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写作之我见

2020-06-12吴国星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0年13期
关键词:文本课文情境

吴国星

我们现在已进入微时代,微博、微信、微店、微云、微课、微电影、微话题、微小说……对于写作有个好招儿、高招儿——微写作。船小好掉头,150字左右,用时少,三五分钟、八九分钟就能完成。微话题,可信手拈来。小型化、易操作,小切口,具体微观,自由灵活。

微写作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微,会意字,本义是隐秘地行走。作动词的意思是藏匿、隐蔽,作形容词的意思是微小、轻微,作副词的意思是稍微、稍稍。微,已经悄悄、慢慢、一点点地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正在掀起一阵阵浪潮。中小学校园里的微写作正在变成一种写作常态。

阅读与写作在语文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借鉴,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为了解决学生写作难的问题,为了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开辟了作文教学的新路径——随课微写作。

随课微写作中的“随课”是指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随课堂教学的推进,在教师所组织的课堂情境中,相机完成当堂写作。“微写作”是指当堂小练笔,简短习作,通常在50~200字,并且动笔时间较短,在课堂教学中能够较轻松地完成。

一、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进入深读课文、选点练能

对于我们的阅读教学课堂,一节课只有40分钟,显然,不允许我们贪多求全,浅尝辄止,当然也不能草草了事,走走过场。因此,我们通常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之后,要注意选择适合读写的练能点,在深读文章的过程中练能。对于不同的文体,我们选择的侧重点不同。写人的文章,我们重点会放在人物特点的分析上,对于写事的文章,重点在了解事件的经过,对于写景的文章,重点在抓住景物的特点,对于状物的文章,重点在弄清物体的特点。

二、在练能点上展开练读或练说活动

选择好了文章的练能点,我们就得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进行练读或练说的活动。首先,好好朗读,透过文字去整体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对文本所描述的事物获得初步的感受,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其次,好好理解重点文段,学生通过抓住关键的语句来深刻理解文本信息,体会意蕴与情感。这样,学生们通过练读、练说来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内容。

三、进入预设的练写点

随着前两步教学情境的推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就要把学生带入到预设的练写点里面。当然,这个点的选择就必须以课文为依据,遵循选点练写的原则,将练写活动有机融入教师展开的理解文本的教学过程中。这个点,它就应该有利于提升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有利于帮助课堂情境推向高潮,有利于学生在教师精心构筑的氛围中,受到人文熏染。

如何寻找这个点呢?例如,人物的特点是通过事件来表现的,那在这事件的过程中,主要人物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怎么说的……作者或许只用一两个词语就写完了,没有写充分,那这时候我们的练写点就可以在这里做文章了,通过充分描写作者省略的部分,入境想象,细腻体会人物的特点。又比如,有的写事的文章,重点部分是事情的经过,对于事件的起因表述得比较笼统不细致,或者是融入事情叙述的过程中,这时候,我们的练写点就可以设在补全事件的起因,使其完整清楚地表达。有的事件的结局沒有完全写明,意犹未尽,这时候我们选择的练写点就可以是补充性、延伸性地续写“后来怎么样”,当然,若是事件可能有多种结局,我们也可以发挥想象写出另一种结局。对于写景的、状物的文章,它们所写的景、物的每一个特点都可以作为我们的练写点,而具体如何寻找这个合适的读写结合点,也要顺应教学的情境,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根据课文所写对象的特点及其文章内容的特殊性来选择。

选好练写点后,如何完成好这个练写活动呢?我们需要这样做:1.渲染情境;2.自然地布置写作任务;3.进入写作状态;4.教师巡视、发现;5.顺应教学情境展演优秀作品。学生在完成写作之后就能感受到作文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这种以教课文为突破口,随课进行的微写作,除了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之外,更利于对课文内容的深度理解,提升和渲染课堂教学情境,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文本课文情境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