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揿针疗法配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增效观察

2020-06-09李子晨

关键词:非手术治疗腰部腰椎间盘

李子晨,李 刚,鲁 慧,王 岚

(1.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 贵阳 50002;2.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1)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临床上常见的腰椎骨科疾病之一,中医上属于“痹症”范畴主要以阵发性腰痛、下肢麻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情况下[1-3]。LDH发病率随社会发展不断增高且逐渐趋向年轻化。对LDH的治疗主要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二者相比非手术治疗适应人群更为广泛,其中揿针疗法以及腰背肌功能锻炼具有痛苦小、安全、有效的优势[4]。本研究旨在探讨揿针疗法配合腰背肌功能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17例,其中例年龄为27~52岁,平均(39.77±12.06)岁,其中膨出型患者数量为24例,突出型患者数量为16例;观察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为29~53岁,平均(40.77±11.30)岁,其中膨出型患者数量为19例,突出型患者数量为21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中腰椎间盘突出相关标准者;②经本院腰椎X线片、CT或MRI等医学影像学检查确诊者;自愿加入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 排除标准

①腰椎肿瘤、结核、滑脱以及髓核突出压迫脊髓及马尾神经,导致神经功能障碍者;②合并重症感染性疾病或处于外伤、外科术后恢复期者;③心、肺、肝、肾脏器重症疾病者;④凝血功能、免疫功能重症疾病或功能障碍、功能异常者;⑤CT或MRI等医学影像学显示椎间盘突出超过10 mm者;⑥精神疾病、认知功能障碍、意识功能障碍者;⑦处于待孕、妊娠或哺乳等特殊生理时间者。

1.4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LDH基础治疗与护理。

对照组予以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时患者采取俯卧位,先采用滚法于腰部至肢体后外侧进行推拿,每次15 min,后以拇指点压阿是穴、在双侧肾俞、腰阳关、足三里、脾俞、阴陵泉、阳陵泉、大肠俞、命门等穴位,每次15 min,力度以患者自觉酸、胀感为宜。推拿治疗后常规消毒,以2.5~3寸的毫针在推拿穴位进行针刺,留针时间为15 min/次,1天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计2个疗程。观察组予以揿针配合腰背肌功能锻炼,选用规格为0.2 mm×1.5 mm的揿针,在常规消毒后对各穴位进行埋针,每隔1 d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计2个疗程。嘱患者每日进行股四头肌收缩和直腿抬高锻炼,每分钟2次,2~3次/天,15~30分钟/次;五点支撑锻炼嘱患者双腿屈膝90°,以双脚、双肘、头后部为支撑点将下半身抬离床面,每次保持5~10s,每组10~20次,每日3~5组。

1.5 观察指标

治疗后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评估两组治疗有效率,以腰腿疼痛、压痛消失,腰部活动功能良好,直腿抬高70度以上,下肢肌力、皮肤感觉、腱反射等恢复正常为临床治愈;以腰腿痛明显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连续用药病情稳定,对原有生活、工作偶有影响为显效;以症状、体征有所改善,偶有影响原工作、生活为有效;以症状、体征无改善,不能坚持原有工作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于治疗前1天、治疗后1天进行评估,腰部疼痛程度以VAS评分评估、活动功能障碍以ODI指数评估,临床症状以JOA评分评估。VAS、ODI指数越高表明疼痛、功能障碍越严重,JOA得分越高表明腰部功能越良好。

1.6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等级资料对比采取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功能指标观察比较

治疗前两组VAS、ODI、JOA评估得分均无差异,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ODI、JOA评估均好转,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ODI、JOA评估结果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临床治愈1例,显效7例,有效2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0%(28/40);观察组临床治愈7例,显效13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0%(32/4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2。

表1 功能观察指标比较(±s)

表1 功能观察指标比较(±s)

组别 n 疼痛评分VAS 功能障碍指数ODI 腰部功能评分JOA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0 6.00±1.31 2.27±1.03 24.80±1.03 8.25±1.33 5.70±0.48 12.14±1.52对照组 40 5.87±1..06 3.00±1.07 25.10±1.10 9.60±1.05 5.90±0.74 9.51±1.74 t 0.354 2.582 0.669 9.044 1.006 13.993 P 0.728 0.022 0.520 0.000 0.343 0.000

表2 临床疗效比较

3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可由多重因素诱发,其发病率及致残率的逐年上升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对其进行手术治疗虽可在近期取得明显效果,但对患者的预后恢复以及经济负担相较非手术治疗优势却不明显。揿针疗法作为非手术治疗中的一种,能够对治疗穴位起到持续皮下刺激的作用,有利于疏通腰背部以及下肢经络。其操作便捷、经济适用且患者无需长时间保持治疗体位,患者依从性较好[6-7]。直腿抬高锻炼、五点支撑锻炼有利于改善患者腰背部肌肉肌力的,对促进腰椎外源性稳定性有一定积极影响[8-10]。在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的同时有助于对其进行健康宣教,有助于增进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沟通,对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以及治疗效果有良好效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揿针配合腰背肌功能锻炼在缓解LDH患者腰背部、下肢疼痛以及麻木等临床症状有增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非手术治疗腰部腰椎间盘
护腰最多戴3个月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温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经关节镜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压力性尿失禁的非手术治疗进展
腰部的自我保健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