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伐沙班用于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2020-06-19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3期
关键词:利伐沙班消融术抗凝

(辽阳市中心医院药剂科,辽宁 辽阳 111000)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此病多发生于老年人群[1]。心房颤动患者的心率往往快而不规律,患者会出现心悸、眩晕、胸部不适、气短等临床症状,若患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此病会导致患者死亡[2]。临床上主要对心房颤动患者实施导管消融术治疗,在手术后给予患者合理的药物治疗进行抗凝,以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3]。但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具有较高的血栓栓塞发生风险,同时相关研究表明,血栓栓塞是诱发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所以导管消融围术期选择合理的抗凝方案对心房颤动患者十分重要。本文主要研究利伐沙班用于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于我院接受导管消融术治疗的74例心房颤动患者进行研究,选取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7例)、观察组(37例)。对照组:年龄为48~81岁,平均年龄(64.43±6.22)岁;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6例。观察组:年龄为49~82岁,平均年龄(65.29±6.28)岁;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5例。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研究委员会审批。两组患者资料比较,P>0.05,可作对比。纳入标准:①均符合心房颤动疾病诊断标准;②均接受导管消融术治疗;③临床资料完整;④依从性良好;⑤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抗凝禁忌证者;②导管消融术术后未转复为窦性心律者;③左心房血栓者;④伴心脏瓣膜病史者;⑤中途退组者。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在术后接受华法林进行抗凝,方法为:在手术后,给予患者口服华法林,口服剂量为2.5毫克/次,1次/天。观察组患者在术后接受利伐沙班进行抗凝,方法为:在手术后,给予患者口服利伐沙班,口服剂量为10毫克/次,1次/天。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统计两组患者的出血发生情况(分为轻度出血、中度出血、重度出血3个等级)、治疗前后INR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短暂性缺血、外周栓塞、缺血性脑病三项),并进行对比。

1.4 数据处理:应用SPSS21.0软件行统计学处理,计数数据采用百分数表示,行χ2检验,计量数据,以(±s)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出血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出血发生率为5.41%,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出血发生率,数据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NR对比: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NR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NR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的INR为(2.63±0.25),高于对照组的(1.91±0.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出血情况对比[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NR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NR对比(±s)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0%,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 论

随着我国人们生活压力及工作压力的不断加大,人们的心脏负荷逐渐增加,导致人们容易出现多种心脏疾病[4-5]。心房颤动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脏疾病,此病是心律失常中较为常见的病情,此病会对患者的心脏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患者会出现心悸、胸闷、眩晕、气短等临床症状,若患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患者的血流速度会明显下降,进而出现血流瘀滞、血小板活化、心房内膜损伤等症状,进而形成血栓,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6-7]。

临床上主要对心房颤动患者实施导管消融术治疗,通过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但术后患者系统性栓塞发生风险较高,因此在手术后需要给予患者合理的药物进行抗凝,以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8]。临床上常用的抗凝药物为华法林和利伐沙班,华法林是一种常用的抗血栓药物,此药属于双香豆素类抗凝剂,可以阻断凝血因子,进而起到良好的抗凝效果,但是此药抗凝时需要将INR控制在2.0-3.0之间,导致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差[9];利伐沙班是一种特异性抑制凝血因子Xa,具有较高的选择性。此药起效较快、吸收良好,可以延长凝血酶原的时间,抑制纤维蛋白合成,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现象,进而起到良好的抗凝效果,并且此药无需常规检验凝血、频繁调整剂量,临床应用较为方便[10]。本研究主要对选取的行导管消融术后的心房颤动患者应用利伐沙班进行抗凝,同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本文研究得出,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出血发生率为5.41%,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出血发生率,数据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NR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的INR为(2.63±0.25),高于对照组的(1.91±0.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0%,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说明利伐沙班用于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抗凝效果显著,且用药安全指数较高,研究可行。

综上所述,心房颤动在导管消融术后接受利伐沙班进行抗凝,可以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和出血情况的出现,并且可以改善患者的INR,值得被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利伐沙班消融术抗凝
心脏磁共振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
脊柱内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效果
利伐沙班联合氯吡格雷对房颤合并冠心病行经皮冠脉介入术患者的疗效观察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会厌囊肿的效果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利伐沙班用于股腘动脉粥样硬化闭塞支架植入术后的临床观察
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应用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Mutually Benefi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