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0-06-19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3期
关键词:预见性急性期脑出血

(辽宁省本溪市金山医院门急诊,辽宁 本溪 117000)

急性脑出血发病急、进展快,急性脑出血发生后,患者颅内压短期内极速升高、脑水肿加重,具有极高的病死率。统计数据显示,脑出血在全部卒中中占17.1%~55.4%,具有较高病死率,虽然现代医学技术的提高使得急性脑出血的救治成功率显著上升,然而存活患者中仍有80%左右出现不同程度残疾[1-2],患者生命质量显著下降,因此在脑出血急性期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提高生存率、降低致残率成为现代护理学研究的重点。预见性护理是在循证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通过总结已有文献研究、护士经验及患者实际情况开展护理,对护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防,达到理想的效果。近年来,我院将预见性护理干预用于部分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脑部CT、MRI检查确诊,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3]。排除颅脑肿瘤、意识障碍、凝血功能障碍、重要脏器严重功能障碍以及精神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观察组(50例)与参考组(50例)。观察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40~72岁,平均(57.78±3.33)岁;出血部位基底节35例,丘脑5例,小脑4例,脑叶3例,脑干3例;出血量4~25 mL。参考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40~73岁,平均(57.69±3.29)岁;出血部位基底节33例,丘脑6例,小脑6例,脑叶3例,脑干2例;出血量3~25 mL。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参考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病情监护等。观察组接受预见性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 组织预见性护理培训。组织科室全体护理人员、医师共同接受预见性护理培训,通过国内期刊收录网站、市图书馆储存资料、医院病历档案管理等,明确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常见并发症、病情变化特点等,探讨出预见性护理措施。明确护理人员职责,责任到人,护士长定期对护理情况进行巡查,及时发现预见性护理干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改进。

1.2.2 预见性护理的实施。①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病情变化快、进展快,因此需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心率、呼吸及血样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体温偏高者给予冰袋冷敷,间隔30 min对患者意识、瞳孔进行观察,一旦发现瞳孔大小异常、脉搏减慢、呕吐等症状,需立即及时告知医师处理。②呼吸道护理,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痰液分泌增加,且抵抗力下降,极易出现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因此需间隔2 h帮助患者拍背、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昏迷患者头部偏向1侧,避免呕吐等引起的窒息;呼吸道内分泌物量大,堵塞引起严重缺氧者给予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治疗,并配合超声雾化吸入,帮助稀释痰液,必要时给予吸痰处理。③饮食护理预见性,为患者提供高维生素、蛋白质及热量食物,严格控制钠盐、脂肪摄入;昏迷者配合肠内营养支持,定期回抽胃液;恢复自主饮食者,给予流质、半流质食物,并在其身体恢复后恢复正常饮食。期间需给予胃黏膜保护药物,抑制胃酸大量分泌,避免消化道出血的发生。④泌尿系统预见性护理。严格按照无菌要求进行导尿,尿袋位置需低于病床10 cm,期间注意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量、颜色等,每日用聚维酮擦洗尿道口,2次/天;对于小便失禁者,可依据其膀胱充盈状况适当放尿,训练其自主排尿时间。在患者恢复自主排尿后,保持尿道干净清洁。⑤心理预见性护理,脑出血急性发作,患者普遍存在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部分患者求生欲望不强烈,因此即使患者意识丧失,在医疗操作时亦需要在患者耳旁轻声告知;在其意识恢复后,即使开展宣传教育、心理疏导,告知患者通过积极治疗可达到理想预后,减少其心理压力。⑥功能锻炼预见性护理,脑出血患者出院后多存在偏瘫、失语等后遗症,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因此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即指导其进行功能锻炼,促进其上肢、下肢功能恢复。

1.3 观察指标:①干预前、后 评价两组患者NIHSS评分[4]、FAM评分[5]及FIM评分[6]。NIHSS评分:分数0~42分,0~1分代表神经功能正常或者接近正常;2~4分:神经功能轻度缺损;5~15分:神经功能中度缺损;6~20分:神经功能中重度缺损;>20分:神经功能重度神经功能缺损。FAM评分:量表包含上肢肢体功能(66分)、下肢肢体功能(34分),其中96~99分:Ⅳ级,轻度运动障碍;85~95分:Ⅲ级,中度运动障碍;50~84分:Ⅱ级,明显运动障碍;<50分:Ⅰ级,严重运动障碍。FIM评分:运动功能(共91分,包含自理能力、括约肌控制、转移、行走)、认知功能(共35分,包含交流、社会认知),满分126分。其中126分:完全独立;108~125分:基本独立;90~107分:轻度依赖或有条件的独立;72~89分:轻度依赖;54~71分:中度依赖;36~53分:重度依赖;19~35分:极重度依赖;18分:完全依赖。②记录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并对住院期间肺炎、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③患者出院前1 d,分发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量表,从仪容仪表、环境、服务态度、专业技能、并发症预防、心理舒适度等方面进行评价,满分100分,分数越高则护理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t检验分析对比,计数资料以χ2检验分析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NIIHSS评分、FAM评分及FIM评分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FAM评分及FIM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各评分显著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两组NIIHSS评分、FAM评分及FIM评分比较(±s,分)

表1 干预前、后两组NIIHSS评分、FAM评分及FIM评分比较(±s,分)

2.2 两组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参考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4.44±2.98)d、(22.10±3.60)d,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11.590,P=0.000)。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考组 (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4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观察组、参考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6.50±2.22)分、(93.37±2.30)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6.924,P=0.000)。

3 讨 论

脑出血为高血压最为常见并发症,近年来我国脑出血发病率持续上升,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7-8]。脑出血急性发生后,患者颅内压骤然升高,伴有恶心呕吐、头痛、神志不清、偏瘫等症状,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耽搁病情,引起患者死亡。通过开颅清除血肿、穿刺抽吸血肿、脑室穿刺引流血肿等治疗,能够快速降颅内压、减轻脑水肿,提高患者生存率。然而统计数据显示,在治疗期间患者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应激反应、长期卧床等,可能出现肺炎、下肢深静脉血栓、压疮等并发症[9],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因此治疗期间配合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

预见性护理为近年来现代护理学新型的护理模式,在脑出血急性期患者护理中,在充分查阅资料的基础上,依据患者病情发展特点、规律等,评估、分析可能出现的病症,实施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0]。本次研究中,给予患者病情监测、呼吸道护理、饮食护理及泌尿系统护理等,提高患者营养状况,从而更好的预防并发症。观察组2例并发症,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证明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有效性。大量研究证实,在脑出血发生后早期给予功能康复锻炼,能够逆转神经功能缺损,减少肢体功能丧失等。观察组在病情稳定后即给予早期康复训练,患者NIHSS评分、FAM评分及FIM评分改善程度均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由此可见,预见性的开展早期康复锻炼能够为神经修复、代偿提供条件,重新建立破坏的反射弧,提高患者肢体功能、运动功能,减少神经功能缺损。

总之,在脑出血急性期配合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预防并发症,对患者神经功能、肢体功能的恢复有积极意义,具有显著的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预见性急性期脑出血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中医体质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干预中疗效的影响分析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壮医药线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