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帕金森抑郁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2020-06-19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3期
关键词:帕金森帕金森病情绪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辽宁 鞍山 114011)

帕金森作为临床常见神经系统功能衰退性疾病,60岁以上老年人为高发人群,患者在神经功能退化影响下可出现静止性震颤、动作迟缓、步态障碍等症状,对患者生活具有较大影响,部分患者则易在神经功能病变及疾病影响下诱发抑郁情绪,且此类患者抑郁发生率相对较高,对整体治疗质量具有不良影响,故应强化对帕金森合并抑郁患者抑郁情绪的护理干预,对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均实现有效改善、提升[1-2]。因此,为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在老年帕金森抑郁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及影响,故纳入本院104例老年帕金森抑郁患者开展临床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6年4月至2018年7月期间以帕金森合并抑郁为就诊主诉老年患者共104例纳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抽选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样本量为52例。对照组中,男性30例,女性22例,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71.53±6.82)岁;帕金森病程0.8~4年,平均(2.40±0.56)年。观察组中,男性29例,女性23例,年龄61~83岁,平均年龄(72.03±7.01)岁;帕金森病程0.8~4.5年,平均(2.67±0.62)年。基线资料经统计学方法检验后,结果无显著差异且P>0.05,各观察指标数据可比。纳入标准:患者具有既往帕金森诊疗史,经HAMD量表测评后得分≥20分;患者及家属经知悉研究内容后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排除合并精神疾病者;排除合并视听障碍患者。

1.2 方法:患者入院后均在接受帕金森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接受护理干预。予以对照组一般临床护理,包括定时、定量给药,运动康复训练指导,生活习惯干预等措施。予以研究组一般临床护理基础上护理干预:①健康干预:老年人群为帕金森高发患者群体,其对于帕金森疾病虽有所耳闻,但大部分华患者对于此类疾病仍处于基础信息了解状态,导致患者在出现明显症状或确诊后,无法正视病情,进而产生焦虑或抑郁情绪。对此,需采用老年患者可接受的信息了解形式对疾病知识进行宣教,如通过讲座形式,组织患者及家属均参与讲座,通过口头宣教形式对帕金森基础疾病知识、发病原因类型、症状表现及治疗方式等健康知识进行宣教,使患者及家属对疾病产生基础认知;或采用一对一形式,在详细分析患者病例基础上,组织患者及家属进行个性化宣教,对患者具体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案等信息进行介绍,使患者能够在充分了解疾病信息基础上,逐步减少负面情绪的产生[3]。②心理干预:心理干预的实施需建立在个性化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患者由于家庭因素、文化水平因素及病情因素的不同,导致其在抑郁情绪主要诱因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故应在切实了解患者上述信息后,结合患者抑郁表现形式对其心理干预需求进行合理评估,并制定相应护理干预计划。如,对于家庭因素诱发抑郁的患者,应现予以家属心理疏导,使家属能够积极做好陪护工作,增加患者安全感,缓解抑郁情绪;对于病情因素诱发抑郁的患者,应在与患者建立有效沟通后,积极解答患者各项疾病知识问题,以耐心、亲切的态度予以解答,逐步缓解患者抑郁情绪[4]。③运动康复训练:帕金森患者病后,对其运动神经功能影响较大,故患者存在肌张力过高、肢体协调受限、震颤等运动障碍症状,需指导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实现对自身运动障碍症状的有效缓解。对此,需在患者运动障碍表现及运动负荷量基础上,制定相应康复训练计划,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开展有序恢复训练,并组织家属积极参与康复训练计划,定期对患者肢体予以按摩,避免关节僵化或肌肉萎缩情况的出现[5]。④用药行为干预:帕金森患者在出现抑郁情绪后,易由于情绪影响及疾病影响出现消极治疗情绪,影响药物治疗的实施。对此,则需家属配合医护人员向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必要性的引导,促使患者积极用药,按时用药,实现有效治疗,通过其症状的缓解、治疗,改善患者情绪健康状况[6]。

表1 两组患者帕金森病评分、抑郁评分及运动功能评分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帕金森病评分、抑郁评分及运动功能评分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s)

1.3 观察指标:对比患者护理前后帕金森病评分、抑郁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①帕金森病评分采用UPDRS量表测评,共17项,根据患者各项症状表现不同共分为0~4分,五个分级,且得分总分越高,患者帕金森病症状越严重;②抑郁评分采用HAMD量表测评,共24项,且患者总分>8分时则存在抑郁症状,得分>20分则为轻度或中度抑郁,得分>35分时则为严重抑郁;③运动功能评分采用FMA量表测评,包括上肢及下肢运动功能共2部分,总分为100,患者运动功能与得分水平成反比;④生活质量评分采用SF-36量表测评,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精力、社会功能及情感职能五项,各项总分均为100,各项得分越改,则表明患者各维度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观察按指标中各项数据均为连续性变量资料,使用(±s)表示,t检验,经SSPS25.0统计学软件检验分析后,若组间对比结果P<0.05且差异显著时,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帕金森病评分、抑郁评分及运动功能评分对比:护理前,组间帕金森病评分、抑郁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经护理后,观察组帕金森病评分、抑郁评分、运动功能评分较本组护理前与同期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见表1。

2.2 生活质量对比:护理前,组间生活质量评分对比结果无差异性,P>0.05;经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本组护理前与同期对照组均有明显提升,P<0.05。见表2。

3 讨 论

抑郁症作为老年帕金森患者常见心理并发症,对患者帕金森病情的治疗恢复具有较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强调着目前对于的帕金森患者的治疗,不仅需着眼于患者生理健康方面,还需着眼于患者心理健康方面的治疗护理[7]。

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前,组间帕金森病评分、抑郁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经护理后,观察组帕金森病评分、抑郁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较本组护理前与同期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分析原因:护理干预在老年帕金森抑郁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可通过对患者健康干预、心理干预的实施,帮助患者在了解自身病情的前提下,通过护理干预措施,实现对患者情绪健康的有效调节;通过运动康复训练及用药行为的干预,则可在实现患者帕金森病情有效缓解及肢体运动功能提升的基础上,通过对其生活质量的改善,进一步改善患者情绪健康状况[8-10]。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的实施,可对老年帕金森抑郁患者抑郁症状实现有效干预改善作用,进而对帕金森治疗效果起到积极治疗影响,进而从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方面对患者生存状况进行有效改善起到,可在临床护理中借鉴应用。

猜你喜欢

帕金森帕金森病情绪
关注帕金森病患者的睡眠障碍
改善生活方式,延缓帕金森病进展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太极拳运动对中轻度帕金森患者平衡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一对一心理护理对帕金森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多巴胺不敏感型帕金森综合征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一种帕金森肌肉强直症腿部肌肉检测装置的设计
帕金森病科普十问
小情绪
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