床多通过吸氧方式治疗该病,但其症状恢复时间较慢,需要寻求新型治疗方案。本研究主体为46例COPD 并RF 患者,旨在探究NIPPV 对其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 年5 月—2019 年10 月我院收治的46 例COPD 并RF 患者。纳入标准:经影像学与病史诊断为COPD;伴有RF 症状;对研究药物无过敏史;可耐受呼吸机治疗;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伴有精神或意识障碍;拒绝治疗;参与本院其他研究。随机分为A 组和B 组,均23 例。其中,A 组男11 例,女12 例;年龄范围是50 ~82 岁,平均(67.52±0.48)岁;病程范围是1~10 年,平均(5.24±0.46)年。B 组男10 例,女13 例;年龄范围是51~84岁,平均(67.83±0.51)岁;病程范围是2~10年,平均(5.97±0.55)年。两组一般资料可比较(P >0.05)。

1.2 方法

B 组行常规治疗,即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与祛痰等,将氧流量设定为2-3L/min。

A 组行NIPPV 治疗:使用BiPAP 呼吸机,给予面罩给氧方式进行通气治疗,呼吸机参数为:氧流量设定2 ~5L/min,频率设定10 ~16 次/min,吸气压力设定12 ~16cmH2O,呼气压力设定4 ~6cmH2O,吸氧浓度30%~50%,治疗模式为S/T。以患者生命体征为基础,适当调整参数,使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持续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而后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治疗次数,直至脱机。

1.3 观察指标

记录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简称FEV1)和FEV1/用力肺活量(简称FVC)等肺功能指标;观察呼吸功能恢复天数、症状消退天数和住院天数等康复指标。

1.4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体征与症状消失,呼吸功能正常;显效:体征与症状显著改善,呼吸功能趋于正常;有效:体征、症状与呼吸功能有改善;无效:体征、症状与呼吸功能无变化[2]。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总有效率

A组的总有效率为95.65%,B组为73.91%(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2.2 对比肺功能变化

治疗后,两组的肺功能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A组优于B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s)

分组 例数 FEV1(L) t P FEV1/FVC(%) t P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A 组 23 1.33±0.42 2.18±0.57 5.758 0.000 40.54±5.33 51.69±4.28 7.823 0.000 B 组 23 1.36±0.48 1.79±0.59 2.711 0.010 40.51±5.31 47.56±4.19 4.999 0.000 t-0.226 2.280 - - 0.019 3.307 - -P-0.823 0.028 - - 0.985 0.002 - -

2.3 对比康复指标

A 组的康复指标均优于B 组(P <0.05),见表3。

表3 两组康复指标比较(±s,d)

表3 两组康复指标比较(±s,d)

分组 例数 呼吸功能恢复天数 症状消退天数 住院天数A 组 23 4.02±1.21 3.16±1.22 15.23±2.11 B 组 23 6.04±1.53 5.16±1.34 20.48±2.49 t-4.966 5.293 7.714 P-0.000 0.000 0.000

3.讨论

COPD 是呼吸道常见病,多发于老年群体。其致残率与病死率高,被认为是公共卫生问题[3]。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气道、肺实质和肺血管的慢性炎症是慢阻肺的特征性改变。持续气流受限致肺通气功能障碍,肺结构的变化造成通气和血流比例失衡,以及换气功能障碍,引起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诱发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最终出现呼吸衰竭。COPD 并RF 是常见合并症,治疗原则是纠正缺氧程度,提高肺泡通气功能。COPD患者接受通气治疗的阻力较大,需要呼吸肌大量做功,易使其疲劳,加重缺氧表现。且年龄偏大的患者,其呼吸肌功能下降,行面罩吸氧难以满足其呼吸需求。因此,本研究采取NIPPV 治疗,其具有微创性,在改善症状的同时,不对呼吸道造成损伤,具由较佳的远期疗效。治疗,选用面罩无创通气模式,不需要切开气管或是气管插管,不抑制自主呼吸,可减少创伤,避免产生呼吸机依赖性。此外,面罩通气不易产生感染等并发症,安全性更高,治疗预后较佳[4]。

结果中,A 组的总有效率(95.65%)高于B 组(73.91%)(P<0.05)。A 组的肺功能指标均优于B 组;康复指标均优于B组(P <0.05)。以上结果的产生原因是:NIPPV 治疗借助吸气压力,抵抗内源性呼气末正压,可减轻气道阻力,提高肺内功能残气量,保持正常的气道结构,改善通气功能,缓解呼吸肌疲劳,降低能量消耗,消除小气道缺陷等情况,进而保证通气和血流平衡。此外,其可加快二氧化碳的有效排除速度,减少潴留量[5]。并能增加气道压力,降低耗氧量,纠正组织缺氧情况,提高肺功能。

综上,NIPPV 治疗COPD 并RF 的效果理想,可在临床实践中应用。

猜你喜欢

面罩天数体征
本周连涨天数居前个股
本周连涨天数居前个股
本周连跌天数居前个股
一种新型防压疮无创面罩的设计与应用
理想面罩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柔性可穿戴生命体征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生日谜题
民航客机上的氧气面罩
自动变光焊接面罩的使用和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