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分制在维修车间管理中的运用(下)

2020-06-15浙江余林

汽车维修与保养 2020年3期
关键词:车间管理者技能

◆文/浙江 余林

(接上期)

在车间管理中,每个管理者都会碰到诸如制度执行力差、人员效率不高、人员留不住、车间5S管理不到位、员工及部门间沟通不畅、员工技能水平不足、主动性、积极性差等管理中常见的问题,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管理者,同时也成了管理者想方设法想要解决的最重要事情。对于这些问题除了传统的绩效考核方法外,积分制也是一种很好的管理工具。下面我们就来总结车间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而这些对策可以结合积分制管理的运用来进行落实。

一、员工自觉性差,做事要人盯

这是管理者普遍遇到的问题,员工工作没激情、没动力,需要管理者时刻提醒监督,但是对个人的利益又看得很重。针对这类员工,首先就是明确岗位职责,让每个员工都清楚自己的本职工作,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管理者需要利用员工的优势,为其安排合适的岗位和工作,让员工发挥所长。同时,完善绩效考核,让数据说话,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形成良性的竞争环境,让优秀的员工更加优秀,淘汰能力差的员工。实行积分制管理,积分排名产生的同级间的压力,往往比上级交代的命令更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热情。这样产生的内在驱动力,即使管理者不在场,员工也能做到自我严格要求。

二、员工技术能力不足

汽车品牌型号繁多,车型不断地更新换代,新技术越来越普及,造成维修人员技术难以完全掌握,其结果可能就是诊断维修时间长、故障不明确、维修方案失误等,严重影响了服务品质及企业效益。针对这一现象,我们采取的相应对策是:

1.重视员工技能水平的提升,做好规划,给员工搭建内训、外训的学习平台。

2.鼓励员工再教育,参加专业技能培训,提升技能。

3.开展内部技能竞赛或鼓励员工参加外部技能竞赛,激发员工提高技能的积极性。

4.采用积分制,对于参加相应技能培训,或参加技能竞赛获得名次的员工,给予相应积分奖励,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变员工不爱学习的习惯,提高学习积极性。

三、人员难招、难留

目前整个汽车维修企业都面临着招人困难的问题。很多人不愿意从事这一行业,觉得这个行业又脏又累。另外,现在工作岗位从事一线维修的基本以90后为主,他们的做法有时候让人猜不透、想不清。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企业首先应先做好内功, 建立规范的薪酬体系、人员培训晋升制度,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进而从根本上解决汽修工的生存现状,改变他们的看法。另外,企业还应在心理及精神状态层面加强对员工的关注。可以采取积分制,规定员工成为合适岗位的合格人才就给予一定的积分奖励。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人员招工难、用工难的局面。

四、5S管理不到位

5S管理不到位的原因很多,有以下几种情况:

1.没有真正做到全员参与, 领导支持力度不够、管理者热情不高、基层员工参与不积极,随便应付了事。

2.学习、培训、宣传没有做到位,员工只知道口号,不知道5S对企业及个人的重要性。

3.没有具体的实施步骤和明确目标,员工不清楚该怎么做。

4.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监督审核体系,做好做坏一个样。

5S的目标是通过改善环境、提高员工素质,进而提升产品品质,使产品更加具有竞争力。我们可以通过积分制,改变以往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让员工参与管理,鼓励员工针对5S管理不到位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一经采纳给予积分奖励,或者对于做得好的员工设定标准,给予积分奖励。

五、安全管理存在隐患

安全管理关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来不得半点马虎,需要细化安全责任并落实。毫无疑问,对于车间安全管理工作来说,车间主任和班组长是安全责任第一人,需强化现场监督管理、规范工作流程,切实做到为员工安全着想。同时,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可制定安全检查表,统一思想,逐条检查。另外,注重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切勿只注重形式。

采用积分制管理,使员工充分参与车间的安全管理。很多时候一线员工更能发现安全隐患,只是他们不说或者认为是小事没必要说。因此利用积分,对于发现隐患的员工给予积分奖励,一方面有助于员工安全意识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六、有制度,但执行力差

企业制定了很多规章制度,执行时却困难重重,形同虚设。对于执行难的问题,管理者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去解决:

1.制度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去制定,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2.制定制度要力求简单,言简意赅,表达清楚,才能更好地执行。

3.制度要得到员工的认同,才能更好地实施,因此要重视员工参与制度的制定。

4.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管理者更应该积极遵守。

5.重视制度执行中的监督、考核工作,做到违者必究、必罚。

同时,实行积分制管理,对认真遵守公司制度的员工给予积分奖励。同时,对于发现并提出制度存在不合理、并进行改进的员工也给予积分奖励,引导员工认真遵守制度,落实制度。

七、生产效率难以提升

引起维修车间生产效率难以提升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者没有合理的工作计划和分配,不了解员工的实际能力。

2.管理者不知道如何通过有效的方法来激励员工,没有营造积极上进的工作氛围。

3.没有对设备、工具进行改善,没有注重员工技能的提升。

4.车间生产品质不稳定,返修或返工频繁。

5.制度、流程不健全,目标不明确。

6.薪酬体制不健全,奖励处罚制度难落实。

对于以上常见的问题,一线员工更具有话语权,因此鼓励员工提出如何提升车间效率的思路及办法。除其他方式外,也可采用积分制管理,集思广益,只要是好的建议和措施,都给予积分奖励。

八、员工及部门间沟通不畅

沟通不畅在车间管理中经常会碰到,那么影响沟通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沟通者的态度、沟通的方式、沟通的语言、沟通的准备、以及沟通的时机和地点等。忽视了这些因素往往会导致问题得不到解决、员工间关系差,最终损害的是公司的利益。因此应该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收集并反馈信息,协调各方及时解决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避免传递信息不到位或传达错误引发的工作被动现象,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而有效地开展。采用积分制管理也是一个办法,对提出改善沟通不畅措施及建议的员工给予积分奖励,使部门及员工间的交流变得不再困难。

九、员工缺少服务意识

员工的服务意识对提高客户满意度与忠诚度,促进企业经营和发展至关重要。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1.从上至下改进服务,管理者以身作则,这样员工才能上行下效,行动上才会有所改变。

2.制定服务标准,明确员工行为。比如电话响几声后要回复;车辆维修到什么进度要及时反馈等等,标准制定要简洁明了。

3.树立榜样,对做得好的员工给予一定奖励, 起到示范作用以带动其他员工。

4.开展相关的培训,提高公司的整体服务意识。

采用积分制管理也可以提升员工服务意识,比如客户表扬哪位员工做得好,就给予他积分奖励,员工会产生为客户更好服务的意识。

积分制管理就是以积分来衡量人的自我价值,考核和反映人的综合表现。积分高的员工可以得到更多的福利待遇,激励员工并提高其主观能动性,达到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因此,针对上述问题,管理者只要明确积分项目、设定好积分标准,就可以通过积分制管理有效解决车间实际存在的问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全文完)

猜你喜欢

车间管理者技能
招工啦
“扶贫车间”拔穷根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把农业搬进车间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画唇技能轻松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