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护协同查房在急诊科留观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020-06-19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3期
关键词:投诉率医护急诊科

(广东省四会市中医院,广东 四会 526200)

作为重症患者最集中、疾病类型最多、抢救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急诊科工作的开展一直强调迅速、准确、高效[1-2]。但由于每日接诊患者多,工作量大,急诊科的事故发生率、投诉率一直居高不下[3-4]。本文主要探讨了在急诊科留观患者护理中应用医护协同查房的效果,分析了其安全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5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需留院观察患者118例,以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协同组和一般组,每组59例。排除标准:①合并肝肾等重要器官器质性障碍;②合并其他脏器功能衰竭不能耐受治疗者;③合并精神障碍患者;④合并其他系统的严重疾患危及生命者。协同组:男26例,女33例,年龄21~62(38.67±4.21)岁。一般组:男35例,女24例,年龄22~71(46.53±5.37)岁。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家庭、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一般组给予护士查房护理,查房过程中给予用药指导、健康宣教、饮食指导等。协同组给予医护协同查房护理。具体包括:①立协同查房小组:由急诊科医师、护士长、有三年以上护理经验的护士共同组成协同查房小组。根据小组成员时间,合理确定查房时间。查房前充分准备查房车、洗手液、血压计、压舌板、血氧饱和度监测仪等物品,同时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心理状态等信息,明确治疗方案及相应护理手段。②同查房:由急诊医师带队,护士长与责任护士一起,全面了解患者饮食、病情、心理、已采取的治疗措施等一般情况,同时责任护士告知患者身体检查结果,说明护理计划,已实施的护理措施等,协助医师完成对患者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医师下达医嘱,同时从医疗角度对护理方案提出指导性意见,责任护士做好记录。查房小组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生理状态,做好答疑解惑工作。③结讨论:查房结束后,小组内部根据患者的病情、治疗重难点展开讨论,同时总结本次查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根据患者病情调整护理方案,确保护理方案的针对性、有效性。针对护理过程中的疾病相关专业知识,责任护士可向急诊医师请教、学习,进一步提升护理的职业素养,增强护理服务质量。

1.3 评价指标:①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过程中发生遗漏治疗药物、输血不按操作规程造成血液浪费、用药错误、不能正确使用设备等护理差错发生率,同时记录护理纠纷投诉率,评估护理安全性。②比较医护联合查房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在评判性思维养成、健康宣教手段、沟通能力及临床护理能力等方面的核心能力变化情况。每项25分,总分100分,分数与护理的核心能力呈正比。③制作并发放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从护理内容、护理效果、服务质量等方面评估护理效果。其中,总分≥80分为非常满意;79分>基本满意>60分;总分<59分为不满意。总满意率=完全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1.4 统计学处理:研究数据运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行χ2检验,计量资料(±s)比较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差错发生率、护理纠纷投诉率对比:医护协同查房实施前,两组患者在护理差错发生率、护理纠纷投诉率方面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协同组的护理差错发生率、护理纠纷投诉率明显比一般组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差错发生率、护理纠纷投诉率对比

表2 实施前后护理人员核心能力变化情况对比(±s)

表2 实施前后护理人员核心能力变化情况对比(±s)

注:组间数据对比,*P<0.05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2.2 实施前后护理人员核心能力变化情况对比:护理人员的评判性思维、健康宣教、沟通能力、临床护理等核心能力与实施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协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一般组(P<0.05),见表3。

3 讨 论

明确医护分工一直是我国大部分医院使用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方式主要是为了落实责任,明确工作重心[5-7]。但在实际操作中,护理人员对病情把控、用药管理等方面对医嘱依赖性较高,致使在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用错药、操作失当等差错,影响患者体验感,增加了患者投诉率[8-10]。医护协同查房方式主要由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师带队,在插查房过程中通过其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临床实践能力,在查房时适当给予护士指导,增强护士对急诊相关疾病的理论知识认知水平,实现信息全方面、无遗漏的有效沟通,以“交流-协作-互补”的新型医护模式,加强医护联系,提升护士核心能力,降低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安全感、舒适感[11-12]。

本文研究显示,医护协同查房实施后,护理差错发生率、护理纠纷投诉率显著下降,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升,且护理人员的评判性思维、健康宣教、沟通能力、临床护理等核心能力与实施前相比也有明显变化(P<0.05)。证明医护协同查房能为医师更好解患者情况提供机会,同时,通过医护协同查房,也能使医师更加深刻体会到护士工作的不易,对于和谐、友爱的医护关系的搭建意义重大[7]。同时,在协同查房过程中,护士也能及时向医师请教疾病相关知识,从而对于增强护士健康宣教能力、沟通能力、评判性思维等都有积极意义[13]。综上所述,医护协同查房在急诊科留观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它作为一种联系纽带,增进了医护工作互补性,促进了护理人员核心能力提升,有效降低了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和护理纠纷投诉率,安全性高。因此,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投诉率医护急诊科
超声技能提升对急诊科住院医师能力提高的影响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闪光的背影——献给战斗在一线救死扶伤的医护工作者
破茧而生 近代中国女西医护的养成之路
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注射室的运用效果
门诊输液室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