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血液化验在急性感染性发热患者诊断中的价值

2020-06-19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3期
关键词:降钙素血常规阳性

(山东省蓬莱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山东 蓬莱 265612)

发热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十分常见的症状,其中细菌感染是导致患者出现发热症状的主要原因[1]。通常情况下,医疗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与诱导患者发病的因素进行有效结合,然而因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容易引起相似度较高的临床症状,所以很难准确的辨别患者属于哪种感染,从而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诊断和治疗[2-3]。在临床中,急性感染性发热属于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如果患者早期得不到有效治疗,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会有全身性炎症情况发生,严重者会损害患者的内脏器官[4-5]。因此,为实现对患者疾病的有效诊断和治疗,需要积极探究有效的诊断方法。遂本文主要探究在急性感染性发热患者诊断中运用血液化验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在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90例急性感染性发热患者,男49例、女41例,年龄31~75岁,平均(53.35±10.58)岁,其中细菌感染、病毒感染例数分别为65例、25例。两种感染患者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可以予以比较。

1.2 检查方法:在采血前12 h内,嘱患者保持空腹状态,在早上8点至9点对患者的静脉血进行采集,将静脉血抽取完以后及时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如果检测的血标本无法及时检测,应当将其保存在温度为-20 ℃的冰箱内。通过固相免疫层析法进行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利用免疫比浊法进行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通过流式白细胞计数法进行血常规检查。严格根据试剂盒仪器的说明方法和标准操作规程进行相关检测,同时利用专用的血液培养瓶和自动血液细菌培养系统进行血液培养,并且利用全自动药敏鉴定系统进行细菌鉴定。

1.3 阳性评价标准[6-7]: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的阳性标准为结果超过10 mg/L,白细胞的阳性标准为结果超过10×109/L,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的阳性标准为结果超过0.49 ng/L。

1.4 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用(±s)、[n(%)]表示,t、χ2检验,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不同方法检测的阳性检出率情况:与单纯血清降钙素原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血常规检查相比,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较高(P<0.05)。而三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比不同检查方法对两种感染类型的检测结果情况:分别运用血清降钙素原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检查和血常规检查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患者,结果发现,与病毒感染患者相比,细菌感染患者的血清降钙素、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水平均较高(P<0.05)。见表2。

表1 比较不同方法检测的阳性检出率情况(n)

表2 对比不同检查方法对两种感染类型的检测结果(±s)

表2 对比不同检查方法对两种感染类型的检测结果(±s)

3 讨 论

在不断发展医学技术的影响作用下,逐渐发展进步了临床检验技术,近年来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开始广泛应用血清C-反应蛋白检查[8]。国内外研究显示,血清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蛋白,它由人体肝脏合成,它对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具有提高作用,在人体感染细菌的情况下,肝脏会将大量的C-反应蛋白合成,从而有效提升血清中的C-反应蛋白水平,因此通过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就可以对患者是否发生感染进行判断,然而其存在较低的特异性[9-10]。血清降钙素属于一种糖蛋白,它不存在激素活性,患者在受到细菌感染时,在相关组织中,血清降钙素会实现广泛的表达,因此在细菌感染诊断中,它可以作为一种标志物。在健康的生理状态下,血清降钙素只会在肺神经和甲状腺神经内分泌细胞中进行广泛表达,因此基本上无法在外周血中检测出血清降钙素,然而在病理状态下,细菌毒素,白细胞、肿瘤坏死因子等炎性细胞因子会对血清降钙素的分泌产生影响作用,同时随着细菌感染程度的加重,会使血清降钙素水平不断升高,然而药物对其影响较小,且其具有稳定的性质,所以在评估细菌感染过程中,血清降钙素能够作为一项新指标,经过对血清降钙素进行测量,能够判断出患者是由于哪种感染引起的发热。相比于血常规检查,血清降钙素检测和血清C-反应蛋白检查的检测速度更快,具有更加简单的操作方法,且其可靠性更高[11]。

本文通过探究在急性感染性发热患者诊断中运用血液化验的临床价值,结果显示,与单纯血清降钙素原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检查、血常规检查相比,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83.33%)较高(P<0.05),该研究结果和王东蕾学者[12]研究的联合检测的阳性确诊率为81.70%,联合检查明显高于3个单一检查的确诊率的结果一致;且与病毒感染患者相比,通过血清降钙素原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检查、血常规检查发现,细菌感染患者的相关指标水平均较高(P<0.05)。表明对于细菌感染性疾病来说,血清降钙素原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检查、血常规检查均可以作为其血清标志物,在急性感染性发展患者诊断中通过上述三种方式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十分重要。

综上所述,血清降钙素原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检查、血常规检查的结果均比较可靠,技术比较成熟,且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在急性感染性发热诊断中,其临床价值较明显,然而联合应用上述三种检测方法,其检查效果更加明显。因此,应当在临床上积极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降钙素血常规阳性
食品核酸阳性情况为何突然变多
降钙素原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指导使用抗生素的效果分析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降钙素原在细菌感染中临床应用的研究
血常规解读
降钙素原、D-二聚体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
人-人嵌合抗丙肝抗体检测阳性对照品的研制及应用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血常规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抛开“阳性之笔”:《怕飞》身体叙事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