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2020-06-19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3期
关键词:阑尾炎优质急性

(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20)

急性阑尾炎,为普外科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疾病发病和阑尾管腔狭窄、血供障碍、细菌感染等因素密切相关。与此同时,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较多,涉及:转移性伴阵发性加剧的右下腹痛、恶心以及呕吐等[1]。值得注意的是,因为急性阑尾炎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较为影响的严重,因此有必要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国内有学者表示,手术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常用方法,为了改善患者手术预后效果,缓解疼痛,改善心理状态,在围手术期配合有效的护理方法非常重要[2]。近年来,国内临床发现对急性阑尾炎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方法,可改善患者手术预后效果,使术后疼痛症状减轻[3-4]。因此,本课题将我院于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其目的是分析评价优质护理在其中的应用效果,涉及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此次入选的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纳入研究的8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均符合临床有关“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标准[5],且均知情签署相关医护同意书;除此之外,排除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严重精神障碍及存在手术相关禁忌证者。按随机盲选法分成两组,观察组40例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跨度为21~64岁,平均为(45.8±1.2)岁;发病时间为40 min~3 h,平均为(2.1±0.3)h。对照组40例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跨度为22~63岁,平均为(45.9±1.1)岁;发病时间为40 min~3 h,平均为(2.2±0.1)h。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具备比较的价值。

1.2 方法:此次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即:在围手术期对患者以普外科常规护理流程为依据,实施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患者则实施优质护理,具体包括:①优质健康宣教护理:为了体现健康宣教护理的优质性,需根据患者个体化因素,了解患者受教育水平、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进一步对患者的薄弱知识缓解,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手术期间需注意事项的普及,使患者对疾病、手术的认知水平提升;并且,对患者提出的疑问,有必要耐心解答,使患者的心理疑问消除。②优质心理护理:为了体现心理护理的优质性,相关护理工作人员需及时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患者常见的焦虑、抑郁心理症状进行及时疏导,例如:可以采取伴乐疗法,通过患者喜爱的音乐,转移患者注意力,达到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的作用;与此同时,由护理人员多鼓励、支持患者,或指导患者家属多鼓励、关心患者,改善患者心理状态,进一步增强患者对抗疾病的自信心。③优质饮食护理:为体现饮食护理的优质性,需根据患者的个体营养状态,进一步为患者制定营养、健康、科学的饮食计划方案,以富含膳食纤维、易消化类饮食为主,忌辛辣、带刺激性及生冷食物,坚持少食多餐,多食新鲜蔬菜,戒烟酒,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以此确保患者机体营养。④优质并发症预防护理: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倘若医护不当,易引发一些并发症,比如:腹痛、切口感染、压疮、肠胃粘连等。因此,术后根据患者病情恢复状态,对患者进行腹部按摩,缓解患者腹痛疼痛;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避免切口感染的发生;避免长时间卧床,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预防压疮并发症的发生;适当进行离床运动锻炼,促进肠胃蠕动,预防肠胃粘连并发症的发生。⑤优质疼痛护理:术后,及时评估患者疼痛状态,然后根据患者疼痛严重程度,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一方面,倘若患者疼痛轻微,可采取伴乐疗法及深呼吸训练法,转移患者注意力,使患者心态保持平和,进而达到缓解术后疼痛的作用;另一方面,倘若患者疼痛剧烈,则需合理使用镇痛药物,达到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

表1 两组术后疼痛程度分级情况比较[n(%)]

1.3 评价标准:①根据主诉疼痛程度分级法(VRA),对患者的疼痛程度分为0-3级,其中0级代表无痛,1级代表轻微疼痛,2级代表疼痛明显,3基代表疼痛剧烈且难以忍受;即级别越高,患者的疼痛程度越严重[6]。②以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为依据,评估患者护理前与护理后的焦虑、抑郁心理症状;评分越低,表示患者的负性心理越轻[7]。③以我院自制调查问卷为依据,对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总满意度为前两项满意度总和。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处理数据,涉及的计量数据用(±s)代表,进一步采取t进行检验;涉及的计数数据则用百分比(%)代表,进一步采取χ2进行验证;如果P<0.05,代表两组之间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性,存在统计学研究的价值。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疼痛程度分级情况比较:经积极护理后,观察组疼痛程度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观察组,护理前SAS评分为(48.6±1.2)分、护理后为(12.8±2.3)分,护理前SDS评分为(43.9±1.2)分、护理后为(26.5±1.1)分;对照组,护理前SAS评分为(48.3±1.1)分、护理后为(13.4±1.0)分,护理前SDS评分为(43.6±1.0)分、护理后为(27.8±1.2)分。结合数据可知,在焦虑(SAS)、抑郁(SDS)负性心理症状评分方面,护理前两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t=1.293、1.568,P>0.05);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均显著要低(t=10.286、10.245,P<0.05)。

2.3 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程度比较:观察组40例患者,满意一共为32例、基本满意一共为6例、不满意一共为2例,总满意度为95.00%;对照组40例中,满意一共为14例、基本满意一共为16例、不满意一共为10例,总满意度为75.00%。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要比对照组高(χ2=11.287,P<0.05)。

3 讨 论

急性阑尾炎,为普外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在急腹症中发病率占首位,该疾病发病和梗阻、感染等因素密切相关[8]。手术是治疗急性阑尾炎疾病患者的常用方法,由于手术具有一定的创伤,易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术后疼痛,因此在围手术期对患者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非常重要[9]。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针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基于围手术期重点提到优质护理方法的应用,涉及:优质健康宣教、优质心理护理、优质饮食护理、优质并发症预防护理、优质术后疼痛护理等。其中,优质健康宣教护理,可提高患者对疾病及手术的认知水平;优质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优质饮食护理,可确保患者饮食营养,进而保证机体营养;优质并发症预防护理,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优质术后疼痛护理,则可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症状。

此次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结果表明经积极护理后,在疼痛程度分级方面和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比较显著更低;并且,经积极护理后,观察组SAS、SDS两项心理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对护理服务工作的总满意度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从中可知,优质护理方法的应用价值颇高;这与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较为相似,近年来国内有学者表示,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促进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使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升,使患者术后疼痛症状得到明显缓解[10-12]。本人认为,在实施优质护理方案期间,为了提高护理质量,相关护理人员需加强自身学习,提升自身护理技巧水平,然后在护理过程中以和蔼、礼貌、亲切的态度面对患者,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保护好患者的个人隐私,赢取患者信任,使护患纠纷的发生得到有效预防控制,进一步全面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水平。综上所述,在临床中,针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加强优质护理方法的应用,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改善患者负性心理症状,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因此,具备推广及使用的价值。

猜你喜欢

阑尾炎优质急性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急性心包炎1例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阑尾炎能自愈吗?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根部穿孔性阑尾炎的腹腔镜治疗策略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