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瘢痕妊娠的临床分析

2020-06-19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3期
关键词:孕囊米索瘢痕

(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医院妇产科,辽宁 丹东 118000)

瘢痕妊娠在临床中是指存在剖宫产史女性再次妊娠时孕囊着床在子宫原瘢痕处的异常妊娠情况,具有常见、易发、难处理等特点[1]。据临床资料[2]记载,瘢痕妊娠是临床中风险极高的异常妊娠类型,如未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便会导致阴道大量流血及妊娠晚期子宫破裂,严重威胁孕妇自身健康。近年来,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开放,直接诱使临床瘢痕妊娠发生率增加,故而针对其有必要及时施以对应治疗,以对其健康提供保障。本院就60例瘢痕妊娠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开展研究,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抽取我院于2017年6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20例瘢痕妊娠患者,纳入标准[3]:①患者均接受影像学及血清β-HCG指标检测确诊为瘢痕妊娠;②患者妊娠时间≤8周;③明确并自愿参与本研究;④均未出现子宫破裂;⑤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精神认知障碍;②对研究采用药物部分成分过敏者;③合并术前6个月服用其他激素类药物;④合并慢性代谢性终身性疾病;⑤参与其他研究者。采用均衡分组法分为参照组和联合组,各60例。联合组年龄23~39岁,平均(31.5±1.3)岁,其中存在1次剖宫产41例,存在2次剖宫产19例;参照组年龄24~38岁,平均(31.4±1.4)岁,其中存在1次剖宫产43例,存在2次剖宫产17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经统计学SPSS21.0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组间对比研究。

1.2 方法:参照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米非司酮(生产企业: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50003)口服,每次75 mg,每天2次;清晨空腹和睡前口服;联合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米索前列醇(生产厂家: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0668)口服,每次0.6 mg,每日1次;均连续服用3 d。

1.3 研究指标:观察治疗效果,包括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子宫出血量、子宫大小、孕囊直径大小及治疗前后血清β-HCG指标变化。治疗总有效率以患者治疗后恢复情况进行判定,显效:患者经治疗,孕囊完全排出,临床症状及阴道流血情况明显得到改善,经影像学观察患者子宫大小恢复正常,妊娠消失;有效:经治疗,患者孕囊未完全排除,有少量残留,阴道流血量有明显减少,经影像学观察患者子宫与正常子宫相比偏大,需要接受清宫术治疗;无效:患者经治疗,临床症状及子宫状态均未得到改善,病情存在加重迹象,需立即接受手术治疗;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4]。

表1 治疗总有效率对比[n(%)]

表2 子宫出血量、子宫大小及孕囊直径对比(±s)

表2 子宫出血量、子宫大小及孕囊直径对比(±s)

1.4 数据处理:本研究数据处理采取SPSS21.0统计学软件开展,计数数据呈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χ2检验,计量数据呈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当P<0.05时,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57/60),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5.00%(45/60),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参照组相比要高,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2/60),其中恶心1例、呕吐1例,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33%(14/60),其中头晕3例、头痛2例、恶心3例、呕吐2例、腹泻2例、腹痛2例;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参照组相比要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χ2=8.926,P=0.003)。

2.3 子宫出血量、子宫大小及孕囊直径对比:联合组子宫出血量与参照组相比要少,子宫大小及孕囊直径与参照组相比要小,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治疗前后血清β-HCG指标变化:治疗前,联合组血清β-HCG指标为(421.16±60.42)U/L,参照组血清β-HCG指标为(421.32±60.25)U/L,组间血清β-HCG指标对比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15,P=0.494)。治疗后,联合组血清β-HCG指标为(481.95±80.42)U/L,参照组血清β-HCG指标为(455.62±80.22)U/L,联合组血清β-HCG指标与参照组及治疗前相比要高,对比有统计学意义(t=1.773、4.608,P=0.039、0.000)。

3 讨 论

瘢痕妊娠是由存在剖宫产史孕龄妇女再次妊娠时孕囊异常着床导致,可对患者健康造成影响,严重时甚至有可能致其死亡[5-6]。以往临床针对瘢痕妊娠患者多采用保守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但由于临床大多患者对于手术治疗存在恐惧心理,外加对手术治疗认知程度较低,故而使得药物治疗成为临床广泛采用的治疗手段。米非司酮是临床用于抗早孕、催经止孕的常用药物,该药物具有较强的抗糖皮质激素的活性及孕酮受体亲和力,经服用后能够抗受精卵着床,并诱使月经及促进宫颈成熟的作用,而其催经止孕机制则是通过竞争内膜脱落的孕酮受体来阻断孕酮的作用,从而达到止孕的目的[7-8]。而在瘢痕妊娠治疗中,该药物能够对子宫颈进行软化和扩张,并使得妊娠的蜕膜和绒毛组织变形,内源性的前列腺素释放促使LH下降,促使黄体发育的胚囊坏死,以达到治疗效果[9]。但是在具体治疗过程中,单独采用米非司酮治疗限制颇多,并无法准确满足临床所有瘢痕妊娠患者的治疗需求,故而有必要在其治疗基础上辅以有效药物,以对治疗效果作出提升。米索前列醇是前列腺素E1衍生物,具有E类前列腺素的药理活性,对于妊娠子宫有收缩作用,给药后能够对机体子宫状态进行改善,包括软化子宫颈、增强子宫张力及增强宫内压等情况,并促使患者宫缩,对其子宫进行保护的同时减少出血量,从而增强临床治疗效果[10]。本研究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5.00%),不良反应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参照组的(23.33%),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治疗,患者子宫出血量明显减少,且子宫大小及孕囊直径均得到有效控制,证实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瘢痕妊娠可取得满意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在瘢痕妊娠中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具有显著效果,能够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并使其血清β-HCG指标得到改善的同时,确保其子宫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孕囊米索瘢痕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植入型切口妊娠孕囊植入深度的MRI特点分析*
米索前列醇在妇科临床的应用
米索前列醇在计划生育临床干预中的应用效果
1.5T磁共振多序列成像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诊断价值研究⋆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宫颈阴道双球囊与米索前列醇在高危产妇引产中的应用
缩宫素配合米索前列醇片在产后宫缩乏力减少产后出血的临床评价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超声对早孕胚胎停止发育60例的观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