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地理教学链接生活的策略

2020-06-08苏启芳

教育·教学科研 2020年5期
关键词:生活课堂教学课堂

苏启芳

摘要:陶行知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育和生活两者密不可分,彼此关联。通过对初中地理教材中的知识分析后不难发现,课本上的知识均源于生活。同时,学习地理知识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联系日常生活进行教学,以日常生活为链接构建具有生活气息的地理课堂,尤其是农村地区,要充分利用乡土资源,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关键词:日常生活;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策略

以学生实际生活为载体进行地理教学,可以增强地理知识对学生的熟悉感和亲切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难度,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消化与吸收。在农村地区,初中地理教師要认识到生活化教学的价值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找到日常生活与地理课本知识之间的契合点,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日常生活链接教学的意义

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地理知识比较枯燥且抽象性较强。尤其一些概念性知识,抽象性强,概括性强,学生不易理解。很多学生因此产生畏惧心理、排斥心理。从长远角度来看,这不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对地理教学的高效开展也极其不利。而以日常生活为链接进行教学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将地理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可以让学生感到亲切、熟悉,让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对待地理学科的学习,并且对新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此外,以日常生活为链接展开地理教学,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性,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醒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能够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对农村初中学生来说,地理知识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尤其是一些专业术语、地理现象,学生往往不理解,导致学习成效不明显。若是以日常生活为链接进行地理教学,可以让学生联系熟悉的生活场景理解抽象的地理知识,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例如,教师在讲“地球的运动”这节内容的时候,学生感觉不到地球在动,教师可以联系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白天黑夜不断交替的场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

能够提升学生应用能力 运用知识是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在当前农村地区,很多初中学生在地理学科的学习上存在会学不会用的情况。究其根源,这类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时候,主要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通过背诵概念、原理等方式掌握地理知识,所以只会机械化地做题,不会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如果地理教师以日常生活为链接进行教学,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学生联系生活学习地理知识,对于实际生活与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做到有效掌握,也就能够在生活中面对问题的时候运用地理知识去分析和解决,这对提升学生地理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地理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日常生活链接地理教学策略

以日常生活为链接设计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是一个影响学生听课状态、进而影响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环节。一个精彩的课堂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思绪从课间拉到课堂上,让学生快速调整好状态,从而给课堂教学开一个好头。然而,这一环节往往被教师忽视。高效教学视域下,初中地理教师要认识到课堂导入的重要性,并精心设计课堂导入。在笔者看来,课堂导入的设计应当遵循三个原则,分别是简洁性、趣味性和关联性。简洁性是为了不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避免教师讲解地理知识的时间被压缩,致使课堂教学效果受到负面影响。而趣味性是为了吸引学生,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例如,在讲解《地球的运动》这节内容的时候,地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出学生每天都会见到的太阳东升西落的画面,然后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都知道,太阳每天会从东方升起来,傍晚的时候会从西边落下去,白天黑夜也会不停交替,你们知道这背后的原因吗?”这种熟悉的生活画面配上具有悬念性的问题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对接下来要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给接下来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序、高效开展奠定牢固基础。

日常生活为链接创设教学情境,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 地理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这也是很多学生学习吃力且低效的原因。在实际教学中,地理教师可以立足课本对生活进行探索,寻找生活中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素材,将其纳入到课堂教学之中,以缩短学生与地理学科之间的距离,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联系熟悉的生活场景,指导学生学习抽象的地理知识,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消化。例如,在讲解《地图的阅读》这节内容的时候,地理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着手,首先让学生绘制自己从家到学校的路线,然后让学生标上沿途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接着,教师再让学生以自己的家为中心,绘制从自己家到同学家或者亲戚家的路线。这样的教学内容能够有效唤醒学生的动手动脑欲望,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向学生提问,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绘制地图的时候遇到了哪些问题,并让学生说一说要想绘制出准确的地图,需要掌握哪些信息。经过这种亲身实践,学生深有感悟,清楚地认识到要想绘制出一幅完整的地图,必须要掌握好比例尺、方向、图例这几个要素。相对于教师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学生的传统教学方式,这种联系学生实际生活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教学方式,更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日常生活为链接设计课后作业 一直以来,初中地理教师在设计家庭作业的时候一味地让学生练习书本上的习题或者辅导资料上的习题,这类地理作业形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很多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抱着完成作业的心理去完成,这就抑制了地理作业价值的发挥。为了改善这一局面,充分发挥出地理作业巩固新知、查缺补漏的作用和价值,地理教师可以联系日常生活进行设计,尽量丰富作业的形式,比如让学生利用农村丰富的乡土资源展开调研活动。例如,在讲完《农业》这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一个调研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下时间利用农村的资源优势展开调查,通过对广大农民的走访、咨询解决以下这几个问题:①尽可能多地了解不同地区农业的差异;②说一说为什么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以及怎样才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③本地能否走科技强农之路,为什么?通过这些问题的指导让学生有方向、有目标地展开调研。这样的地理作业,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地理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此外,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调研活动,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团队协作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生活化教学模式运用到初中地理教学之中,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初中地理教师要认识到生活化教学的优势并对其价值进行深入研究,以日常生活为链接设计课堂导入、创设教学情境、设计课后作业,从而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实效性,实现地理课堂教学效益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吴黎明.走进生活,贴近生活,联系生活——浅析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8(42).

[2]黄丰安.走进生活,贴近生活,联系生活——浅析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策略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2).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江阴高新区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生活课堂教学课堂
欢乐的课堂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生活感悟
写字大课堂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