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手术室护理中优质护理配合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

2020-06-19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3期
关键词:根治术直肠癌手术室

(湖北省咸宁市中心医院手术室,湖北 咸宁 437000)

随时社会发展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提升,生活习惯改变,饮食习惯改变等相关因素影响作用下,结直肠癌发生率也随之增加,且呈持续性上升发展趋势,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生活质量及生存质量均造成严重威胁[1]。目前临床结合结直肠癌疾病特点,以采取手术治疗作为常用且有效治疗手段,而在实施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过程中,临床护理干预质量占据着重要作用价值[2-3]。本次研究工作旨在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手术室护理中优质护理配合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从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00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工作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研究组:性别:男性29例(58.00%),女性21例(42.00%);年龄:42~79岁,平均年龄为(64.35±5.20)岁;病程时间:1~16个月,平均病程时间为(4.35±0.75)个月。对照组:性别:男性28例(56.00%),女性22例(44.00%);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为(64.40±5.30)岁;病程时间:2~15个月,平均病程时间为(4.20±0.80)个月。两组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性,P>0.05。

1.2 方法:对照组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仅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给予患者开展术前常规宣教,包括心理护理干预指导,同时给予开展常规饮食指导等,主要结合常规临床护理原则落实开展。研究组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则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联合优质护理配合模式。优质护理配合模式具体操作如下:①术前护理:在实施手术前一日,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的疾病情况、文化水平,以给予耐心讲解疾病知识,手术方式以及手术治疗可行性,具体操作步骤,手术过程中及手术后的相关并发症,以及相关处理措施等;同时耐心回答患者及其家属存在的相关疑问,以及时调整良好心理状态,缓解其心理压力,消除其心理存在顾虑等,从而有效提高其治疗依从性。②术中护理:患者入室后,护理人员给予耐心讲解介绍手术室环境,协助其调整舒适膀胱结石位;调整手术室内适合温度及湿度,并做好保暖工作;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并积极配合术者完成手术治疗。③术后护理:给予患者手术血迹以温度适宜生理盐水进行擦拭,并给予消毒液擦拭;给予妥善固定引流管,积极预防引流管脱落、引流管变形;密切观察待其各项生命指标稳定,并安全送回病房;待患者麻醉苏醒后,应询问其疼痛程度,并仔细观察其手术切口情况,积极预防相关术后并发症发生等。

1.3 观察指标:仔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并发症情况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包括吻合口瘘、低体温、感染。临床护理满意度,包括十分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通过科室自制调查问卷进行,共有20条题目,总得分100分,问卷回收率达100.00%,若得90~100分则评为十分满意,若得分60~89分则评为比较满意,若得分0~59分则评为不满意,临床护理满意度=十分满意率+比较满意率。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s)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s)

表2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n(%)]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5.0处理分析本次研究所得的数据资料,经(±s)表示组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经[n(%)]表示组间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若数据差异显著有临床统计学意义,即P<0.05。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两组比较,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肠道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更短,住院时间更短,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00%、16.00%,两组比较,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见表2。

2.3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研究组中,有33例十分满意(占66.00%),有16例比较满意(占32.00%),有1例不满意(占2.00%),护理满意度为98.00%(49/50);对照组中,有22例十分满意(占44.00%),有18例比较满意(占36.00%),有10例不满意(占20.00%),护理满意度为80.00%(40/50);两组比较,研究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更高,χ2=8.2737,P<0.05。

3 讨 论

随着临床医学发展进步,现代临床医疗设备的持续发展创新以及持续性优化,临床结直肠癌的相关研究也取得较明显进步。作为新型微创性诊疗技术,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为临床新型手术方式,可以准确寻找病变部位,协助术者清楚观察其具体病变情况,在实施手术过程中,其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从而利于术后康复。而在实施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过程中,临床更需加强护理干预措施[4-5]。

相关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在开展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配合模式干预,可以有助于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各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优质护理配合模式为临床新型护理干预模式,主要包括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7-8]。优质护理配合模式是在临床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优化而成,该护理模式主要为“以患者作为护理中心”,并加强临床护理理念,在临床实际工作过程中,落实护理责任,将利益放置于首位,以开展制定科学、高效、简单、优质临床护理服务[9-10]。优质护理配合模式开展过程中,从患者接诊开始,到接受治疗,到出院期间,均科学性优化临床护理日常细节,更重视其内心,并有效改善患者的各种负性情绪,以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信心,从而有效保障临床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①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为(305.20±34.70)min,术中出血量为(70.35±12.50)mL,肠道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为(18.00±4.00)h,住院时间为(9.20±2.50)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有临床统计学意义(t=5.0208,4.1230,12.3326,6.6222,P<0.05);结果显示,手术室护理中优质护理配合模式的开展有利于缩短患者的各项指标时间,以及减少术中出血量,从而利于患者术后愈合效果的提高。②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有临床统计学意义(χ2=4.0000,P<0.05);结果显示,开展手术室护理中优质护理配合模式可以提高手术安全性,且相关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可以减少。③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有临床统计学意义(χ2=8.2737,P<0.05);提示给予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中优质护理配合模式,患者对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更满意,且更利于提高护患关系的和谐。优质护理配合模式可以更科学性、更有信心的提高术后康复,从而可以有效缓解患者本人及其家属的术后恢复期恐慌感、焦虑感,可以促进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用药习惯等。

综上所述,应用手术室护理中优质护理配合模式可以明显提高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减少各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可以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明显缩短手术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促进术后早日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根治术直肠癌手术室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凝血指标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基于U-net的直肠癌肿瘤的智能分割
乳晕入路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与小切口甲状腺癌根治术的临床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