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课例研究为抓手

2020-06-15徐建芳

关键词:教科研课例教研

徐建芳

摘要: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教科研训一体化,以课例研究为抓手,依托主题活动展开,强调从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出发,通过教师群体的研究活动解决教学难题,从而达到改进教学实践的目的。在实践中摸索出的课例研究的主要流程是:确定主题—课前准备—课堂观察—课后研讨—撰写感受。

关键词:课例研究深度学习微项目化

一、课例研究:教科研训一体化的重要抓手

教科研训一体化过程中,研究与培训紧密关联。一方面,教学问题的发现、分析、理解与解决,是以理论为指导,以实践为载体,理论与实践相融通的培训过程;另一方面,培训贯穿研究的始终。

我们的信息技术学科教科研训一体化,以课例研究为抓手,依托主题活动展开,强调从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出发,通过教师群体的研究活动解决教学难题。课例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改进教学。这个过程是如何实现的呢?我们在摸索中求解。

二、课例研究的主要流程

下面,以一次“深度学习,让教学触及学生心灵”的课例研究主题活动为例,阐述其主要流程。

(一)确定主题

传统的教研活动基本是“就课论课”,研讨主题不明确,效果欠佳。而教科研训一体化理念下的课例研究,以教师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参与课例研究的教师需要经历“疑问—规划—行动—观察—反思”的过程。其中,主题的确定是课例研究的起点。

笔者在平常听课的过程中发现,教师上课以教知识和技能为主,学生的课堂学习呈现碎片化,更多表现为虚假学习和浅层学习。于是,我们提出了“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主张。为了让教师更好地了解什么是深度学习并在课堂中开展深度学习,我们进一步聚焦“深度学习,让教学触及学生心灵”的课例研究主题。

(二)课前准备

教师要有意识地汲取与主题相关的理论知识,搜集并分析相关文献,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设想。以本次活动为例,承办活动的学校刚刚完成创新实验室的创建,该校参与课例研究的教师通过组内商讨,并根据学情,提出了以项目化的学习方式促进深度学习的设想。

教师还要精心设计教案,因为教案是课例研究开展的重要支撑。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发展水平,再结合教学环境,才能确定上课的内容。由于学生已有使用创新实验室的经验,能熟练操作iPad中的绘图软件,所以,教师确立以《创意激光》一课,带领学生了解杯垫的制作过程。

(三)课堂观察

观察课堂时,听课教师一定要坐到学生中去。《创意激光》教学中,听课教师坐在学生座位的周围。在上课教师提出制作杯垫的学习任务之前,先进行“用户”需求分析,让学生锁定一位“用户”(听课教师),询问想要杯垫的样子。学生与“用户”交流后,绘制杯垫草图;“用户”适时提出修改意见。其他听课教师也可以近距离地观察学生使用软件绘制杯垫的过程,以及组内成员分工情况。其间,上课教师只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而学生通过动手和合作,体验到完整的杯垫制作流程。这里,教师着重培养了学生对事件的分析与规划能力,而不是单纯的技能。

(四)课后研讨

与以往以“评价”为主的课后研讨不同,我们的课例研究专注于问题解决。本次活动中,开课教师阐述了自己最初看到活动主题的困惑,在与同仁交流后,逐渐领悟了深度学习的内涵。观课教师也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比如“过程性评价比较少”“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短”“时间分配不合理,导致评选杯垫环节没实现”等,并将观察到的课堂与自己的课堂做比较,让研讨走向纵深。

(五)撰写感受

每次教研活动的时间只有半天,不能保证每位成员都有机会交流发言。所以,为了不让教研活动成为走过场,笔者设计了《教研活动记录表》,要求每位听课教师将观课意见和活动感受在活动结束后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笔者将观课意见整合后反馈给执教教师,帮助执教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调整和改进。以下是陈忠祥老师在《教研活动记录表》中记录的观课意见与活动感受:

“……从整节课看,杯垫制作是完全基于信息技术支撑下(激光雕刻技术)的微项目式学习,在整个过程中技术实现只是让创意想法落地的一环。在我看来,这个项目更是对学生软实力(合作交流、思维创新)的孵育,算是综合实践活动。如果课堂教学环节前面再紧凑一些,后面的作品展示就会有充足的时间。”

“本次活动主题是‘深度学习,让教学触及学生心灵。学生不能只是机械地完成软件的操作,而是要将所习得的技能能灵活运用到作品设计上,项目式学习更是让学生的综合能力有质的提升。同时,我认为,学生对计算机软件的操作是否熟练,也会影响到后续学习。小学生尤其三、四年级的学生对计算机操作有多少认知?有时机械的操作掌握了,但是对操作背后所富含的意义、细节能了解到什么程度呢?这都需要我们思考。”

教科研训一体化理念下的课例研究引领教师走上一条自律的专业发展之路。从课前的理论学习,到课堂观察、课后研讨及填写《教研活动记录表》,“一群”教师在鲜活的实践场域做“接地气”的研究,渐入专业成长的佳境。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依托学科发展共同体区域推进教科研训一体化的实践研究”(编号:Jc/2016/3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王七林.教科研训一体:指向质量提升的教师专业发展新路径[J].江苏教育,2019(54).

[2] 安桂清.课例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學科教育

猜你喜欢

教科研课例教研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基于STEAM教育的立体教科研模式构建与实施
关于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的行动策略研究
School life课堂实录
课例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课例: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如何抓好园本教科研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