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弹性定量指标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效果观察

2020-06-09胡寅进

关键词:单支中位颈动脉

郑 芳,胡寅进,王 丽

(陆军厦门特勤疗养中心,1.影像科;2.疗养科,福建 厦门 36100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即为冠心病,指的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所致血管腔狭窄/阻塞,而引发的心肌缺血、缺氧/坏死的心脏病[1]。不可改变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家族史等,临床常见体力活动、情绪激动下发生心前区疼痛表现,一般为发作性绞痛/压榨痛。本研究撷取我院近年来14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分析实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弹性定量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

1 临床数据信息、方法

1.1 临床相关数据信息

将我院2015年7月~2018年7月区间撷取的14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按照其病史资料分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32例、非冠心病组38例、单支病变组30例、多支病变组4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男性、女性分别为:17例、15例;年龄在45~78岁的范围,中位年龄(61.5±6.6)岁。非冠心病组男性为20例,女性为18例;年龄在48~76岁的范围,中位年龄(62.3±6.8)岁。单支病变组男性为16例,女性为14例;年龄在46~76岁的范围,中位年龄(61.1±6.4)岁。多支病变组男性为23例,女性为17例;年龄在50~72岁的范围,中位年龄(61.9±6.7)岁。4组的上述临床资料方面对比,统计结果无意义,P>0.05。

纳入标准:临床资料完整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剔除标准:高血压者、高血脂者、高血糖者。

1.2 方法

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设备,频率为10 MHz,检查前1 d内可不服用降压药物,12 h内禁烟酒。取患者平卧位,静息5 min后对患者右上肱动脉血压进行测定。然后连接心电图导联线,超声设备同步实行心电图波形记录,明确患者左颈总动脉解剖位置,超声探头经左颈总动脉起始横切,滑动到颈总动脉分叉位置,作以纵向扫查。血管内中膜厚度定量检测,在颈总动脉窦下1 cm左右测定,顺着颈总动脉长轴取15 cm,将其作为感兴趣区,避开斑块并记录患者心动周期数据,上述操作均经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操作。

1.3 观察项目

比较4组LIMT、LPWV、Lβ。

1.4 统计学处理与分析

将本研究的数据信息输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 25.0中,予以分析和研究。计量资料均数差(꿳±s),4组LIMT、LPWV、Lβ的比较,使用t的方式检验。对比数据为P<0.05,为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对比数据为P>0.05,则可考虑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非冠心病组、单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在LIMT、LPWV、Lβ方面比较,多支病变组的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其他几组,P<0.05,如表1。

表1 4组LIMT、LPWV、Lβ的对比(±s)

表1 4组LIMT、LPWV、Lβ的对比(±s)

注: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非冠心病组、单支病变组比较,*P<0.05

组别 LIMT(um) LPWV(m/s) L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n=32) 581.59±125.13 7.61±1.71 11.01±4.67非冠心病组(n=38) 502.92±123.15 7.29±1.39 9.47±3.77单支病变组(n=30) 616.59±127.38 8.62±1.86 13.44±6.31多支病变组(n=40) 695.77±130.35* 9.33±2.53* 15.95±6.43*

3 讨 论

动脉粥样硬化属于全身血管性疾病,值得一提的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颈总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重叠,所以病理基础、病理变化的发展基本一致,通过颈总动脉病变能明确冠状动脉病变状况[2]。血管内中膜厚度、动脉硬度测定,可以确定颈总动脉、肱动脉弹性生理参数,其他参数可以明确血管弹性情况。颈动脉动脉中膜厚度的测定,利于在早期发现病变,若是病变进展发生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可能性较大。冠状动脉病变更加严重,左颈总动脉搏波传导速度、硬度指数则会更大,这和本次研究结果基本一致[3]。表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弹性定量指标诊断冠心病多支病变患者,具有临床价值。

总之,冠心病多支病变患者接受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弹性定量指标测定,可保证诊断结果的可信度。

猜你喜欢

单支中位颈动脉
No.6 钟薛高雪糕单价突破150元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血运重建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长期预后的影响: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超声对颈动脉蹼的识别意义探讨
真相的力量
注重活动引领 凸显数学本质——以“三角形的中位线”为例
跟踪导练(4)
心电图对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多支冠脉病的预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