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沾黏

2020-06-20

少林与太极 2020年12期
关键词:运转太极全身

学习太极拳的人对于“沾黏”这两个字应不会陌生,有人也称之为“沾黏劲”。而太极宗师们也对“沾黏”多有阐述,如拳经有言:“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黏”“须知阴阳,沾即是走,走即是沾,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出,沾连黏随不丢顶”等等。“沾黏”在太极拳中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观念,也可以说,若不知“沾黏”的真义,就无法窥见太极拳之精妙。

一、何谓“沾黏”?

严格地说,“沾黏”不能称为劲,因为“沾黏”只是推手的一种表现方式而已。当双方搭手之时,即是“沾黏”之开始。在沾的同时,双方接触的重量感觉要清晰,在整个推手的过程中,这种清晰感觉要保持不变。对方进,我则退,对方退,我则进,进退之间完全和对方配合一致,如果感觉消失或不清楚了,则表示自己用力了,也表示自己的太极本体的整体是不完整的。

双方的手“沾”在一起之后,就是“黏”的开始,此时二人的太极体要进行融合,在融合的过程中,哪一方的太极体不完整,在运转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偏斜以致被弹开或被控制。而在进行融合之时,为了破坏对方太极之体,会将本身的重量如丝般“黏”在对方身上,让对方的运转因我外在重量的黏附而滞碍,进而产生偏斜以至败势。

常有人以为“沾”“黏”是相同的,其实不然。也常有人误解“沾”“黏”的本义,在推手时一直想要“沾”“黏”住对方,不敢丢对方之力,也不敢顶对方之力,这种被动的“沾”“黏”是完全失去意义的,不但无效反而缚手缚脚。“沾”“黏”是一种主动的态势,当和对方“沾”住时,则要“黏”住对方,即使对方想要脱离也不行,想要攻击也不行,让对方既不能丢开我的重量依附,也无法顶住我的重量的贯注(真正的不丢不顶)。所以可以说“所有的运转完全操之在我,是谓沾黏”。

二、“沾”“黏”在推手上的应用

前面已经强调“沾”“黏”是一种主动和积极的态势。在和对方接手之时就是“沾”的开始,推手的运转过程则为“黏”的形势,而弹开对方或制住对方之时为“沾”“黏”的终止。所以可以说在整个推手的过程中,几乎是以“沾”“黏”为主轴的。

从字面上可以知道,“沾”是一种表面的接触,如沾水般,水附于皮肤之上。推手时和对方的接触重量大约和沾水也差不多。在整个推手的过程中,搭手为“沾”。因为平时练习时是双方伸出手“沾”住对方后才开始运作,所以往往让人不知道“沾”的重要,甚至忽略了“沾”的存在。但我们要了解,太极拳是一门武术,如果和外家拳对抗时,“沾”就显得相当重要了。拳经言:“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就是“沾”的功夫,当外家拳出拳如风来时,我能急应而“沾”上,“沾”的重量又不能太多,最多如“沾”水一般重而已,如果“沾”不上对方,那要制对方于无形就很难了。

“沾”上了对方后,接下来就是“黏”住对方,“黏”并不是用力抓住对方,而是将自己的重量丝丝地布在对方身上,让对方在推手的运动之中不知不觉地渐渐产生偏移,就好像苍蝇沾上苍蝇纸上,初黏时尚可奋力挣脱,但愈是用力,则愈黏愈多,终至全身被困住。这个比喻或可稍稍说明太极“黏”的方式了。

三、如何训练“沾”“黏”的功夫?

在“沾”“黏”的功夫上,两者是同等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沾”比“黏”更为重要,因若无“沾”之始,则无“黏”之用。很多习太极拳多年的人常常会产生一个疑问:“如果练外家拳的人不跟我推手,而是一拳打来,或一脚踢来,我怎么办?”别人一拳打来,或一脚踢来,许多学太极拳的人反应就是闪躲再乘隙反击,完全无法使用太极“四两拨千斤”“以柔克刚”的功夫,其实这是忽略了“沾”的重要性的结果。当别人一拳打来或一脚踢来,太极拳要做的是在对方快速的动作中,乘其势尽之时“沾”住对方,而后“黏”住,进而控制对方。“四两拨千金”就是“沾”的功夫的应用。

如何训练“沾”的功夫呢?训练“沾”的功夫,有几个要点:

1.心静:心静才能清楚体会对方的变化,不能心浮气躁。心要静则必须加强站桩的功夫。很多人一直以为太极的站桩是为了要训练腿力、腿劲,这是错误的。

2.放松:要能放松才能“沾”得巧,不太重也不太轻,如沾水般。试想,如果硬邦邦地去“沾”,那就是“相抗”,而不是“沾”了。

3.全身一致:有时我们常受限于一般的思考模式,以为“沾”就是用手去沾,其实不然,全身皆可沾。不过用手去沾比较符合一般人的想法,但就算是用手去沾,那也只是表象的接触,实质上,手沾上了以后,全身就要有相同连动的感觉,而感受的中心主宰点在“丹田”。

4.不惧:恐惧是紧张的来源,紧张又是僵硬的开始,如果僵硬了,那就连自身的内在感觉都消失了,如何“沾”呢?恐惧是人类内在很难克服的问题,我想,经过不断的训练自信及太极技巧的提升,应该可以有效地克服内在的恐惧才对。

“黏”的功夫和“沾”的功夫是同等重要的。其实大部分的太极拳学习者终其一生研究的推手就是“黏”的功夫,“黏”的功夫好,那在太极拳方面也可以算是一位高手了。

“黏”是一个很细微的功夫,当两个人搭手进行推手的运转时,要配合对方的动态来运作,并且把本身的重量“黏”附在对方的身上,慢慢牵制对方的动态,此时就会发现对方的运转渐渐不灵活了,空隙渐渐产生了,那就达到了“黏”的效果,对方也就在掌握之中了。

如何训练“黏”的功夫呢?训练“黏”的功夫,有几个要点:

1.听劲:听劲是“黏”的基本功夫,听劲包含了“听自己的劲”及“听他人之劲”。“听自己的劲”就是要了解自己本身的动态,举手投足皆要清楚,都要全身一致。若不明白自己內在的变化而要“听他人之劲”者,无异于缘木求鱼。能明了自己的内在变化后才能“听他人之劲”。“听他人之劲”是要了解他人内在的变化,清楚对方哪里用力,哪里紧张,来之势、去之路为何,这样才能黏附重量在对方身上。

2.舍己从人:“黏”是两个人搭手进行推手的运转时,要配合对方的动态来运作,并且把本身的重量“黏”附在对方的身上,慢慢牵制对方的动态。配合对方的动态就是“舍己从人”。对方伸,我就屈;对方屈,我就伸(无过不及,随屈就伸)。这个“黏”附要在对方不知不觉中进行,甚至在对方以为得势而沾沾自喜中进行。

“沾黏”在太极拳的实际运用上是很常见的,甚至可以说“沾黏”是太极守势的根本。这是一种主动的守势。从外在的运动形势来看,有人会以为是在对方的攻击中求生存,但实际上则是利用重量的黏附,使对方的攻击偏斜落空,慢慢地对方的运动也会滞碍,最后完全受制于我方。这是和太极“发劲”攻击全然不同的表现方式。当然推手之时千变万化,“沾黏”可以自成一体,也可以是为“发劲”做先期的准备工作——以沾黏引出对方的空隙,再发劲(引劲落空合即出)。要如何运用全乎一心,并无定法,但一定要练出“沾黏”的功夫才行。

(编辑/刘强)

猜你喜欢

运转太极全身
新举措
复旧运转
时来运转
小恐龙全身都是伤,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
练太极100%安全吗?
冬日暖暖
太极马扎(三)
太极达摩伏虎棍与太极达摩杖对练(一)
久坐一族,放松有方
太极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