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学科协作模式对防控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患者感染率的影响研究

2020-06-19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3期
关键词:院感感染率协作

(阳谷县人民医院,山东 聊城 252300)

重症监护病房(ICU)为医院救治重危患者的特殊科室,多重耐药菌(MDRO)是指对3类及以上的抗菌药物存在耐药性的细菌[1],因ICU环境存在大量MDRO,所以多发生医院感染[2]。多学科协作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全方位小组协作模式[3],本研究选取我院ICU(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500例患者,就探讨其对ICU MDRO感染率的效影响。

表1 两组患者感染情况对比[n(%)]

表2 两组患者MDRO感染率对比[n(%)]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ICU(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500例患者,根据不同MDRO感染预防分为2组,对照组(n=750)接受常规预防措施,其中男479例,女271例;年龄47~83岁,平均(62.58±7.58)岁;观察组(n=750)接受多学科协作模式,其中男480例,女270例;年龄44~85岁,平均(62.55±7.5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纳入标准:①入ICU前无MDRO感染者;②患者及家属均知情研究。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MDRO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包括科室组织培训、开展MDRO感染监测、环境表面消毒清洁、接触隔离、标准预防、严格手卫生、单间隔离等,观察组再接受多学科协作模式干预:

1.2.1 组建专业化管理团队:选择ICU、信息科、药学部、微生物实验室、院感科组建MDRO感染控制管理团队,由ICU院感专职护士和医师联合院感科专家评估ICUMDRO感染现状,寻找高危因素,并据此制定针对性对策,同时对薄弱环节进行相关培训[4]。当ICU患者出现MDRO感染后,院感科需协助院感医师和护士分析感染发生原因以及应对措施,并对MDRO感染的进展进行动态观察。微生物实验室则根据相关制度管理MDRO,一旦发现MDRO需立刻向临床科室通知,使医护人员可在第一时间了解MDRO信息,并采取应对措施[5]。

1.2.2 MDRO感染医院病例诊治专家团队:选择药学部、微生物实验室、ICU、呼吸内科、急性感染科、院感科专家各两名组建MDRO感染病例诊治专家团队,联合诊治MDRO感染,并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应对措施。

1.2.3 ICU感染防控团队:ICU患者的病情危重,大多需要使用辅助器械或存在侵入性诊疗操作,因此容易感染,对此需联合相关科室专家组建院感防控团队,包括护理部、医务部两个部分,护理部负责对ICU 医护人员进行深静脉置管维护、静脉输液、吸痰等操作进行培训和考核,医务部负责对ICU医师进行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等各项有创操作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ICU医师和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同时院感科需对ICU工作情况进行动态监测,随机抽查标准预防、终末消毒、日常清洁、环境、手卫生等执行情况,及时处理错误问题[6]。早期主动筛查新转入的患者,应在入ICU后24 h内送检咽拭子标本或痰液,及时筛查是否存在MDRO,及时诊断、发现,以便及早进行治疗。

1.2.4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团队:滥用抗菌药物可产生耐药菌,所以需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此药学部需对ICU进行日常查房制度,发现MDRO感染病例后,根据患者药敏结果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避免诱导耐药菌出现,提高抗菌效果[7]。

1.2.5 多学科协作模式的评价:院感科每月分析和总结MDRO感染管理成效和ICU感染情况,每季度各管理团队也举行座谈会,探讨院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MDRO感染情况和应对情况持续改进工作质量。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感染情况、MDRO感染率和MDRO感染患者防控措施、治疗相关指标以及疾病转归。疾病转归:死亡:病情恶化导致死亡;无效:病情无好转,感染仍然存在;一般:病情有所好转,感染明显改善;有效:病情明显好转,感染基本控制[8]。

1.4 统计学处理:选用CS14.0统计学软件,计数、计量资料以[n(%)]、(均数±标准差)表示,χ2、t检验,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感染情况对比:观察组感染率与例次感染率分别为68例(9.07%)、84例(11.20%),对照组分别为142例(18.93%)、165例(22.00%),两组患者部位包括伤口部位、手术部位、泌尿道、下呼吸道,感染率和例次感染率对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MDRO感染率对比:两组患者主要MDRO感染包括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MDRO感染率对比,观察组为4.27%(32/750),对照组为11.87%(89/750),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2。

2.3 两组MDRO感染患者防控措施对比:观察组MDRO感染患者护工知晓、护士知晓、医师知晓、转科告知、终末消毒、物品专用、穿隔离衣、戴手套执行率分别为255例(85.00%)、297例(99.00%)、297例(99.00%)、29例(100.00%)、32例(100.00%)、531例(99.07%)、985例(78.99%)、1885例(93.92%),对照组分别为201例(67.00%)、279例(93.00%)、278例(92.67%)、32例(84.21%)、79例(88.76%)、518例(93.67%)、812例(59.97%)、1528例(76.02%),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3。

2.4 两组MDRO感染患者治疗相关指标对比:观察组MDRO感染患者住院时间和日均费用分别为(13.82±2.88)d、(953.54±254.62)元,对照组分别为(22.46±4.21)d、(1257.65±277.68)元,两组对比差异明显(t=10.7277、5.4270,P<0.05)。见表4。

2.5 两组MDRO感染患者疾病转归对比:观察组无效、一般、有效、死亡分别为4例(12.50%)、22例(68.75%)、5例(15.63%)、1例(3.13%),对照组分别为32例(35.96%)、44例(49.44%)、4例(4.49%)、9例(10.11%),两组MDRO感染患者疾病转归对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5。

3 讨 论

MDRO是常见医院获得性感染病原菌之一,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控制,可加重患者病情,引起医疗纠纷,严重损害医院形象,所以预防和控制MDRO感染具有重要意义[9]。多学科协作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医学模式,将传统的个体式或经验史医疗模式转变为全方位小组协作模式,不仅有利于合理整合配置医疗资源,还能促进各学科交叉发展,进而提高整体专业水平[10]。

表3 两组MDRO感染患者防控措施对比[n(%)]

表4 两组MDRO感染患者治疗相关指标对比(±s)

表4 两组MDRO感染患者治疗相关指标对比(±s)

表5 两组MDRO感染患者疾病转归对比[n(%)]

我院ICU应用多学科协作模式后,联合急性感染科、护理部、医务部、信息科、药学部、微生物实验室、院感科等科室组建了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团队、ICU感染防控团队、MDRO医院感染病例诊治专家团队、MDRO感染控制管理团队,联动管控MDRO管理。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感染率和例次感染率以及MDRO感染率对比差异明显(P<0.05),说明多学科协作模式可有效降低ICU感染率;两组患者主要MDRO感染包括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经分析与医院感染管理不足、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各种侵袭性操作、患者免疫力低下、病房环境等有关,提示需持续改进管理质量[11]。两组MDRO感染患者护工知晓、护士知晓、医师知晓、转科告知、终末消毒、物品专用、穿隔离衣、戴手套执行率对比差异明显(P<0.05),说明多学科协作模式能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控意识,分析与四个管理团队的联动管控有关,进一步提示需加大对ICU医护人员的职业素质培养,持续监测MDRO感染情况[12-13]。

两组MDRO感染患者住院时间和日均费用以及疾病转归对比差异明显(P<0.05),分析是多学科协作模式可为患者提供全程药学服务和个体化诊疗,因此用药更加安全,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了日均费用,同时正确的药物指导也降低了不良反应,避免了耐药菌产生,因此转归结果更好。

猜你喜欢

院感感染率协作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48 35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预警效果及评价研究
健康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状况研究
扶贫协作中的山东力量
感进化控论
某地区体检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亚型的分析
以院感风险控制为工作导向进一步做好医院感染管理
以院感风险控制为工作导向 进一步做好医院感染管理
监督桥 沟通桥 协作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