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民族歌剧咏叹调《抖落征尘抬眼望》的情感分析与演唱处理探讨

2020-06-11赖光享张明霞

艺术评鉴 2020年9期
关键词:演唱处理情感分析

赖光享 张明霞

摘要:我国歌剧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作品,民族歌剧咏叹调“抖落征尘抬眼望”是代表作之一,有效对这一作品的情感进行了解,掌握其演唱处理形式,可以为我国歌剧的发展提供重要帮助。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抖落征尘抬眼望”的简单概述,进而对其中蕴含的情感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该作品的演唱处理,以加深对“抖落征尘抬眼望”概述的了解程度。

关键词:民族歌剧咏叹调   “抖落征尘抬眼望”   情感分析   演唱处理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9-0006-02

我国历史在发展的进程当中,遗留下很多先进的民族文化,民族歌剧是其中之一。自1945年以来,我国出现了很多优秀作品,如《白毛女》《草原之歌》等。在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内,出现了很多经典唱段,“抖落征尘抬眼望”是最为知名的一首,被广泛流传到了今天,这一唱段演唱时,不仅涉及人物性格,而且还包含了音乐情感,只有把握住这一特点,才能更好的演唱。因此,对中国民族歌剧咏叹调《抖落征尘抬眼望》的情感分析与演唱处理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抖落征尘抬眼望”概述

“抖落征尘抬眼望”是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当中的主要唱段之一,是主人公杨晓东进入古城前,对古城遭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破坏而发出的感慨,这一唱段不仅表现出主人公的伟大形象,而且还体现出其对国家受难时的悲愤。从整体角度来说,该唱段包含54小节,为单二部曲式,从乐曲风格、特点等角度出发,可以在快板处,将其划分成两段,第一段为引子,共包括8小节,通过中速,利用大六度的方式,引入到正式部分,更好的体现出作品所蕴含的情感。第二段为正式部分,该部分当中,又可将其分为2个乐段,第1乐段包括第9至第24小节,以多次跳进为主;第2乐段为25小节之后,主要特点为韵律流畅,转换灵活[1]。

二、“抖落征尘抬眼望”概述的情感分析

(一)“悲”

在音乐作品当中,通常存在多种情感,“悲”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并非人员赋予其的特殊情感,也不是音乐自身存在的特点,而是两者相互融合而得到的。也就是说,从传统乐论的角度来说,“悲”是较为关键的情绪之一,属于美学的范畴。在“抖落征尘抬眼望”作品当中,引子为正式部分的引入作出铺垫,声音速度适中,但铿锵有力,使其大幅度跳入到正式部分之后,通过两个8拍的小节,由慢至快,逐渐增强音调。之后,奏乐形式突然转变,出现悲壮的乐曲,同时,在影视画面上,表现出主人公停驻在古城的外面,对残垣断壁进行凝视,并轻轻的对其进行抚摸,一方面想象到国家受到侵略的景象,另一方面,回想到战友死亡的情景,从而产生一个悲伤的情绪[2]。其将帽子脱下,并用力拉扯头发,将这一情感由内而外的表达出来。引子结束后,主人公带着悲伤的情感,进入到正式部分。尤其是在“抬眼望是我斑斑古城墙,斑斑古城墙”这一句当中,通过歌词的反复吟唱,悲愤情感展示得更加深刻。

(二)“仇”

作为该作品当中关键的一部分,引子的情感以“悲”为主,在快板处,利用戏曲创作的特有形式,增加了节奏速度,变为120拍/分鐘,从而进入到正式部分,在这一部分当中,充分调动了主人公的情感,因而在演唱的过程中,应利用戏曲“紧打慢唱”的形式,通过咬字力度的变化,改变作品的情感,由引子的“悲”,逐渐向“仇”进行过度,其中不仅包含了“悲”这一情感,同时,还含有“仇”。特别是“战友牺牲在古城旁”这一句,更能反映出主人公对侵略者的仇恨[3]。

(三)“勇”

除了上述两个负面的情感之外,该作品当中还存在正面的情感,即“勇”。古城被侵略者占有后,成为了侵略者的大本营,而主人公为了革命的胜利,不畏艰险,独自闯入敌营深处,不怕艰苦,勇于奉献。而且“勇”这一情感的存在,还表达的主人公对革命的信心,认为作为正义者的一方,革命一定会胜利。

三、“抖落征尘抬眼望”的演唱处理

(一)润腔应用

润腔是我国声乐艺术当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这一处理技法的应用,能够对乐曲进行相应修饰,更好的展示出作品当中含有的情感。在“抖落征尘抬眼望”当中,则对这一技巧进行了应用。一是哭腔。主人公在城外时,一边抚摸城墙,一边进行演唱,其中,演唱至叠句时,就采用了哭腔,以体现出自身的悲伤情感。二是顿腔。在叠句时,前一个“斑斑”处,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停顿,而在后一个“斑斑”处,则要将声音断开,但依然要保持连贯的气,通过气息的方式,将两者连接到一起,呈现出似说似唱的特点。这样一种修饰,能够重点描绘出国家受到破坏,以展示出悲愤的情感[4]。三是速度、力度的对比。正式部分的前半段,节奏速度为80拍,力度一般,而到了后半段,节奏迅速上升至120拍。力度改变时,并非刻意使用蛮劲,或者是大力嘶吼,而要体现出强而不炸,这样,才会体现出主人公“勇”的情感。

(二)行腔、咬字

对于歌唱表演来说,均需要达到“字正腔圆”的要求,只有做到“字正”,才会“腔圆”。“抖落征尘抬眼望”也是如此。该唱段较为短小,只有5句话,但其中应用了很多行腔,通过这一技巧的应用,不仅体现出乐曲中存在的情况,而且还准确树立出主人公形象。尤其是在前半段,腔多而字少,在多处地方,均应用了托腔。对情绪进行引导,从前半部分的激动,逐渐变为悲伤。如在第一句当中,演唱至“征”字时,应提高力度,采用大二圆的腔调;而在“尘”字上,需要由强进入,之后变弱再转强;在“眼”字上,不能僵硬,采用高音调,以免破音。在“望”字上,采用一般的腔体,保持激情,不能中断气息,以体现出对城墙凝视的特点。在咬字方面,应使用咽壁提升共鸣腔,使音乐与情感产生共鸣。演唱“抬眼望是我斑斑古城墙”时,保持充足气息的基础上,从“是”渐进到“我”,腔体内部锁紧,而外部松动,进入到“腔”字时,托腔变为圆腔,由此体现出主人公的悲伤情感。在“闯”字上,应腔圆字正,以体现出主人公“勇”的情感。

(三)节奏、律动

整个唱段当中,由两部分构成,在前奏部分,共有8小节,在前6小节体现出歌唱的特点。而对于后两节来说,则采用了连贯的,且较为急促的连音。进入到正式部分后,节奏出现变化,以一拍一字为主,体现出戏剧的特点。因而在演唱时,应注重这一特点,掌握作品所含有的情感,准确把握住“点”,并通过呼吸的控制,以形成良好的节奏、律动。在后半段当中,由于情感发生了较大改变,使得节奏与速度也随之而变化,以进行曲形式为主,在很多地方,应用了两拍的切分与一拍弱起节奏,提升其律动感。同时,在相邻两句当中,减少了呼吸间隔,演唱人员应针对具体情况,合理控制气息,选择合理换气点,以免因节奏的变化,而使受众产生仓促感[5]。

(四)音色与为情感表现对共鸣腔的要求

正式部分前两个小节,主人公采用激情的方式进行演唱,这时,其忘记了疲劳,不再抑制自身的悲愤情感,在“抖落征尘”四字上,应铿锵有力,以引发头腔的共鸣。尤其是在“征尘”两字上,还应对鼻咽腔进行控制,确保其挺立打开。对于中间部分来说,以暗淡音色为主,以体现出主人公悲痛的情感,演唱时,需要应用到咽、口、喉等腔。进入到最后一部分时,应有效应用头腔,尤其是在“穴”字上,需要体现出一定的穿透力,以表现出主人不问艰辛,勇于拼搏,且智慧超群的良好形象。

四、结语

综上所述,“抖落征尘抬眼望”当中,还涵盖了“悲”“伤”“勇”等多种情感,通过这些情感的表达,反映出主人公的内心感受。所以,对其演唱时,应针对不同的情感,采用合理的方式,从润腔、行腔和咬字、节奏和律动等方面着手,有效对该唱段进行处理。

参考文献:

[1]徐澎湃.咏叹调《偷洒一滴泪》的情感分析及演唱处理[J].大眾文艺,2016,(15).

[2]薛微.民族歌剧咏叹调的美学特征分析[J].大舞台,2015,(02).

[3]孟小师.宣叙调——咏叹调结构在民族歌剧中的作用[J].当代戏剧,2010,(02).

[4]管菁茹.基于民族歌剧主题唱段的美学特征研究[J].艺术品鉴,2015,(06).

[5]石尧尧.我国原创民族歌剧对高等民族声乐教育的价值与意义[J].艺术研究,2015,(01).

[6]武佳伟.歌剧咏叹调与艺术歌曲气息运用的差异性研究[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6,(05).

猜你喜欢

演唱处理情感分析
基于语义的互联网医院评论文本情感分析及应用
基于双向循环神经网络的评价对象抽取研究
艺术歌曲《乡愁》的演唱处理分析
歌剧咏叹调《来生来世把你爱》的演唱风格与艺术处理
论莫扎特咏叹调音乐特征和演唱方法
论莫扎特咏叹调音乐特征和演唱方法
论莫扎特咏叹调音乐特征和演唱方法
基于SVM的产品评论情感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词典与机器学习的中文微博情感分析
在线评论情感属性的动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