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对卵巢巧克力囊肿的治疗效果评价

2020-06-19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3期
关键词:司酮囊肿巧克力

(鞍山市妇儿医院生殖中心,辽宁 鞍山 114000)

卵巢巧克力囊肿为子宫内膜碎片于卵巢表面种植所致的异位病变,且可能发生破裂,导致患者出现盆腔疼痛、痛经、月经紊乱,甚至可能导致不孕症状,使患者身心健康均受到严重影响[1]。致病因素尚无统一定论,腹腔镜手术为生育期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但由于卵巢巧克力囊肿术后易复发,因此单纯应用腹腔镜手术切除效果欠佳,需为患者实施术后药物巩固治疗[2]。米非司酮属于常用药物,其为孕激素受体拮抗剂,临床研究证实在子宫肌瘤治疗中可可取得不错效果[3]。但对于其在卵巢巧克力囊肿治疗中的疗效却无过多报道。本次研究就选取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80例,探讨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对卵巢巧克力囊肿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年龄23~46岁,平均(35.1±4.8)岁,病程6个月~4年,平均(1.5±0.3)年,囊肿直径3~13 cm,平均(6.8±1.5)cm,发病位置:左侧13例,右侧15例,双侧12例;观察组年龄22~46岁,平均(35.6±5.0)岁,病程6个月~4年,平均(1.7±0.5)年,囊肿直径3~13 cm,平均(6.7±1.8)cm,发病位置:左侧14例,右侧16例,双侧10例。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卵巢巧克力囊肿诊断标准[4],经临床B超检查确诊;已婚育龄女性,年龄≥22岁;具备明显痛经症状,合并性交痛与盆腔痛症状;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排除标准: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病变;心肝肾严重功能障碍;存在腹腔镜禁忌证;研究药物过敏者。

1.2 研究方法:全部患者接受腹腔镜下巧克力囊肿剥除术治疗前均完善术前检查与准备工作,手术的开展时间为月经干净后3~7 d,入室后实施气管插管与全身麻醉,为患者应用膀胱截石位,头低臀高,常规对气腹进行建立,保持气腹压为12~14 mm Hg。采用Trocar插入,于囊肿表面覆盖卵巢组织较少部位采用单极电钩划开约1 cm的切口,应用弯钳实施钝性分离,将囊壁逐次剥除,若表明发生出血情况则应用双极电凝进行灼烧止血,采用生理盐水对腹腔开展冲洗,止血成功后在创面采用几丁糖喷洒。手术完成后采用抗生素实施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术后为患者应用米非司酮片(上海医药有限公司新华联制药厂,国药准字:H10950202)进行口服治疗,每次10 mg,每日1次,连续用药3个月。并为患者开展护肝治疗,每月为其实施1次肝功能检查,若患者肝功能无明显异常情况,则按照原剂量维持应用米非司酮,若肝功能明显异常,则遵照医嘱停止药物应用,为患者实施其他方式治疗。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卵巢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复发情况。术后为患者开展6个月时间随访,术后3个月为患者开展疗效评价,并记录患者术后6个月内的复发情况。疗效判定标准:卵巢巧克力囊肿症状(痛经、性交痛、月经不调、不规则腹痛等)完全消失,B超检查显示无肿物,则为显效;卵巢巧克力囊肿症状得以改善,B超检查显示无肿物,则为有效;卵巢巧克力囊肿症状无改善,则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00%。B超检查显示存在新发肿物,或血清CA125达到35kU/L及以上,则为复发[5]。卵巢功能指标包括血清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与孕酮(P)水平,分别于两组术前月经第3天、对照组术后与观察组停药后首次月经第3天对患者静脉血进行采集,检测方法为放射免疫法。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卵巢功能指标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卵巢功能指标水平比较(±s)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卵巢功能指标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后FSH、E2、LH与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复发率比较:观察组用药过程中发生头痛3例,胃部不适1例,肝功能异常3例,经对症处理后不良反应均消除。对照组复发5例,观察组复发1例,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207,P<0.05)。

3 讨 论

卵巢属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常见发病部位,有资料报道称,超过80%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会对一侧卵巢造成侵袭,且有接近一半患者的双侧卵巢均会受到影响[6]。卵巢巧克力囊肿易发人群为年轻女性,对于疾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无统一定论,手术切除为有效治疗方法,但术后复发率高,有资料报道卵巢巧克力囊肿在接受保守性手术治疗后1年的复发率可达到13%~26%,3~5年的复发率为15%~38%,表明卵巢巧克力囊肿接受保守手术治疗后复发风险高[7]。

目前临床上在对卵巢巧克力囊肿进行治疗时,腹腔镜手术的应用十分普遍,其对机体造成的手术创伤小,有利于术后恢复,患者接受度高,但腹腔镜手术的实施仅可将肉眼可辨认病灶去除,容易导致微小病灶残留,同时严重粘连的存在也会对病灶去除产生影响[8]。术后受到激素影响,也会导致病灶继续增殖或复发,因此在手术实施后,需为患者应用药物开展巩固治疗,使残存病灶得到有效消除,尤其是对于需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女性患者[9]。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提示腹腔镜术后联合米非司酮可提升卵巢巧克力囊肿的治疗效果,米非司酮为孕激素拮抗剂,其可对子宫内膜受体产生作用,可发挥较好的抗孕激素效果,和孕酮受体间的结合效率超过孕酮5倍,同时可发挥一定的非竞争性抗雌激素作用。在对卵巢巧克力囊肿进行治疗时,米非司酮的作用机制为:对垂体与卵巢功能进行抑制,促使子宫内膜萎缩与水肿而导致闭经,使雌激素水降低,抑制排卵,进而使异位病灶出现坏死吸收,使术后残存病灶得到有效控制,缓解疾病症状。将米非司酮小剂量应用,可对排卵与月经来潮进行抑制,但仍存在卵泡发育;除此之外,小剂量米非司酮即可对内膜生长活性进行抑制,又不会引发雌激素缺乏,无需为患者实施激素反加疗法,为停药后妊娠提供良好激素环境[10]。

治疗前后FSH、E2、LH与P水平是对卵巢储备功能进行反映的重要指标,通过检测上述指标,可实现客观评价卵巢储备功能的目的。卵巢内雌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场所均为卵泡,血清E2的合成需借助颗粒细胞与乱泡膜细胞的作用,因此血清E2可对卵巢储备功能进行直接反映。当卵巢储备功能降低,窦状卵泡数量减少,或卵泡无法得到良好发育,使得雌激素水平降低;受到机体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负反馈调节,可对下丘脑释放促性腺激素进行诱导,从而使激素水平提高,垂体释放的FSH与LH数量增加[11]。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后FSH、E2、LH与P水平均无明显差异,提示小剂量米非司酮的应用并不会对机体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产生长期抑制,停止药物应用后则可自行解除对性腺轴的抑制,不会对患者的月经以及生育产生不良影响[12]。同时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较少,症状轻微,提示米非司酮的应用可减少卵巢巧克力囊肿腹腔镜术后的复发,且药物应用的不良反应少,具备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可有效提升卵巢巧克力囊肿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且不会明显影响患者机体卵巢功能。

猜你喜欢

司酮囊肿巧克力
米非司酮的药理作用和体内过程
针药结合治疗巧克力囊肿案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干预
共有多少巧克力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腰骶部巨大皮脂腺囊肿1例
吃不完的巧克力
哪些表现提示我们得了巧克力囊肿
危机!未来可能吃不到巧克力
“巧克力”吃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