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汽车维修专业课堂

2020-06-15辽宁

汽车维修与保养 2020年3期
关键词:汽车高职专业

◆文/辽宁

传统汽车维修专业在高职院校并不是新兴专业,但随着汽车维修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市场对新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传统的以机械为主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当前的需要。传统的高职汽车维修类专业课教学关注的仍然是教师的“讲”,而忽视了课堂的主体——学生的“学”,课堂上还存在学生迟到、早退、表现差、听不懂、兴趣低,甚至玩手机、睡觉的现象出现,这就给汽车维修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发展提出了问题,汽车维修类专业课的课堂教学有效性改革势在必行。为找到应对汽检专业课堂质量提升策略和本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因此开展了本次实践和研究工作。

一、学生课堂兴趣缺失的原因及现状

1.教师方面

(1)教学手段单一

教师上课手段比较单一,对课堂缺乏设计,教师上课形式单一,采取传统“满堂灌”的方式,缺少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课本为中心,教师单方面向学生讲述经典理论知识,学生不能参与到课堂中,如果仅以课本为中心开展教学,学生很难对教材中各个复杂的结构产生兴趣。使用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会造成:一是容易使学生长时间处于被动听课状态,在听课过程中缺少思考的过程,久而久之造成听觉疲劳,出现走神、开小差,继而对课堂失去兴趣,最终演变成上课迟到、早退,课上玩手机、睡觉等;二是容易使教师讲课时缺乏热情且造成身体疲惫,甚至过早产生职业倦怠。

(2)师生缺乏有效沟通

如果教师的人格特征首先被学生认可和接受,在此基础上开展知识教学和课堂管理也就会轻松起来。汽车专业技术课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上,教师的人格特征决定了教师本身能不能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如果教师本身人格特征不能被学生接受,教师则很难通过超高的技能水平由单一方面原因获得学生的青睐。

(3)新知识技能储备不足

汽车维修教师普遍存在对新知识技能储备不足的现象,教师将课程从教学体系中孤立出来,课堂上只能单纯讲述课程的书本知识,不能将课程理论的重要知识点和整个专业实训形成很好的融合,使学生的知识讲解不系统,听课感觉孤立、枯燥,学生对知识掌握也就很难做到融会贯通。同时,对于学生提出的新问题,如汽检专业学生感兴趣的有关新能源技术、车联网和自动驾驶等问题,教师只有结合当前市场前景预期、企业技术现状和未来技术趋势等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解答,学生才能对老师的知识技能储备充满向往和心生敬畏、教师只有辅助学生就业问题和明确未来努力方向,学生才能对老师的课程产生兴趣。虽然汽车维修专业进行了教学改革,采用实车、直观教学法,但基本上都是简单的机械操作和模仿性的操作,高职学生大多文化基础较差,无法使学生触类旁通、缺乏空间想象力。

2.学生方面

和大多数其他专业的高职院校学生一样,汽车维修维修专业的学生学习激情不高,普遍存在着不思进取、厌学、叛逆的思想,有些学生更是出现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学生学习动力不强,有些学生无法正常进行原本已经分配的实训任务,导致小组实训进度出现较大的差异。因此影响了课堂教学进程和效果。

一方面学生认为理论学习解决不了实际问题,部分学生错误的认为不需要学习很多的理论知识,职业院校定位旨在培养维修工,这样的学生不善于利用理论知识解决没有遇到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学生认为今后企业实际从事的工作和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会有偏差,就会觉得既然到企业里还要重新学习一遍,上课就没有那么重要了导致不再认真学习,自我要求降低。而这种学生理解错误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上课时技能传授环节出现问题,没有将所授操作方法和企业异同进行结合讲解。

(1)对行业前景迷茫

学生往往对企业的期望待遇较高,而实际能够得到的待遇却较低,造成学生就业满意度低,这会在学生内心形成一个错误的推断,学与不学都一样,待遇都不会好。部分学生甚至拿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一些同学现状与自己当前处境做对比,从初始待遇的角度出发比较,对自己的未来前景堪忧,盲目自我否定,从而导致课上学习没有动力。这也是学生对整个产业现状,未来行业前景不了解而产生的错误推断所致,也与学校前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不到位有关。

(2)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无关

学生所学专业是由父母、亲友意愿而定被动选择的,随着专业知识学习的深入和对专业了解加深,学生不但没有培养起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部分学生反而越熟悉越发觉自己不适合当前所学专业。因此,在就业选择时,学生计划选择与本专业相关度不高的行业进行就业,所以认为上课没有继续学习本门专业的必要,上课学习演变成为了单纯获得最后的毕业证书的必要形式。学校教学地点的不统一、教学设备不足落后、教学环境不利于实训教学,带来了专业教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降低。

针对上述教学对象的现象和特点,教师应该思考在课堂上教学上要因材施教,同时注意如何充分、高效利用课堂教学来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二、打好课堂教学的基础

1.“备”学生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不仅是传道解惑和能力培养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师生之间的知识传递和情感交流的过程,因此上好一堂课,首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才能因材施教,培养他们的能力,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创新的空间。

2.“备”课程

备课首先应“吃透”教材,在备教材时,尤其是新老师,可能会存在对某些内容上没有把握,对某些知识理解不够准确等,对于这些在备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可以查阅相关资料或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加以解决。上好一堂课,备课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备好课也是课堂改革的基本,教师必须具有较强而熟练的备课水平和技能,方可保证教学质量。只有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才能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教师通过备课,能发现和弥补自己业务上的缺陷,从而使业务水平提高。总之,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根本,也是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艺术的过程,更是课堂改革的基本。

三、教学设计提升课堂实效性

通过合理有趣的导入将学生引入课堂,让学生感受到课程的趣味性,再结合市场、企业、个人日常生活中与汽车维修之间发生的实例讲解知识,让学生感受到课程的实用性,如果学生感受到了课堂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开展知识传播也自然水到渠成。

1.教师教学结合企业现状和技术前沿

即使没有培训学习条件教师也应该借助网络资源掌握企业技术现状,了解前沿技术,不断自我充电,提升自身知识水平,才能让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学校期间就按照企业标准培养,未来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真正满足企业人才需求。具有企业经历的教师,可以将企业实际工作与课程相关内容结合讲解,没有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的教师,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参加企业培训学习,深入企业一线,真正做到课程理实结合、校企结合。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充实自己,特别是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应不断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等级,跟上时代发展和学生成长的步伐,这对职业教育课堂管理起促进作用。

2.必要的未来行业市场机遇分析

在学生对行业市场产生怀疑并出现情绪低谷时教师应以市场巨大前景为引导,激发学生兴趣,可以结合当前互联网背景下汽车维修后市场形成的万亿级后市场机遇作为动员,同时,也可以根据学生兴趣,结合汽车维修后市场专营、专修机遇,辅助学生做好未来创新创业职业规划,让学生看到行业发展的美好前景,找到努力学习的源动力,从而抓住未来的市场机遇。学生对于自己所学习专业前景堪忧,主要原因是并不真正了解市场现状和未来前景,所以会被实习阶段的初始工资待遇打击,对专业前景不自信,产生退缩心理,缺乏前进动力。

3.增强引导,让理论学以致用

通过比较说明依靠经验的维修工和掌握理论的维修技师差异,增强学生职业自信,从而增加学习动力。讲述过程注重理实结合解决问题的引导,理论讲解结合实际故障案例,有意识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重视理实结合,让学生既能意识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又能掌握如何在实践中利用所学理论知识。从依靠经验维修和依据理论知识维修的差异出发,阐述未来科技发展迅猛,知识变更迅速,不懂理论,单靠经验维修终将会被淘汰的观点。当前已有大量小型汽车维修维修厂倒闭,主要原因就是经验跟不上技术变革的速度。

4.注重趣味引导,插入故事与案例

加入的趣味元素都要与课堂讲述内容相关,形式可以是老师讲述课程相关的趣事作为课程引入,也可以是老师根据专业知识设置的趣味提问与互动,但不论何种形式,都要和专业相关,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喜欢这门课程。根据课程导入的案例尽量使用“我”的朋友、亲戚、同学、同事等身边人与车之间的案例或自编故事进行引入,案例的讲述一定是第一人称进行,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这个案例就是发生在你我之间的真实情况,学生才能感受的案例的亲切感和实用性,同时,第一人称讲述有助于增强案例的代入感,让学生感受到案例相关知识的实用性。

5.以汽车维修安全和网络趣闻等话题为引导

以汽车维修安全等关乎驾乘人员生命安全的话题小故事开始课程,从关乎亲朋生命安全为目的出发学习知识,帮助亲朋好友远离交通事故进行切入,也能从学生内心提升对课程的重视程度。

从学情分析角度出发,当前高职院校在校生年龄为在2000年以后出生,学生思想活跃,了解并善于传播网络趣事,因此在课堂讲述过程中如果能将与汽车维修相关的网络趣闻作为切入点,如以某司机因为驾驶技术不规范、路边停车操作不当,造成车轮爆胎的视频引入车轮结构讲解课程,能够让更多的同学直观的感受到课堂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带来很好的课堂效果。

四、总结

职业教育由于其课程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教师的个人素质、教学方法、教学理念要求较高,需要教师既要有超前的教育理念,又要有良好的管理方法,还要有扎实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先进的教学思想,掌握优秀的教学方法,提升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达到有效的课堂管理,课堂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职汽车维修类的课堂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多媒体教学和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有效的方法。时代在变,社会在进步,社会需要的高职人才也在变。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势在必行,作为教师也不希望自己的课堂死气沉沉,而是希望课堂上有生机有活力。作为高职教师需要不断地改进课堂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高职教育的目的,培养出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职业能力的汽车维修类高技能人才。

猜你喜欢

汽车高职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汽车的“出卖”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