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个月婴儿川崎病联合治疗后因子水平及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的观察

2020-06-19罗文秀曾俊峰蒋丰智唐明生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3期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川崎性反应

罗文秀 曾俊峰 蒋丰智 唐明生

(1 深圳市龙华区妇幼保健院儿科,广东 深圳 518000;2 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广东 东莞 523000)

川崎病是一种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表现为全身性中小血管炎,表现为小儿急性发热、皮疹、口腔黏膜弥漫充血、颈部非脓性淋巴结肿大、手足硬性水肿等,严重者病情侵犯冠状动脉,诱发冠状动脉扩张与冠状动脉瘤,甚至造成心肌梗死[1]。本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小儿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免疫炎性因子在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临床将控制炎性反应、降低冠状动脉损害、缓解临床症状作为治疗的主要任务[2]。目前,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是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案,在临床应用广泛。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6个月川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具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2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儿科治疗的75例川崎病<6个月婴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1~5个月,平均年龄(3.7±1.1)个月,病程5~7 d;对照组3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1~5个月,平均年龄(3.2±0.8)个月,病程5~9 d;所有患儿均符合川崎病诊断标准,发热时间≥5 d,平均体温(38.9±0.3)℃,急性期手足出现硬肿、手足末端有点状或片状红斑出现,眼结膜或口咽部黏膜红肿充血,颈部淋巴结肿大,直径超过1.5 cm,且非化脓性;其中,Ⅰ期16例、Ⅱ期29例、Ⅲ期20例、Ⅳ期10例;排除伴有严重感染、心力衰竭、药物过敏;比较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临床表现等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均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130078)30~50 mg/(kg·d),3次/d,热退3 d后改为3~5 mg/(kg·d),1次/d,饭后服用。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使用丙种球蛋白(华兰生物工程重庆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S20113011),静脉滴注2 g/(kg·d)[3]。对照组使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1 g/(kg·d)。两组患儿均治疗8周后评价疗效。

1.3 疗效判断标准。显效:治疗5 d内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各项实验室指标均恢复正常,影像学检查冠状动脉无扩张;有效:治疗8 d内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各项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影像学检查冠状动脉无扩张;无效:治疗12 d后临床症状和体征仍未改善甚至加重,各项实验室指标无好转,影像学检查冠状动脉有严重扩张甚至形成动脉瘤[4]。

1.4 观察指标:记录退热时间、黏膜充血消退时间、颈部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检测各项炎性因子及血管内皮因子,包括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血小板计数(PLT);统计有无冠状动脉病变发生。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率(%)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比较,见表2。

2.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各项因子水平比较,见表3。

2.4 两组患儿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比较,见表4。

表2 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s)

表2 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各项因子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各项因子水平比较(±s)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相比,P<0.05

表4 两组患儿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比较

3 讨 论

川崎病是小儿特有疾病,表现为全身小血管炎症,症状与感染性疾病十分相似,临床常发生误诊误治。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患儿发病后出现全身中小血管出现特异性的炎性反应,同时可因免疫激活、血栓前状态等增强炎性反应程度,使内皮活化,血管内皮损伤,通透性增加,造成病情的恶性循环,最终可造成冠状动脉损伤,引发冠状动脉狭窄、冠状动脉瘤、急性心肌梗死、甚至死亡[5]。临床治疗的关键在于抑制炎症发展、阻止血管内皮活化[6]。

阿司匹林是本病常用药物,其属于非甾体抗炎药,能有效抑制花生四烯酸(AA)的作用,减少组胺等炎性解质的释放,具有解热、镇痛、抗炎的功效;同时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阻止内皮血栓的形成,保护内皮细胞功能[7]。丙种球蛋白是一种特异性的免疫球蛋白,可调控机体免疫细胞功能,封闭血小板、血管内皮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的FC受体,抑制小血管免疫性炎症,增强机体抗炎效果;还可保护血管内皮,防止血小板的黏附聚集[8]。

CRP是炎症敏感性指标,在炎症开始数小时内即升高,在临床广泛用于炎症状态的监测。PCT是反应全身炎性反应活跃程度的因子,当机体发生炎性反应时,可快速升高。川崎病患儿存在血管内皮损伤,导致血管壁上胶原暴露,使PLT黏附并活化,因此PLT是本病发病的急性时相反应物[9]。患儿发病后体内大量炎性因子、纤维蛋白原、球蛋白等的产生可导致ESR显著加快,临床可用ESR评估患儿病情,特别是合并冠状动脉损伤患儿的急性炎性反应程度[10]。WBC和NEUT是血常规检测项目,在炎性反应时也会升高,但受影响因素较多,敏感性不及CRP和PCT。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黏膜充血消退时间、颈部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PCT、ESR、WBC、NEUT、PL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充分证明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6个月川崎病的临床疗效确切,炎症抑制力强,能有效加快症状的缓解,降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丙种球蛋白川崎性反应
微软进军“工业元宇宙” 川崎要用HoloLens设备制造机器人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TCF3基因突变至无丙种球蛋白血症1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川崎病的研究概况及诊断治疗进展
伴急腹症的川崎病儿童临床分析4例
肠道菌群失调通过促进炎性反应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在识别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护理干预对丙种球蛋白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效果
纤维支气管镜下氨溴索肺泡灌洗对非出血型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患者肺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
丙种球蛋白 能当增强抵抗力的保健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