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三好”培养目标为核心的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模式探索

2020-06-22闫晓玲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三好特殊教育就业

闫晓玲

摘 要: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回答了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三好”培养目标,并实践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与就业安置一体化模式,有效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

关键词:特殊教育;职业教育;就业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20)02B-0105-02

残疾人在现代社会提供的各种支持条件下,不再是社会的负担,而且可以参与社会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创造、推动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目前,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残疾人境遇显著改善。

但客观地讲,较健全人而言,残疾人依然处于相对不利的社会地位,其教育权和就业权难以得到充分保障,就业率低、融入社会困难等实际问题突出。在人本主义理论、生活教育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等现代特殊教育、职业教育发展理念的指引下,以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和残疾人教育、就业方面扶持政策为依据,社会各界应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

一、明确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秉持尊重生命、理解生命和成全生命的价值理念,引导残障学生独立生活、适应社会、平等融入社会,使其成为“不抱怨、不自弃、不索取”的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好家人、好公民和好榜样。

(一)好家人——自我照顾,参与社会

通过居家生活常识学习和基本生活能力培训,残障程度较重的毕业生回归家庭,实现自我照顾,力所能及地服务家庭、社区,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通过家长陪伴下的职业技能体验,可以提高重度残障学生自理能力,从而给家人带来安慰,陪伴家人享受高品质生活,以顽强的生命力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奉献社会。

(二)好公民——自食其力,服务社会

通过公共基础知识学习和实用技术培训,残障程度一般的毕业生在家长的带领下进行家庭创业,或在民政、残联和就业等相关部门的扶持和帮助下实现辅助性、庇护性就业。

(三)好榜样——自强不息,奉献社会

通过专业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培训,残障程度较轻的毕业生考取高等院校继续深造,或者获得专业资格证书后走上技能型工作岗位,成为具有职业竞争力的自强模范和岗位标兵。

有体育、艺术特长的学生,可通过专业培养,成为专业人才。

二、明确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从本地区人才需求出发,尊重残障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次课程套餐,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为贯彻《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中“使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的总体目标,依据IEP-ISP(个别化教育支持计划),从每个残障类型和级别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出发,制定“升学有基础、就业有技能”“升学有基础、就业有技能、生活有品质”和“特长有发展、就业有支撑、生活有品质”的三级培养目标。

根据学生学习工作能力和就业市场需求,设置三个类别多种组合的个性化课程套餐,学生一人一课表,真正实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特点,依据IEP-ISP和通用学习设计,创设“内容有效、方法有趣、过程有情、结果有效”的“四有”课堂。利用智能学习平台、网络教学平台和多元化教学资源,运用笔记本电脑、iPad、智能手机、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电子媒介、技术手段,通过视频、微课和动画等呈现方式,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撑,实施精准化教学,使每个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能获得进步和成功体验。

同时,创建以赛代考、模拟性就业和顶岗实习的教学、培训、就业一体化评价模式,真正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融入社会为导向的教育生态。

为满足重度智力障碍学生和患有脑性瘫痪、自闭症学生的个性化职业教育需求,探索自选教育模式,开发职业体验课程;与专业院校联合办学,开办体育特长班,为专项特长生量身定制“兴趣爱好——专业发展——职业面向”的生成性职业生涯规划,为其专业发展打开绿色通道。

与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办学,成立特殊教育学院,开设康复治疗技术和酒店服务两个专业,面向全市招收听力障碍、智力障碍、脑性瘫痪和自闭症大学生,为有志残障人士创造继续学习、锻炼的机会和平台,满足广大残障学生接受高等教育需求,开创国内智力障碍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之先河。探索实践“一课、一辅、一译、一晚、一平台”的“五个一”教学模式,即一节新授课、一节自习辅导、全程手语翻译、一节晚自习、一个学习平台支持,给每位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个性化教育支持服务,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障碍和困难。

遵循残障学生认知规律,理论学习和实习工作交替进行,实施校园内“一人一岗”的模拟性就业、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探索“理论教学——技能培训——模拟性就业——跟岗实习——顶岗实习——预备就业”理实一体的培训模式。

残障学生要实现成功就业,仅凭职业技能是不够的,良好的沟通交往能力和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对于学生适应未来的职业生活同样重要。探索实施校园内“一人一岗”的模拟性就业培训模式,即把校园看作一个社区,定期发布保洁员、种植园艺师、餐饮服务员、超市营业员、按摩技师、皮鞋美容技师、洗车技师等社区服务岗位人员需求,学生根据竞聘条件、岗位职责和自身的工作能力进行选岗竞聘,竞聘成功后签订劳动合同,到学校食堂、超市、洗车房、皮鞋美容店上岗工作或从事校园保洁、美化绿化、保健按摩等工作。实习辅导员随时对这些学生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进行检查、指导,每月对其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绩效考核,并发放一定的薪金报酬。

通过这种模拟性就业培训模式,使残障学生不断积累和丰富工作经验,逐步培养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提高其社会沟通交流能力,缩短教育与就业之间的技术和心理落差,最终实现顺利、稳定就业。

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全民所有制的爱心特殊教育实训基地。通过“引企入校、合作经营和创业孵化、独立经营”相结合的模式,开办洗车房、皮鞋美容店、超市、书吧、烘焙坊、工艺美术工作坊和影视教育基地等,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和预备就业,在真实的经营环境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

实训基地作为残疾人就业扶贫培训基地,充分发挥残疾人创业孵化功能,支持有能力、有意愿的毕业生,在家长的辅助下,进行创业实践。

为落实《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中“加强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拓宽和完善残疾人终身学习通道”的要求,立足残疾人终身教育,利用寒暑假深入各旗市区开展成年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和残疾青壮年文盲扫盲工作。

三、结束语

实践证明,以“三好”培养目标为核心,以提升残障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导向,在“个别化教育-支持-转衔”理念的指引下,分类别、分层次实施“理论教学——技能培训——模拟性就业——跟岗实习——顶岗实习——预备就业”理实一体的培训模式,说明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与就业安置一体化是一种行之有效、值得推广的教育模式,对于促进残疾人就业、自主创业和居家品质生活,破解残疾人面临的就业和生活难题,维护残疾人的就业权,提高其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增进残疾人家庭福祉,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实现精准扶贫\维持社会稳定\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郭永妍. 特殊教育學校开展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林区教学,2015,(5).

[2]赵文君.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现状及发展方向分析[J].成才之路,2009,(28).

[3]刘俊卿.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现实问题及未来选择[J]. 中国特殊教育,2011,(3).

[4]王琦.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促进特教学校职业教育发展[J]. 现代特殊教育, 2010,(5).

[5]达理.特教学校职业教育的春天——全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技术教育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掠影[J]. 现代特殊教育,2008,(1).

猜你喜欢

三好特殊教育就业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设初探
关于特殊音乐教育师资培养的个人见解
新时期我国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养成“三好”习惯,远离萎缩性胃炎
打造“三好”企业必须严以用权
朱拓的“三好”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