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梨黄粉蚜虫的发生及无公害防治技术要点

2020-06-21李丹

南方农业·下旬 2020年3期
关键词:套袋

摘 要 套袋是现如今提升梨果质量品质的重要举措,在市面上已经得到普遍应用,但随之而来的有黄粉蚜虫的灾害现象。黄粉蚜虫入袋为害不断加重,已经发展成为目前梨树生产防治的重要害虫。基于此,就梨黄粉蚜虫的发生及无公害防治技术展开具体分析。

关键词 梨黄粉蚜虫;无公害防治技术;套袋

中图分类号:S436.61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09.019

套袋是有效提升梨果品质的关键措施,随着套袋面积的逐渐扩大,黄粉蚜虫的为害越来越严重。梨黄粉蚜蟲是套袋梨果的主要害虫,近年来因为受到耐药性、气候和管理等方面的影响,河北省辛集市部分果园再度出现果园黄粉蚜虫,入袋率达30%以上,使梨变黑腐烂,给果农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目前,黄粉蚜虫已经成为当下梨树生产中虫害的重要防治类型。

1 为害情况

黄粉蚜虫主要为害套袋梨果,先在果柄及果肩处取食,后转移至萼洼处及果面上群集为害,被害部不久变为褐色或黑色,严重时果肉组织腐烂,全果脱落。通过调查,辛集市一般6月初黄粉蚜虫开始入袋,6月中下旬为入袋高峰期,7月出现落袋现象,8月为害最重,严重的梨园受害率达50%以上。梨的各个品种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其中有萼片的梨树品种受害最为严重;地势低洼、黏土梨园也受到大面积损害;老龄梨树受到的损害也比较严重;梨急剧膨大到达成熟期发生比较严重;早春没有喷洒石硫合剂的梨园受灾情况比较重;套袋前喷药2次以下的出现大面积损害[1]。

2 发生规律

梨黄粉蚜虫在辛集市1年发生8~10代,其卵在果台、枝干裂缝及晚秋梢芽鳞内越冬。次年梨树开花时(4月上旬)越冬卵孵化,若虫先在翘皮下嫩皮处刺吸汁液,取食为害。6月上中旬以后,由于食料丰富,温湿度适宜,虫口增加,大量若虫转移至梨果上,开始入袋为害。7月上旬多集中到萼洼处取食为害,以后逐渐分散到果面上。8月中旬,果实接近成熟,为害更为严重。8月下旬,梨果上的若虫开始向翘皮裂缝中转移,寻找越冬场所。

梨黄粉蚜虫喜在背阴处栖息取食,梨果套袋后更易遭受为害。荫蔽处比向阳处虫量多,树叶茂密处果实受害重。该虫从内膛开始为害,逐步扩散到中上部,严重时遍布全树。其发生数量与5—7月降雨有密切关联,雨量大或持续降雨对其生长不利,温暖干燥环境(气温19.5~23.8 ℃,相对湿度68%~78%)对其发生有利[2]。

3 梨黄粉蚜虫发生严重的原因

3.1 气候因素

近年来,气候变暖造成虫卵基数不断加大,春季气温回升较快,降雨时间较短,温暖干燥的环境为黄粉蚜虫繁殖提供了契机,造成虫口密度大,产生大面积受灾情况。

3.2 基础管理不到位

有的果园管理比较宽松,冬季并没有做好清园工作,造成大量纸袋、烂果存留现象,直接导致黄粉蚜虫蔓延;有的梨园在早期并没有刮树皮,也没有喷洒石硫合剂,为黄粉蚜虫营造了比较有利的繁殖环境,造成越冬卵基数增大,对梨园造成严重损害。

3.3 生态原因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有效防治虫害,果农在果园中过量使用有机磷、菊酯类广谱杀虫剂,其中有些农药带有剧毒,导致草蛉、七星瓢虫和蜘蛛等天敌被杀死。此外,受到清耕作业的严重影响,天敌缺少繁殖空间,导致果园自然调节能力较差。黄粉蚜虫个体较小、繁殖速度较快,且栖息场所不易被找到,为化学防治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严峻挑战。

3.4 防治时期不当

有些果农喷药时间较晚,有的等害虫入袋后才开始喷药,药剂难以起到作用,增加了防治困难,造成为害面积较大。有些果农缺少病虫知识,没有在科学时间内喷洒农药。还有的果农为了节省人力资源和现金资源,忽略了天气因素与套袋时间,在套袋前只喷洒过1次农药,防治并不到位,造成入袋后产生更大为害。

3.5 用药不合理

长期使用相同药剂,害虫容易产生抗药性,但是有些果农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有些果农在发现药效削弱后,没有及时更换其他种类的药剂,只是盲目加重药物剂量,药效并没有得到明显提升。有的果农为了追求经济价值,盲目选择药物,有时甚至使用假药。有的果农对药性与使用时间并没有充分了解,造成药效下降,难以取得预期的防治效果。此外,有的喷药工作质量较低,在实际喷洒过程中并没有全面覆盖,忽略了枝干、树皮缝、果台和袋口[3]。

3.6 套袋

黄粉蚜虫具有忌光钻袋的特点,果实套袋后的黑暗环境为黄粉蚜虫的繁殖提供了空间,再加上果实被套袋之后杀虫剂难以到达果实表面,增加了对黄粉蚜虫的防治难度,造成虫害现象频发。

很多果农在对果实进行套袋时没有采取科学的方法,使用扎口铁丝进行果袋密封时没有完全扎合。一些型号较小的袋子较为轻薄,在刮风下雨时很容易破裂,同时也容易被果实撑破,给黄粉蚜虫的传播和繁衍创造了机会和条件。

4 无公害防治技术

4.1 休眠期防治

果树在落叶至再次萌芽前,要刮掉树干上老枯的树皮,并清理掉树干上残留的污渍,在冬季可以对园内的病虫枝、烂果、干枯梢和纸袋等进行彻底清除,并对其进行集中焚埋,早春发芽前要仔细清除老粗皮上的残留物和树干裂缝。采果后至落叶前要对园内全面喷洒农药,可以使用硫悬浮剂+吡虫啉开展防治工作。黄粉蚜虫受灾严重的果园,可以在落叶后喷洒石硫合剂,此时许多害虫还未进入冬眠期,可以有效降低虫口密度。

4.2 套袋前防治

4月中下旬是越冬卵孵化期,此时梨树落花80%,可以进行药物防治。在套袋前隔7~10 d再次喷洒农药,降低虫口密度,避免黄粉蚜虫入袋。此时可以选择高效无刺激的农药进行积极防治,如10%吡虫啉1 500倍液+48%乐斯本1 500倍液。

4.3 套袋后虫入袋前防治

5月下旬至6月上旬黄粉蚜虫开始向果实转移,这是防治的重要时期。可以通过使用吡虫啉、阿维菌素类药进行防治。6中下旬至7月是入袋高峰期,可以交替使用20%啶虫脒3 000倍液、吡虫啉,避免出现耐药性,提升药物防治效果。喷药过程中要注重水量充足,盛果期树通常每667 m2不少于300~500 kg;要注重枝干与袋口的喷洒,保证全面覆盖。

4.4 黄粉蚜虫入袋后的防治

套袋后要定期检查黄粉蚜虫的钻袋情况,可以对扎口和梨肩部着重检查。如果黄粉蚜虫的覆盖率较高,要将袋子取下再次喷洒农药。要注意将取下来的袋子焚烧,并对果子重新套袋。如果病虫率较低,则要采取相关防治措施,提升治疗效果。在治疗中可以选择吡虫啉、阿维菌素等,药剂需要交替使用,并适当加入展着剂等助剂,延长药物有效时间。

4.5 生态措施

将清耕果园转变为生草果园,可以改变其高温、干燥的气候,为天敌的繁殖提供适宜的环境。生草品种可以选择黑麦草、三叶草、紫花苜蓿等,在梨园周围或者果园内透光地面进行种植,形成缓冲带。冬季最后1次收割应预留有20~30 d生长期,以利越冬和翌年返青。

参考文献: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十项推广技术[M].北京:学术期刊出版社,1988.

[2] 段东梅.论经济林木栽培种植技术[J].科技与创新,2014(18):160-161.

[3] 杨平华.果树病虫害防治新技术[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刘昀)

收稿日期:2020-02-29

作者简介:李丹(1989—),女,河北辛集人,本科,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为梨树种植与防护。E-mail: wghklp@126.com。

猜你喜欢

套袋
苹果免套袋生产技术调查与分析
石榴果实套袋利弊分析与套袋关键技术
“套袋水果”更健康吗
套袋加重柠檬虫斑的发生
葡萄套袋技术简介
红阳猕猴桃浙中地区套袋试验初报
苹果套袋后更需要补钙
套袋苹果日烧发生的原因及防止方法
套袋对提高苹果安全卫生品质和产业体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