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性护理在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作用分析

2020-06-19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3期
关键词:针对性有效率冠心病

(开原市中医院,辽宁 开原 112300)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分为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二者在临床表现、治疗原则等方面皆有不同,临床表现上急性心衰的冠心病患者往往有严重的呼吸困难、气喘、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双肺湿啰音、心音低钝、舒张期奔马律等典型症状和体征,而慢性心衰的冠心病患者往往临床表现不突出,多是因运动耐量下降或出现体液潴留才就医治疗[1-2]。为帮助患者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提高治疗有效率,本文特此展开了针对性护理在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作用的相关研究分析,以下为研究内容表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100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通过数字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性与女性之比为26/24,年龄为60~83岁,平均年龄为(70.1±3.8)岁;病程为2~8年,平均病程为(4.96±1.03)年。实验组男性患者共25例,女性患者共25例,年龄为60~85岁,平均年龄为(72.4±3.7)岁;病程为2~9年,平均病程为(4.93±1.25)年。两组资料比较,无差异性(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经过临床诊断确诊为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疾病。②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同意配合研究,并签署知情协议书[3]。

1.2.2 排除标准:①患者伴随其他严重疾病,并且影响患者生命安全,如恶性肿瘤等。②患者拒绝配合研究。

1.3 方法:患者入院后接受相同的系统化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给予患者对应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加针对性护理,大致内容如下:常规护理:患者遵照医嘱进行药物服用,持续稳定病情,并接受饮食护理、心理护理、运动锻炼等护理干预。针对性护理干预:①运动护理。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每日进行步行、慢跑、游泳等运动锻炼,运动强度需要根据患者运动试验、心率储备法、无氧阀法、年龄预计方式、靶心率法、主观劳累积分方式等评价进行确定。一般情况下,患者锻炼时间为15至60 min之间,最佳持续锻炼时间为20至40 min。若患者锻炼时出现病症,则立即停止锻炼,待症状消失后继续锻炼,如此反复,直到锻炼时间达到预期标准。运动频率为每周3至5次,不宜超过5次;②心理护理。主动对患者表示关心,建议其亲属、朋友等人经常来探望,陪患者谈心,帮助患者发泄负面情绪,患者在倾诉时,要充当聆听者,建议患者每天用五到十分钟的时间来诉说烦恼,患者年龄较大,害怕给子女增加负担,影响子女的工作和生活,久而久之产生焦虑、抑郁等多种不良情绪,故要建议子女多多和患者沟通,消除患者的不恰当想法,积极投入到治疗中;③饮食护理。列举出适合患者吃的食物,如洋葱、黄瓜、白萝卜、红萝卜、芹菜等,同时植物油、牛奶、面食类也是不错之选,通过规范化的饮食指导,可以预防高尿酸血症和心血管疾病;④生活干预。大小便后清洁会阴,大部分患者存在睡眠障碍,在患者短暂休息后再翻身,完成洗漱等生活项目;⑤氧疗干预。应用无声无味的先进装置护理鼻腔,防止出现鼻黏膜干燥出血的情况;⑥排便护理。为了防止出现便秘的情况,遵医嘱应用助排便药物,如缓泻剂等,平时经常按摩腹部;⑦药物干预。强化药物管理,每次用药前告知患者药物的应用目的,静脉滴注时合理调节滴速,嘱咐家属和患者要关注药液是否流完,滴速是否过快或过慢,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到医护人员,及时发放用药医嘱单,告知患者有任何问题要及时提问,防止出现药物错用的情况,同时结合患者文化水平、年龄等因素,讲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增加其依从性;⑧病情管理。每天在上午六点~下午三点、下午三点~晚上九点、晚上九点~次日上午六点,记录患者上述三个时间段里的尿量,体质量每天都要测量,若是起伏较大,要及时通知到主治医师;⑨护理人员技能管理。护理人员要充分掌握各种药物、仪器的使用方法,例如电除颤仪等,以便可以及时抢救患者的生命,发现患者出现晕厥的情况,一边抢救,一边安排人通知医师,保证基础的生命指标。

表1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n(%)]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n(%)]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4]采用GQOL-74评分进行评定,主要指标为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情绪功能,若患者得分越高说明其生活质量越高。临床治疗有效率[5]以显效、有效、无效为记录标准,若患者治疗后临床病症消失,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则判断为显效;若患者治疗后病症有所改善,则判断为有效;若患者治疗后病症不变,则判断为无效。满意度采用医院自拟满意度调查量表,共3个选项: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以患者评价结果进行记录并计算每组患者的满意度。满意度计算方式为: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所采集数据均使用SPSS22.0版本处理,使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达生活质量,实行t检验,使用“%”表示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实行卡方检验,若P值<0.05,则说明各项指数对比有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实验组患者躯体功能为(79.43±10.04)分、社会功能为(78.66±11.73)分、心理功能为(72.11±11.72)分、情绪功能为(71.35±10.70)分;对照组患者躯体功能为(50.33±11.55)分、社会功能为(63.33±13.57)分、心理功能为(55.20±10.45)分、情绪功能为(51.30±9.41)分;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冠心病医学上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属心内科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吸烟者、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肥胖者[6-7]。患者发病后突感心前区疼痛,多为发作性绞痛或压榨痛,同时冠心病大多数患者都伴随心力衰竭症。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病症较为严重,发病时具有极高的病死率,临床上,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用对应治疗,才能实现治疗目标。近几年有相关医学文献指出[8-9],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在治疗时,增加针对性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生活质量,同时可以实现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因此,本文展开了针对性护理在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作用[10]。

本次研究过程中,护理人员按照研究计划对不同组别患者进行了对应护理干预,保证了研究方案的顺利实施。研究结果显示[11-12],实行针对性护理的实验组患者,其治疗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示,该组患者生活质量较高,相比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数据对比统计学意义。该研究结果与刘丹等[13]学者之前发表过的相关文献中描述大致相同。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干预用于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治疗效果显著,可进行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针对性有效率冠心病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很有效率
My Fa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